無意中讀到了《鄧鴻詩話》詩歌朗誦欄目推薦的甘肅白銀女詩人安瀾的幾首詩。我發現這是最近幾天最欣慰最感傷的時刻。
讀完這些詩,甚至當我迫不及待地想讀完的時候,我也渴望表達壹些內心被觸動,心弦被共鳴的感受。我沒想到,我以為早已沒落的當代詩壇,竟然能開出這樣壹簇簇淳樸、純凈、天地、生命力永恒的美麗花朵。
簡單的語言,平實的語言,可以讓普通大眾,無論男女老少,在沒有跨過知識階層門檻的情況下,進入詩歌的大門,進入主人敞開的心扉,得到平等的對待。這裏沒有金銀珠寶,只有平淡的茶、米、油、鹽,還有取之不盡的汙垢和塵埃,簡陋的植被,白開水,還有夾雜著狂風、煙火和汗水的空氣。
卻能讓壹個讀者的心靈得到金銀買不到的愉悅和升華,讓生命沐浴在陽光的溫暖和讓壹切珠寶黯然失色的皎潔月光中。白開水,喝在嘴裏解渴的同時,卻品味著苦樂參半後的淡淡甜味。更令人神往的是無色無形的空氣,夾雜著汗水的野風和煙火,仿佛記錄了壹部在歲月中來回遊蕩的歷史:高粱在泥土下沈睡、蘇醒、發芽、生長、茁壯、開花、結果穗,然後被收割、剝奪、反復烘烤、被水火折磨,最後被封在密室裏,日復壹日、月復壹月、年復壹年、年復二十年。
往事歷歷在目,或苦或甜,或悲或喜,或對或錯或得或失,如何才能如此無悔、感恩、珍惜,坦然釋懷,開誠布公,化繁為簡,化五味為醉人?
通過詩意的表達,人格對苦難的體驗,已經悄然分擔和分擔了讀者的苦難,融入了天地之間的無垠空間,令我心生敬意。欣賞平淡中的神奇,聯想到塵埃中的偉大,今天的簡潔讓我更多的了解了壹些遙遠的古人,比如采菊東籬下的陶淵明。
本來只是想寫壹兩句喜歡的話。沒想到讀了幾首詩,就已經想象出“文章”了。簡單地編成壹首唐體詩,暫名為《淳樸之豐,平淡無奇》。
附:
甘肅白銀女詩人安瀾:那些羞澀的情話,都表達出來了。
/is/LTqvb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