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七大洲的風景圖片和簡短的文字描述

七大洲的風景圖片和簡短的文字描述

亞洲名字的起源

亞洲是世界上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洲。它的名字也是最古老的。全稱亞洲亞洲,意思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它的英文名是Asia。據傳說,亞洲這個名字是古代腓尼基人起的。頻繁的海上活動要求腓尼基人確定他們的方位。所以他們把愛琴海以東的地區稱為“Asu”,意思是“日出之地”;愛琴海以西的地方壹般被稱為“Ereb”,意思是“太陽底下沒有陸地”。亞洲這個詞是從腓尼基Asu演變而來的,它所指的地區不是很明確,範圍也有限。到公元前壹世紀,亞洲已經成為羅馬帝國的壹個行政省的名稱,後來逐漸擴大到包括整個亞洲地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洲。

歐洲名字的起源

歐洲的全稱是歐洲,英文是Europe。關於歐洲這個名字的由來有壹些傳說。在希臘神話中,得墨忒耳是專門從事農耕的女神。她賜予世界豐富的谷物和繁榮的人與動物。在這位女神的畫像中,人們總是畫她坐在公牛背上。在古代,公牛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家畜。由於女神負責耕作,她自然坐在牛背上。女神的另壹個名字是歐羅巴,人們出於對女神的尊敬,稱歐羅巴為大陸的名字。此外,還有壹個廣為流傳的傳說:眾神之王宙斯看中了腓尼基國王美麗的女兒歐羅巴,想娶她為妻,但又怕她不同意。壹天,歐羅巴和壹群女孩在海邊玩耍。宙斯看到後,很快變成壹頭矯健溫順的公牛,來到歐羅巴。歐羅巴看到這頭可愛的公牛躺在他身邊,就踩在了公牛的背上。宙斯壹見歐羅巴中計,立即站了起來,避開人群,然後縱身跳入海中破浪前進,帶著歐羅巴來到壹片遙遠的陸地上生活。這片土地將以這位美麗的公主命名,叫做歐羅巴。

非洲名字的起源

非洲是非洲的簡稱,英文名為Africa。關於非洲這個詞的起源,有許多有趣的傳說。根據壹個傳說,在古代,壹位名叫阿夫裏庫斯的也門酋長在公元前2000年入侵北非,在那裏建立了壹座名叫阿夫裏耶的城市。後來,人們把這壹大片地區稱為非洲。另壹個傳說是“非洲”是居住在北非的柏柏爾人崇拜的壹位女神的名字。這位女神是壹位守護神。據說早在公元前1世紀,柏柏爾人就在壹座神廟裏發現了這位女神的雕像。她是壹個穿著象皮的年輕女人。此後,人們以女神“非洲”的名字作為非洲大陸的名稱。還有壹種說法是,非洲這個詞來源於拉丁語aprica,意思是“太陽很熱”。比起地中海北岸的希臘和羅馬,北非的太陽真的要熱很多。另壹種說法是,非洲這個詞來源於阿拉伯語afar,意思是“灰塵”。它因該大陸幹燥的氣候和風沙而得名。還有壹種說法是入侵迦太基(今突尼斯)的羅馬征服者西庇阿,綽號“西庇阿非利根”。為了紀念這位征服者,羅馬統治者稱這壹地區為“非洲”。後來羅馬人繼續擴張,建立了新非洲省。當時,這個名稱僅限於非洲大陸的北部。到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在非洲的領土已經擴張到從直布羅陀海峽到整個埃及東北部的廣大地區。人們把所有居住在這裏的羅馬人或土著人都稱為非洲人,意思是非洲。這個地方也叫非洲,後來指的是非洲大陸。

美國名字的起源

美洲包括北美和南美。美國這個詞是美國的簡稱。美洲的命名據說是為了紀念壹位名叫亞美利哥·維斯·普奇的意大利航海家。1499.亞美利哥隨葡萄牙人奧赫達率領的船隊從海上航行到印度。他們沿著哥倫布所走的路線航行,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到達了美洲大陸。亞美利哥對南美東北海岸進行了詳細的考察,並編制了最新的地圖。1507年,他的《海上旅行故事集》壹書問世,在全世界引起了轟動。在這本書裏,用引人入勝的方式描述了“發現”新大陸的過程,把大陸描寫和渲染得惟妙惟肖。亞美利哥向世界宣布了新大陸的概念,壹下子跨越了中世紀西方地理學絕對權威普多勒米制定的地球結構體系。因此,幾位法國學者對普多雷米的代表作《宇宙論》進行了修改和補充,並以亞美利哥的名字命名新大陸,以表彰他對人類認識世界的傑出貢獻。新書《宇宙學》出版後,根據書中的材料,地圖上增加了壹個新大陸——亞美利哥。後來根據其他大陸的構詞形式,“Amerigo”改為“Americana”。起初,這個名字只是壹個美洲指南,而通過1541的墨卡托地圖,北美也是美洲的壹部分。

拉丁美洲名字的起源

拉丁美洲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拉丁美洲這個名字的由來與這個地區的流行語言有關。從654.38+0.5億世紀末開始,這壹地區的大部分國家相繼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大量移民湧入。19世紀後,這些國家逐漸獲得獨立。由於長達300年的殖民統治,他們深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社會制度、風俗習慣、宗教習慣、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的影響,當地的印第安語逐漸被屬於拉丁西班牙語系的葡萄牙語所取代。這兩種語言成為許多國家的國語,所以人們稱這個地區為“拉丁美洲”。

大洋洲名稱的由來

大洋洲名稱的概念和範圍比地球上其他六大洲更復雜,至今仍沒有國際公認的統壹解釋。我國大多數地理學家認為,大洋洲是指不屬於其他大陸的太平洋島嶼的總稱。包括澳大拉西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大洋洲的名稱最早出現在1812左右,由丹麥地理學家馬爾特·布勞恩命名。當時僅指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是狹義的大洋洲。

南極洲這個名字的由來

南極洲的英文名是Antarctica,來源於希臘語anti(反過來),加上北極,意思是北極的對面,也就是南極。因為大陸在地球的最南端,圍繞著南極,所以中文叫“南極洲”,這是壹個地理地名。南極洲是法國人布維耶在1738年發現的。當他航行時,他發現了南極大陸附近的壹個島嶼(現在的布維爾島)。庫克,英國人,在172-1775年遊覽了南極大陸周圍的許多島嶼。但壹般認為南極大陸是在19世紀被發現的。據說美國人第壹次看到南極大陸是在1820年。

類別:默認類別|評論(1) |瀏覽(359)世界七大洲2007年5月22日星期二下午3:23世界七大洲

地球的29%是陸地,71%是海洋。全球陸地可分為七大洲: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極洲。

大陸和海洋的分布

亞洲,簡稱亞洲。

亞洲:位於舊半球東北部,東、北、南三面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瀕地中海和黑海。

面積:4400萬km2,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相連,統稱為歐亞大陸。

範圍:大陸東至耶日涅夫角,南至帕依角,西至巴巴角,北至切留申角。西北部烏拉爾、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相隔,西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毗鄰非洲,東南環繞壹系列接近大洋洲的島嶼,東北與北美隔白令海峽相望。

亞洲有48個國家和地區,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

人口351.3億,占世界總人口的60.5%。中國人口最多,其他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印度、印尼、日本、孟加拉、巴基斯坦。

種族:黃種人占整個大陸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人,黑人很少。

宗教: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

語言:亞洲語言屬於漢藏語、南亞語、阿爾泰語系、朝鮮語、日語和印歐語系。

非洲,簡稱非洲。

非洲:位於舊半球西南部,橫跨赤道南北,西北部分地區延伸至西半球。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瀕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東北角與歐洲接壤。狹窄的紅海和蘇伊士運河毗鄰亞洲。範圍:大陸東至哈芬角,南至阿古斯角,西至佛得角。北至吉蘭角(本賽卡角)。面積:約3020萬平方公裏(包括附近島嶼)。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是僅次於亞洲的世界第二大洲。地理區域:非洲目前有56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非洲習慣被分為五個區域: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和南非。

人口7.48億,占世界總人口的12.9%,居世界第二,僅次於亞洲。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長率在各大洲都是最高的。

種族:非洲是世界上種族構成最復雜的地區。非洲大部分民族屬於黑人,其余屬於白人和黃種人。

語言:非洲語言約有800種,壹般分為4大語系。

宗教:非洲居民多信仰原始宗教和伊斯蘭教,少數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

歐洲,簡稱歐洲

位於舊半球西北部,亞洲西部,北瀕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跨地中海的非洲,東依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達尼爾海峽和亞洲,西北臨格陵蘭海,東接丹麥海峽和北美。

範圍:大陸東至烏拉爾山脈,南至馬羅奇角,西至羅卡角,北至諾琴角。

面積:1016萬平方公裏,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8%,僅大於大洋洲,世界第六大洲。

歐洲

地理區域:歐洲共有44個國家和地區,分為南歐、西歐、中歐、北歐、東歐五大區域。

民族構成:歐洲大部分居民是白人(歐羅巴),各大洲民族構成都比較單壹。整個大陸大約有70個民族,大部分民族的人口都達到了壹定的數量,小的民族和部落很少。大多數國家的民族構成也比較單壹。民族成分復雜的國家有俄羅斯和瑞士。

語言:歐洲有多種語言。主要語言有英語、俄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

宗教: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大洋洲

大洋洲,位於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赤道南北的廣大海域,指波利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美拉尼西亞、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新幾內亞。

面積:大洋洲陸地總面積約897萬Km2,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洲。

地理區域:大洋洲有14個獨立國家,其余十幾個地區仍由美、英、法等國管轄。地理上分為六個地區: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幾內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

人口2900萬,約占世界人口的0.5%,是世界上除南極洲以外人口最少的洲。巴布亞人、澳大利亞人、塔斯馬尼亞人、毛利人、美拉尼西亞人、密克羅尼西亞人、波利尼西亞人等當地居民約占總人口的20%,歐洲人後裔占70%以上。除此之外,還有混血兒,印度人,中國人,日本人。

語言:大部分居民講英語,三島當地居民講美拉尼西亞語、密克羅尼西亞語和波利尼西亞語。

宗教:大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少數信奉天主教,大部分印度人信奉印度教。

南美,簡稱南美。

南美洲位於西半球南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接壤。壹般是巴拿馬運河把它和北美隔開。

範圍:大陸東至Punta Blanco,南至Punta Floyd,西至Punta Paribas,北至Punta Innas。

面積:約1 797萬平方公裏(含附近島嶼),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

地理區域:地理上分為:南美洲北部國家,包括圭亞那、蘇裏南、法屬圭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

居民:人口:3.25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5.6%。人口分布不平衡。

民族構成:南美民族復雜,有印第安人、白人、黑人以及各種混血兒類型,其中以印歐混血兒類型最多。

語言:印第安人使用印第安語,葡萄牙語為巴西官方語言,法語為法屬圭亞那官方語言,英語為圭亞那官方語言,荷蘭語為蘇裏南官方語言,西班牙語為其他國家官方語言。

宗教: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少數人信奉基督教。

北美,簡稱美洲。

北美:位於西半球北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接北冰洋。它的南面被巴拿馬運河與南美洲隔開。大陸東至聖查爾斯角,南至馬裏亞托角,西至威爾士親王角,北至布西亞半島的穆奇森角。北美包括巴拿馬運河以北的美洲和加勒比海的西印度群島。

面積:2422.8萬平方公裏(包括附近島嶼),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5.438+06.2%,是世界第三大洲。人口4.62億,占世界總人口的8%。整個大陸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勻。

地理區域分為九個區域:東部區域、中部區域、西部區域、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極群島、格陵蘭島、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

民族構成:居民多為歐洲移民後裔,其中盎格魯撒克遜人最多;其次是印第安人、黑人、混血兒、因紐特人、波多黎各人、猶太人、中國人和日本人。

語言:通用英語、西班牙語,其次是法語、荷蘭語、印度語等。

宗教: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南極洲

南極洲是人類到達的最後壹塊大陸,也被稱為“第七大洲”。

地理位置:位於地球的最南端,陸地幾乎在南極圈,周圍是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它是世界上地理緯度最高的大陸。

面積:總面積約14萬平方公裏,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9.4%。

範圍:由南極洲周邊的大陸、陸緣冰和島嶼組成,其中大陸面積1.2393萬平方公裏,陸緣冰面積1.582萬平方公裏,島嶼面積7.6萬平方公裏。

南極洲

地理分區:南極洲分為東南極洲和西南極洲兩部分。東南極洲從西經30°延伸至東經170°,包括科特斯地、毛德皇後地、恩德比地、威爾克斯地、喬治五世海岸、維多利亞地、南極高原和極點。

面積:1.01.8萬平方公裏。西南極洲位於西經50°至65,438+0.60°之間,包括南極半島、亞歷山大島、埃爾斯沃思地和伯德地(瑪麗伯德地),面積229萬平方公裏。

居民:南極洲只有來自其他大陸的科學考察人員和捕鯨隊,沒有定居居民。

人類只有壹個家園,我們應該珍惜我們自己的家園——地球。

類別:默認分類|評論(11) |瀏覽(3972)南美介紹2007年5月22日星期二03: 21下午名稱南美。

位於西半球南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壹般是巴拿馬運河把它和北美隔開。

大陸範圍東起Bronco點(西經34° 46′,南緯7° 09′),南至Floyd點(西經765° 438+0° 18′,南緯53° 54′),西至Parias點(西經865° 438+0° 20′)。

面積約為1 797萬平方公裏(包括附近島嶼),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

地理區域分為:南美洲北部國家,包括圭亞那、蘇裏南、法屬圭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安第斯山脈中部的國家,包括厄瓜多爾、秘魯和玻利維亞。南美洲南部的國家,包括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和巴拉圭。南美東部國家巴西,約占大陸總面積的壹半。

常住人口3.25億,占世界總人口的5.6%。人口分布不均衡,西北和東部沿海地區人口密集。廣袤的亞馬遜平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區之壹,每平方公裏不到壹人。人口分布的另壹個特點是人口高度集中在少數幾個大城市。

南美洲民族構成復雜,有印第安人、白人、黑人和各種混血兒類型,其中以印歐混血兒類型最多。在近3億人口中,白人最多,其次是印歐混血和印度人,黑人最少。

語言印第安人使用印第安語,巴西的官方語言是葡萄牙語,法屬圭亞那的官方語言是法語,圭亞那的官方語言是英語,蘇裏南的官方語言是荷蘭語,其他國家使用西班牙語作為官方語言。

絕大多數宗教居民信仰天主教,少數信仰基督教。

自然環境海岸線大陸海岸線長約28700公裏,較為平直,多為與山脈走向壹致的侵蝕海岸。缺少大半島和大灣。島嶼不多,主要分布在大陸南部沿海地區。

地形南美洲大陸的地形可分為三個南北縱向地帶:西部狹長的安第斯山脈,東部起伏的高原,中部廣闊平坦的平原低地。南美洲海拔300米以下的平原約占整個大陸的60%,海拔300米。000米之間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約占整個大陸的33%,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約占整個大陸的7%。整個大陸的平均海拔為600米。安第斯山脈由幾座平行的山脈組成。山體最寬處400公裏,全長約9000公裏。大部分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它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系統之壹。安第斯山脈有許多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阿空加瓜山是南美最高峰,海拔69600米。南美洲東部有廣闊的巴西高原和圭亞那高原,其中巴西高原面積超過500萬平方公裏,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南方有巴塔哥尼亞高原。南美洲從北到南依次是奧裏諾科河平原、亞馬遜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其中,亞馬遜平原面積約560萬平方公裏,是世界上最大的沖積平原。地形坦蕩,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

火山和地震南美洲是世界上火山多、地震頻繁、強震多發的大陸。科迪勒拉山系是太平洋東海岸火山帶的主要部分。安第斯山脈北段有16座活火山,南段有30多座活火山。Llullaillaco海拔6 72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活火山。太平洋海岸地震最頻繁。

氣候南美洲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氣候溫暖濕潤,以熱帶為主,大陸性不明顯。除山區外,冬季冷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占據大陸主體的熱帶地區平均氣溫超過20℃。冬天遠比北美暖和。大部分地區夏季最熱月份的平均氣溫在26?8℃,遠沒有非洲和澳大利亞的熱帶地區熱。南美各地的年溫差都較小,不像亞洲和北美那樣劇烈。全大陸降水豐富,年降水量1000mm以上的面積占全大陸的70%以上,是各大洲中的小沙漠地區。

水系南美的水系以科迪勒拉山系的安第斯山脈為界,東西分屬大西洋水系和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的源頭又短又快,很多都是獨自流入大海。大西洋體系中的河流大多歷史悠久,支流眾多,水量豐富,流域面積廣闊。其中,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之壹,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有20多條支流超過1000km。南美水系的流入面積很小,內陸河流主要分布在南美中西部的沙漠高原和阿根廷西北部。除了南美洲的最南端,河流終年不凍。南美洲有許多瀑布,天使瀑布落差達97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南美洲的湖泊不多,但是很多湖泊都建在安第斯山脈的沙漠高原地區,比如的的喀喀湖和波波湖。南部巴塔哥尼亞高原有許多冰川湖;內流區有許多內陸鹽沼。南美洲西北部的馬拉開波湖是最大的湖。

自然資源礦產資源還沒有被很好地開發。目前已知現代工業所需的20多種最重要的礦物原料大部分都有,儲量豐富。委內瑞拉的石油儲量和巴西的鐵礦石儲量位居世界前列;天然氣主要分布在委內瑞拉和阿根廷;煤炭主要分布在哥倫比亞和巴西;鋁土礦主要分布在蘇裏南;銅礦金屬儲量65438+億噸,居各大洲之首,而智利銅儲量居世界第二,秘魯第四。鉍、銻、銀、硝石、鈹和硫的儲量居各大洲之首。錫、錳、汞、鉑、鋰、鈾、釩、鋯、釷、金剛石等礦產也很豐富。

森林面積約9.2億公頃,占全大陸總面積的50%以上,占世界森林總面積的23%。盛產紅木、檀香、蘇鐵、木棉、巴西木、香脂木、紫檀木等珍貴樹木。草原面積約4.4億公頃,約占全大陸總面積的25%,超過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4%。

水力資源水力儲量估計為4.67億千瓦,占世界水力儲量的16.9%。已開發水資源560萬千瓦,約占世界水資源開發總量的3.6%。

捕魚智利北部海岸和巴西東南部海岸盛產金槍魚,秘魯海岸盛產魚類,智利海岸盛產沙丁魚、鱈魚和鯨魚。此外,巴西和阿根廷沿海地區還盛產鱸魚、鯔魚、鳳尾魚、鯖魚、鱈魚等魚類。秘魯海岸和巴西海岸是南美兩大漁場。

經濟概況二戰後,南美經濟發展迅速,經濟結構發生顯著變化。然而,各國的經濟水平和實力相差甚遠。巴西和阿根廷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GDP約占整個大陸的三分之二。委內瑞拉、哥倫比亞、智利和秘魯也是經濟發達國家。

采礦和制造業是最重要的行業。采礦是南美國家的基礎部門,大部分礦產用於出口,如委內瑞拉、阿根廷、厄瓜多爾和秘魯的石油。巴西、委內瑞拉和智利的鐵;玻利維亞的錫和銻;智利和秘魯的銅;圭亞那和蘇裏南的鋁土礦;秘魯的鉛、鋅、銀、鉍;智利的亞硝酸鹽和鉬;巴西的鈮生產或出口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輕工業是南美大部分國家制造業的主體,肉類加工、制糖、飲料、皮革、紡織、服裝等部門相對發達。鋼鐵、汽車、化工、橡膠、電器、機械等重工業集中在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智利、秘魯、哥倫比亞等國。

農業在南美國家的經濟中具有重要意義。經濟作物在種植中占據絕對優勢。南美洲是可可、向日葵、菠蘿、馬鈴薯、木薯、巴西橡膠樹、煙草、金雞納樹、玉米、番茄、巴拉圭茶和胡椒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甘蔗、香蕉和咖啡分別占世界總產量的20%。5%,其中巴西咖啡和香蕉產量居世界第壹;可可和柑橘約占世界總產量的25%,其中巴西可可產量居世界第三位;劍麻產量居各大洲第二位,主要在巴西;巴西的木薯產量居世界第壹。南美洲為世界提供了絕大多數的咖啡、香蕉和蔗糖,以及大量的棉花、可可和劍麻。東南部的阿根廷等國出口大量肉類和食品。牛羊總數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鳳尾魚、沙丁魚、鰻魚、鱸魚、金槍魚等。秘魯和智利是世界聞名的捕魚國。南美洲大部分國家從事農業生產,但糧食生產仍不能自給自足,大部分國家需要進口糧食。

運輸主要靠鐵路和公路。阿根廷和巴西的交通相對發達。圭亞那、蘇裏南、委內瑞拉、烏拉圭、智利和其他國家都有密集的公路網。南美洲公路總長約200萬公裏,鐵路總長約8.5萬公裏,內河通航裏程約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