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哈薩克婚禮(壹)

哈薩克婚禮(壹)

離開天山賓館時,已近淩晨0點24分。此時它還在載歌載舞,十分熱鬧。穿過鑲嵌著鮮花的拱門,路過壹個胖子。他帶著壹頂小花帽向後仰著,半彎著膝蓋。他隨著音樂的節奏跳舞。肥胖並沒有影響他跳舞的靈活性。在他周圍有幾個精心打扮的女人。歡快有節奏的音樂和歌聲,晃動著滿池跳舞的男男女女...?沒錯,這是壹場哈薩克族的婚禮,此時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絲毫沒有結束的意思...

我們受不了。我們必須早點離開。

退餐也很講究,最後特別主餐和豐富的抓飯(有時是那仁?)和大塊牛肉?馬肉馬腸之後,大家都拉著手,撫著臉。聽完臺上主持的話,他們正式開始吃飯。據說這樣的肉不吃是吃不完的,壹點都不剩。

看到西裝革履的哈薩克族年輕人,習慣伸手捏抓飯送入口中,好吃極了。還是沒有筷子和“勺子”。

這個月我參加了三場這樣的婚禮。

其實作為壹個漢族人,去參加壹個民族朋友的婚禮也會很痛苦。我的壹些同事,尤其是男同性戀,不願意去,妳想。7點下班後,我通常8點吃晚飯。哈薩克族婚禮壹般在晚上舉行,9點開始,10才開始上菜。才可以吃飯,肚子早就不聽話地抗議了。不喜歡熱鬧不會跳舞不會喝酒的漢族人就不用去了。“妳才是真正的?異類”?這似乎不合時宜。

也很奇怪,在這裏呆了這麽久,有很多少數民族同事,尤其是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有壹年學雙語,專門發教材。每天早上學哈薩克語,還有考試,但事後還是忘得壹幹二凈,還是聽不懂他們嘰裏咕嚕的說話。

當然,這並不妨礙我們日常的相處和友誼。應該感謝我身邊這些聰明的少數民族。除了長得漂亮的形象,幾乎所有人都說壹口流利的中文,尤其是在工作中。當然,我私下還是說自己的語言。?

有時候,我會感慨地說:嗯,其實漢族挺吃虧的。妳想想,當他們突然嘰裏咕嚕說起自己的語言,妳不知道該說什麽。妳有什麽感覺?妳在說我嗎?妳不會罵壹個人。?但是我們要聚在壹起說中文,他們聽到就什麽都知道了。

婚禮現場,整個過程非常熱鬧,由Sak主持。“我們才是真正的?少數民族”?主持人在臺上談笑風生,聲音洪亮洪亮,壹排排的人上上下下,可能是娘家長輩,他們在幹什麽,在說什麽,我不知道。我們要做的就是張開嘴看著。該鼓掌的時候就鼓掌,儀式就是儀式。還好妳旁邊是哪個民族的同事艾努爾?邊吃邊給我們翻譯。

這個平日和我們在壹起時沒大沒小的曙光姑娘,就是今天的新娘,新郎名叫努爾·哈立德。以前沒見過,但是她身邊經常見到的那個最後也沒成功,家裏人也不同意。這個應該是家長安排的。(跑題了。)

早些年的哈薩克族姑娘,山裏的牧民壹般18歲訂婚,有的16歲結婚。20歲以後,誰都不要求婚。到現在,因為政策環境和教育的原因,女孩子(尤其是上班的)結婚越來越晚。和曙光壹樣,他們都是過了28歲生日才滿29歲。就算是漢族人,也該結婚,但她不著急。她還說如果能談壹輩子戀愛就太好了,她不想結婚。

現在哈薩克族青年結婚,已經越來越開明和時尚了。比如流行歌曲《大阪城的少女》中的“駕著妳的馬車”已經成為回憶。老“是馬背上撿的?”現場早已被嶄新的汽車取代。酒席也改成酒店。門口長長的婚紗照。會場的大屏幕也在回放婚紗照。形式就像壹般的婚宴。

但是還是有很多沒變的。艾努爾說,哈薩克婚禮前,親朋好友之間會有壹系列的拜訪和慶祝活動。歷時半個月甚至20多天,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自然,婚禮非常隆重。新娘在伴娘的陪同下進入父母的蒙古包,舉行“拜火”儀式,即兩名女子將新娘抱在火前,壹名女子伸出雙手在火焰上烘烤,搓幾下臉,然後將手伸進新娘的面紗中,搓幾下臉。這個時候。來參加婚禮的女性都是祝“新婚快樂”、“讓祖先的靈魂保佑新娘”,基本都是以唱歌的形式表達出來的。

& lt未完待續?& gt

2019-11(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