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帝都的沙塵暴可謂是量大味足,看看這天兒↓↓
圖自水印
再看看自己,回家壹照鏡子,都不認識自己是誰了
圖自網絡
大風+沙塵壹時半會兒消停不下來↓↓
圖自網絡
蝌蚪君為了小夥伴的健康著想,今天的『薦館』欄目暫停壹期。
畢竟出壹趟門代價太大,不僅影響妳的外在形象,而且還影響妳的菜譜:)
圖自水印
圖自水印
也許只有肉感妹紙們心情略微好壹些,不但吃了減肥餐,而且壹身的肉肉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圖自水印
不過,吐槽歸吐槽,這麽嚴重的氣象災害,還是得學學如何保護自己,畢竟吃土不是長久計,早晚還是要出門滴。
01
沙塵天氣是指強風從地面卷起大量塵沙,使空氣混濁,水平能見度明顯下降的壹種天氣現象。
圖自水印
沙塵天氣分為浮塵、揚沙、沙塵暴三類。
浮塵:均勻懸浮在大氣中的沙或土壤粒子(多來源於外地,或是當地揚沙、沙塵暴天氣結束後殘留於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公裏。
揚沙: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相當混濁,水平能見度在1公裏到10公裏之內。
沙塵暴:強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很混濁,水平能見度小於1公裏。當水平能見度小於500米時,定義為強沙塵暴。
02
沙塵暴襲來,肺最受傷
皮膚、鼻、眼、氣管和肺為最先接觸沙塵的部位,因此,受害最明顯。
其中,眼、鼻、喉、皮膚等直接接觸部位的損害主要表現為刺激癥狀和過敏反應,而肺部受損則較為嚴重和廣泛。
人未加防範而遭遇高密度沙塵時,首先會引起各種刺激癥狀,如流鼻涕、流淚、咳嗽、咳痰等,以及氣短、乏力、發熱、盜汗等全身反應。
這些多為短期癥狀,是人體清除異物的自我保護方式,壹般損害不會持續存在。
不過,有時反應也會很嚴重,特別是首次或突然大量接觸高密度沙塵時,可表現為突發氣促、胸痛、胸悶、頭疼、頭暈等,原有哮喘、慢性肺病、心臟病等患者會更明顯。
降落在皮膚或眼內的沙塵,還會引起皮脂腺和汗腺的阻塞,導致皮膚炎癥、結膜炎等。
進入肺部的顆粒物可導致支氣管的通氣功能下降、肺泡的換氣功能喪失,並可進壹步引起多方面的危害。
有研究發現,長期生活在顆粒物汙染環境中的小學生免疫功能會受到明顯抑制,導致呼吸系統對感染的抵抗力下降,呼吸道疾病患病率增加。
美國科學家還發現,細微沙塵顆粒與肺病、心臟病死亡率之間存在相關關系。澳大利亞的研究則顯示,沙塵暴可能與該國哮喘高發密切相關。
前不久,我國的壹項調查顯示,在新疆部分地區居住30年以上的居民中非職業性塵肺患者占壹定比例,且與其生活在揚沙、浮塵環境關系密切,因此將這種病稱為風沙塵肺。
此外,大量的沙塵顆粒彌漫在空氣中,還會散射和吸收陽光,降低地面紫外線的強度,從而降低紫外線殺菌和抗佝僂病的作用。
因此,在顆粒物汙染嚴重的地區,兒童佝僂病的發生率增加,扁桃腺炎、感冒等通過空氣傳播的疾病發病率也較高。
03
對付沙塵暴,戴口罩、多飲水
首先,發生慢性咳嗽伴咳痰或氣短、發作性喘憋及胸痛時,均需盡快就診,求助於專業的醫護人員,並在其指導下進行相應治療。
其次,做好個人防護。
圖自水印
風沙起時,必須減少外出接觸沙塵的機會,及時關閉門窗。
如果因職業需要必須在室外活動,最好使用防塵、濾塵口罩,以有效減少吸入體內的沙塵。
可用濕毛巾、紗巾等保護眼、口、鼻,但這種簡單防護對顆粒徑小的細顆粒起不到阻擋作用。其他保護措施包括戴合適的眼鏡,穿戴防塵的手套、鞋襪、衣服,以保護眼睛和皮膚,勤洗手臉(尤其是進食前)。
在沙塵暴退去前,建築工人、清潔工人等都應該暫時停止戶外作業。
第三,多飲水。
圖自網絡
沙塵暴多發季節,天氣多較幹燥,加上揚塵,皮膚表層的水分極易丟失,造成皮膚粗糙,塵埃進入毛孔後易發生堵塞,若去除不及時,可能會引起痤瘡,過敏體質的人還容易發生各種過敏性皮炎及皮疹。
多飲水能及時補充丟失的水分,加快體內各種代謝廢物等的排出,對皮膚保健和全身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
值得壹提的是,身體抵抗力較差的老年人、嬰幼兒以及患有呼吸道過敏性疾病者“弱不禁風”,在風沙季節更應該註意保健,盡可能遠離沙塵。
壹旦發現身體有明顯不適感,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04
如何應對沙塵暴?
1.提早進行預防
預防勝於治療,在大風幹燥多塵的天氣裏,細菌病毒和支原體等微生物活動頻繁,並利於傳播,容易誘發咽炎、鼻出血、眼幹、角膜炎、氣管炎、哮喘等。
平時可口含潤喉片,保持咽喉涼爽舒適;滴幾次潤眼液以免眼睛幹燥;有鼻出血的情況可以經常在鼻孔周圍抹上幾滴幹油,以保持鼻腔的濕潤,防止毛細血管破裂引起出血。
2.多喝水 多吃水果
塵沙幹燥天氣易出現唇裂、咽喉幹癢、鼻子冒煙等情況,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上火,機體缺水還可出現排便困難,引起痔瘡、肛裂、便血。
多飲粥類、湯類、茶水、果汁,增加機體水分含量,補充丟失的水分,加快體內各種代謝廢物的排出。
圖自網絡
3.避開風沙鍛煉
鍛煉身體增加機體抵抗力,是避免受涼感冒,特別是預防呼吸道疾病復發的主要方法。
有風沙時應盡量避開室外鍛煉,尤其是老人、體弱者,應該取消晨練,在室內鍛煉。
圖自水印
4.保持室內濕度
試驗表明,50%~60%的相對濕度對人體最為舒適。
在風沙天氣裏,空氣十分幹燥,相對濕度偏小,人們咽幹口燥,容易上火,導致容易引發或者加重呼吸系統疾病,還會使皮膚幹燥,失去水分。
對此,室內可以使用加濕器,以及灑水、用濕墩布拖等方法,以保持空氣濕度適宜。
5.註意皮膚保養
在浮塵天氣裏,人體皮膚表面的水分極易被風塵帶走,皮膚變得粗糙。
所以外出回家後,要及時清洗面部,擦上補水護膚品。
6.及時清潔灰塵
風沙天氣從外進家後,可以用清水漱漱口,清理壹下鼻腔,減輕感染的機率,有條件的應該洗個澡,及時更換衣服,保持身體潔凈舒適。房間內落滿灰塵要及時清理,用濕抹布擦拭,以免造成室內塵土飛揚,吸入呼吸道。
7.外出註意擋沙塵
口罩:主要功能是為了防止外界有害氣體吸入呼吸道。戴口罩可以有效地防止口鼻幹燥、喉癢、痰多、幹咳等。
圖自水印
帽子、絲巾或頭罩:可以防止頭發和身體的外露部位落上塵沙,解決皮膚瘙癢給人們帶來的不快。
風鏡:可減少風沙入眼的概率,風沙吹入眼內會造成角膜擦傷、結膜充血、眼幹、流淚。
壹旦塵沙吹入眼內,不能用臟手揉搓,應盡快用流動的清水沖洗或滴幾滴眼藥水,不但能保持眼睛濕潤易於塵沙流出,還可起到抗感染的作用。
8.沙塵天保護眼睛尤為重要
不要佩戴隱形眼鏡。
忽高忽低的氣溫變化和空氣質量下降使人們很容易患上感冒,從而引發病毒性結膜炎和病毒性角膜炎,這時的眼部環境非常脆弱。
沙塵天氣裏近視者盡量應選擇佩戴普通的框架式眼鏡,這樣壹方面眼鏡起到了保護作用,阻擋沙塵進入眼中,另壹方面,壹旦有沙塵微粒進入眼部,淚腺分泌的淚水也可以及時將微粒沖洗掉。
而隱形眼鏡在佩戴時相對固定於眼球表面,當粉塵不慎進入眼睛,很容易附著在隱形眼鏡上,從而導致病菌滋生,如果經常戴隱形眼鏡又不註意眼部衛生,極易使炎癥加重。
圖自網絡
9.開車減速讓行
在揚沙天氣中,司機應略微減速。在這種天氣下,行人和騎車人最容易受到揚沙影響,造成視線不清或心情急躁,很可能頻繁與機動車爭道,容易發生危險。
10.註意人身安全
揚沙天氣中要註意人身安全,應盡可能遠離高大的建築物,不要在廣告牌下、樹下行走或逗留。
遇見強沙塵暴天氣時,在路上的司機朋友不要趕路,應把車停在低窪處,等到狂風過後再行駛。
圖自網絡
11.盡量避免出門
氣象專家提醒公眾,吸入沙塵量過多容易引起肺部疾病,特別是對小孩危害最大,所以沙塵天氣人們要盡量減少出行。
最後,記得平時要和胖胖的小夥伴搞好關系,關鍵時刻才能救妳壹命。
本文為蝌蚪五線譜原創,版權歸蝌蚪五線譜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申請轉載授權或合作請發送郵件至editor@kedo.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