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吃壞肚子了吃什麽緩解?

吃壞肚子了吃什麽緩解?

腸胃不太好的人經常會出現拉肚子的情況,但是很多人平時不會太註意這些,覺得拉肚子只是很小的事情,如果是經常出現的話就要引起重視,拉肚子有很多緩解的方法,可以吃壹些止瀉的食物,那吃壞肚子了吃什麽緩解?吃什麽能緩解拉肚子?

1、腹瀉吃什麽合適

具體吃什麽東西合適,要看腸胃狀況而定。

(1)嚴重腹瀉時

暫時需要禁食,讓腸道得到充分休息。這時候可以用靜脈輸液,或少量多次地喝葡萄糖+補液鹽溶液,避免嚴重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2)可進食液體時

先從清淡流食和半流食開始,比如較濃米湯、小米粥湯、去掉較大面疙瘩的淡鹹味面湯等。

(3)肚子不太疼時

壹般來說,只要肚子不太疼痛,腹瀉次數減少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進食了。從半流食,到柔軟容易消化的食物,逐漸增加數量。

2、腹瀉期間有哪些忌口

(1)避免吃油大的食物

在吃壞肚子期間,以及其它大部分腹瀉情況下,都要註意吃少油食物,以澱粉類食物為主。蛋白質雖然可以補充,但要從少到多逐漸加量,烹調要柔軟細碎。比如說,從喝去油雞湯、蛋花湯等開始,而不是直接上大塊雞肉和整煮雞蛋。牛奶壹個月不要喝,喝不太甜的酸奶就能替代喝牛奶的營養。

(2)避免吃過甜的食物

很多人不知道,吃壞肚子之後還要註意避免任何甜食和甜飲料,食物不加糖。因為吃白糖是不利於腸道康復的,腹瀉期間人體小腸絨毛受損,蔗糖酶是小腸絨毛外層所分泌的,故而腸道感染期間吃甜食也不好消化。

(3)避免吃生冷的食物

壹周內不吃生的蔬菜水果。蔬菜最好是熟吃,切得碎壹點,煮得軟壹點,不要怕損失維生素。如果要補充生的水果和蔬菜,最好用榨汁、打漿的方法,而且要把渣子濾去,因為此時需要少渣飲食,以免刺激受傷的胃腸。冷飲就更不用說了,冷刺激本身就是促進腸道運動、加劇腹瀉的,所以此時需要吃溫熱的食物。

(4)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1、從烹調方法來說,這時候壹定要吃蒸煮食物,還可以考慮燉、汆等烹調方法,油炒、油煎都不合適。最好壹個月之內不吃油炸油煎的食物。

2、在調味方面,避免各種刺激性調味品,比如辣椒、芥末、黑胡椒等。燉煮時可以用少量溫和的香辛料,比如小茴香、大茴香、肉桂等。

3、在腹瀉恢復期間,有壹些平日能吃的食物必須暫時禁忌,比如牛奶(酸奶則不在限制之列)、豆漿、甜食、高脂肪食物、高纖維食物,帶有細小種子能有效促進腸道蠕動的草莓、桑葚、獼猴桃、火龍果等水果,也應待基本康復後再吃。

3、菜譜示例

(1)雞湯山藥糊

食材:山藥粉、去油清雞湯

做法:

1、山藥粉放少量冷水攪勻,它此時不會糊化,還是生澱粉顆粒。

2、燒開去油的雞湯,把用冷水攪勻的山藥漿均勻倒進雞湯當中,這時山藥就充分糊化了。

3、用雞湯來替代沸水沖糊,能增加壹些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質。加壹點味精也無妨,因為味精就是谷氨酸鈉,有利於腸道的修復。

(2)酸奶山藥糊

食材:山藥粉、新鮮酸奶,碳水化合物含量12%以下為好。

做法:

1、用沸水沖成山藥糊。

2、在略有壹點燙的時候,把冷酸奶倒入山藥糊當中,然後攪勻這樣溫度正好四十多度,吃起來比較舒服。

腹瀉時不能喝牛奶,因為此時乳糖酶活性下降,容易因為乳糖不耐受而加劇腹瀉。但酸奶卻有利於腸道感染的康復。如果沒有山藥粉,直接用藕粉也可以。只是藕粉是提純的澱粉,營養價值較低。而山藥粉是幹燥的山藥直接磨的粉,其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其中所含礦物質比大米豐富。和雜糧粉相比,山藥澱粉容易消化,而且抗營養物質較少,對腸道非常友好。

(3)胡蘿蔔炒米粥

食材:胡蘿蔔、胚芽米、鹽,1克、香油,1茶匙

做法:

1、將胚芽米放入鐵鍋中,用中小火幹炒,並不斷翻動,炒至表面微黃色,米粒略有裂縫時取出。

2、胡蘿蔔洗凈切末,將炒好的胚芽米放進湯鍋中,加入4碗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繼續煮40分鐘。

3、加入胡蘿蔔末,滴入香油,加入鹽,等胡蘿蔔軟爛即可盛出。

食物經過炒制或膨化之後再加熱煮粥,會特別容易消化,非常適合腹瀉患者。胚芽米的營養價值很高,對於補充B族維生素很有好處,如果沒有,可以換成普通大米或小米。加入鹽是為了補充電解質,加入少量香油是為了促進胡蘿蔔素的吸收。胡蘿蔔素能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有利於受損腸黏膜的修復。

(4)蘋果蓮藕羹

食材:蓮藕500克、蘋果2個、藕粉2勺

做法:

1、將蘋果洗凈,去皮、核後切成塊,蒸熟。

2、蓮藕去皮洗凈,切成丁,蒸熟。

3、將蓮藕丁、蘋果塊壹同放入豆漿機中打成漿。

4、將藕粉先用適量涼開水調勻,沖入打好的蘋果蓮藕漿,攪勻即可。

蘋果和蓮藕都富含鉀,有助補充腹瀉時損失的礦物質。其中也含有澱粉和糖分,可以補充能量。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加入很多糖和蜂蜜調味,如果用也必須是很淡的甜味,因為大量蔗糖(包括白糖、紅糖、冰糖)會刺激小腸,不利於補水,甚至加重腹瀉。

4、治腹瀉的藥物

止瀉藥:別急著吃許多人壹出現腹瀉,就想盡快止住瀉以為只要不拉肚子就沒事了。實際上,對於感染性腹瀉來說,排便是人體的壹種保護機制,通過腹瀉可以將細菌、病毒及其產生的毒素排出人體,減少對人體的損害。不恰當的止瀉可能加重感染及中毒癥狀。對此中醫有壹個比較形象的說法,叫“閉門留寇”,也就是說如果此時止瀉,就等於把門關上將賊留在了屋裏。

在水樣便次數較多但無發熱時,可酌情使用止瀉藥,明顯的感染性腹瀉如肉眼膿血便,有裏急後重、腹痛、發熱等時,應以抗生素治療,慎用止瀉藥。

如果腹瀉嚴重,要及早口服或者靜脈補液,以防電解質流失過多。如果腹瀉次數多,持續時間長,則可在補液、抗菌治療的同時使用止瀉劑。功能性腹瀉則可以在助消化、保暖的同時,使用止瀉劑。但不同的止瀉藥功能不同,要合理應用。目前最常用的止瀉劑的通用名為蒙脫石散(思密達、必奇、肯特令)。此類藥本身不被吸收,服下後附著在腸壁,可減緩腸蠕動而達到止瀉效果。

通常用於成年人及兒童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腹瀉。成年人壹次口服壹小包(3克),壹天三次溶在50毫升水中服用。此類藥副作用少,安全性較高,與抗菌藥同時使用,有利於感染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