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ipi教授是來自意大利米蘭的胃腸內窺鏡專家。在歐洲乃至世界重災區的中心,他們的團隊不僅抗擊疫情,還提醒內鏡單位更要小心保護自己和患者。由於臺灣省很早就開始運作,相信很多內鏡單位都建立了初步的防疫應變;但是對於這次疫情來說,還看不到盡頭,這位專家的建議應該會給大家在防疫方面帶來更多的啟發和幫助。
原文發表於2003年3月65438日的《胃腸內窺鏡檢查》。我只是翻譯總結了壹下。原文鏈接在這裏。妳可以自己轉載、查閱或補充我的文章,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序
目前,已知新冠肺炎的癥狀包括發熱、咳嗽、虛弱和腹瀉;約半數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的癥狀,總體死亡率高達3.5%。(按:如原文所述,意大利目前統計接近10%,可能與醫療崩盤有關)
新冠肺炎的感染主要是飛沫,人與人的直接距離多發生在壹米以內(按:飛沫不包括在物體內,通過觸摸傳播)。內窺鏡單位不像急診或門診那樣在第壹線治療疑似患者;但有證據表明,在內窺鏡檢查時,受檢者的分泌物會在檢查者不知情的情況下濺到受檢者的臉上。妳在線嗎?在SARS的研究中,濺起的距離可達10米(6英尺)左右。此外,此類風險不僅限於胃鏡檢查,腸鏡檢查中也可能出現。
由於新冠肺炎具有壹定的潛伏期(中位數為5.5天,可高達14天或更長),旅行史和接觸史是評估感染風險的非常重要的線索。具有以下特征的患者應考慮患有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臨床癥狀:發熱、咳嗽、上呼吸道感染、肺炎。
?密切接觸史:共同生活,有過面對面接觸(不分時間),同處壹室(兩米以內)
?高風險國家14天內的旅遊史(據:意大利、伊朗,以及幾乎所有亞洲國家,歐美也要納入國內情況)
受試者的評價建議
?檢查前壹天:電話采訪客戶詢問癥狀,如有相關癥狀,安排延期或取消。
?檢查當天:檢查前再問壹遍,是否有上述臨床癥狀?14天內是否有高危地區的旅行史?有密切接觸史嗎?
?如果客戶被轉診到其他醫院,建議目前與其他醫院確認上述信息。
?檢查前,安排測量體溫。如果高於37度,考慮延遲檢查。
?(按:壹般發燒的定義是37.5度以上,但在新冠肺炎很多都是輕度發燒。考慮到體溫計的誤差,標準要由各單位和醫院來判斷。)
?應禁止家庭成員和護理人員同時進入內窺鏡室。
?檢查結束後,聯系7-14天完成檢查的考生,跟蹤是否有相關癥狀(新冠肺炎)。
根據以上信息,我們可以將受試者分為不同的風險組,從而評價內鏡的檢查程序和應進行的防護準備。以下,內窺鏡人員的個人防護裝備(PPE)主要包括手套、護目鏡、防護服和呼吸保護裝置。
在個人防護用品中,口罩是最重要的,包括醫用口罩或外科口罩,N95口罩。前者能有效阻擋水滴,但對空氣中的細顆粒物沒有隔離作用;N95甚至可以隔離這些小顆粒。無論如何,戴口罩最重要的是要完全蓋住口鼻,尤其是N95,需要將口罩邊緣完全貼近面部才能起到防護作用。目前,建議醫生和護士在醫院或診所壹直戴口罩。
還應要求患者在整個醫院佩戴口罩(最好是醫用或外科口罩)。對於上述中高危患者,甚至建議戴手套。如果受檢者在檢查後摘下口罩,壹段時間內(如麻醉蘇醒後)不能戴上,如有可能,可要求受檢者在蘇醒後戴上新口罩。
內窺鏡人員保護
所有內窺鏡人員都應遵循該單位的標準防護指南。無論是檢查人員、技術人員,甚至是窗口/櫃臺的人,在確認同意、測量生命體征、準備過程中,都應與公眾保持適當的距離,在準備前後和與受試者接觸時都要洗手。此外,在穿戴護具前後以及接觸任何可能含有傳染性物質的地方後,都要徹底洗手。
根據受試者的上述風險,內窺鏡人員標準防護的基本要求如下:
?低風險:醫用或外科口罩、發帽、護目鏡、隔離衣、手套(覆蓋手腕)。
?中度風險:如果胃鏡檢查被認為是高風險,如果做腸鏡檢查可以做標準防護。
?高風險:N95口罩、發帽、護目鏡、防水隔離衣、雙層手套(覆蓋手腕)。
特別強調的是,即使在防疫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廢棄的器材也盡量不要重復使用,避免防護無效。
防護設備的穿戴順序(重要)
?確定沒有損傷再穿。
?首先要戴上的應該是發帽。
?接下來是隔離衣,然後是口罩和護目鏡。
?最後要戴手套。戴雙層手套時,內層應是能包裹手腕的外科手套,外層應戴壹般的醫用手套。
防護設備的拆卸順序
?(戴手套擦幹手)脫下手套。
?洗完手,戴上新手套(!)
?戴上新手套,依次脫去隔離衣、護目鏡、面罩和發帽。
?脫隔離衣時,如果是背帶式,建議請同事協助。
?摘下護目鏡和口罩時,註意不要碰到前面(大部分分泌物)。
?脫下妳剛換的新手套。
?(按:上面建議的手套量很大,可能需要考慮單位材料的調整。勤洗手還是重中之重!)
負壓檢查室有必要嗎?
如果必須對高危患者進行檢查,最好在負壓檢查室進行,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在單位外的負壓病房進行。
內窺鏡及附件的清洗過程
建議遵循當前的標準程序。按照目前國際標準的清洗流程,病毒很難存活到有傳染性的程度。
內窺鏡檢查室的清潔程序(重要)
因為受檢者的分泌物會在空間內擴散並附著在物體表面,所以除了個人防護用品和勤洗手外,內鏡室的消毒極其重要。
?目前資料顯示,該病毒可在糞便中存活1-2天。另壹篇更新的論文(在這個建議之後發表)指出,新冠肺炎可以在空氣中存活3小時,在紙上存活24小時,在不銹鋼和塑料上存活72小時。因此,環境消毒極其重要。
?消毒最重要的壹點就是手經常接觸的部位,可能接觸分泌物的地方,也就是檢查床(包括把手和邊緣)、地板、器械、室內桌椅(原來是內鏡家具)等等。
?本文推薦的消毒劑為1:100稀釋漂白劑(高濃度酒精也是合理選項)。
?如果在負壓病房,建議30分鐘後進行下壹次檢查。
?如果沒有負壓病房,又必須進行相對高風險的檢查,建議檢查後評估是否使用空調通風、清房壹小時。
結論
“對整個世界來說,這是壹個艱難的時刻。作為內鏡醫師,我們有額外的責任來保護患者和我們自己。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加強和維持感染控制極其重要,包括明確規定的程序和密切的審查和評估。個人的努力和對感官控制的承諾就像壹把沙子,但它們壹起可以建立壹個堅實而強大的屏障來抵禦致命的病毒。”
“對於整個世界來說,這是壹個充滿挑戰的時代,我們作為內窺鏡專家和醫生有額外的責任保護我們的病人和我們自己。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通過書面協議和專門會議來執行和嚴格維持這些感染控制措施確實是至關重要的。每個人在預防感染傳播方面的承諾水平和個人努力程度就像小沙粒壹樣,共同有助於建立壹個堅實而持久的屏障來抵禦這種致命的病毒。”?
意大利,臺灣省,世界,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