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是中國人春節的主要內容。家家戶戶都會有年夜飯和團圓飯。假期的幾天,很多人走親訪友,從早到晚,擺酒席,換腿杯。然而,在壹頓大餐之後,很少有人註意營養均衡。其中最突出的有幾點:重肉輕菜。吃晚飯的時候,菜品重疊,桌上全是雞鴨魚肉牛羊蝦貝,鮮有綠色。許多人幾乎幾天不吃或很少吃蔬菜。重視惡習勝於掌握。作為副食,有冷盤,有炒的,有紅燒的,從十幾個菜到二十幾個菜不等。主食放在最後,往往是餃子或者包子。即使有人勉強能吃,也是主食。用很多鹽。副食品品種、類別、品種多,用鹽總量必須增加。鹽的日攝入量應在10g以下。有人計算過,春節吃壹頓普通的酒席,至少要消耗30克鹽。每頓飯都要制造噪音。如果每頓飯都有酒,喝醉了危害很大。有的家長還鼓勵孩子喝酒,更是雪上加霜。營養學家認為,重肉輕菜、重副品輕主,會導致營養失衡,導致蛋白質、脂肪和熱量過多。同時,維生素、無機鹽、膳食纖維攝入過少,嚴重時會誘發急性胰腺炎、膽道疾病等疾病,並使體液微酸,使人頭暈、嗜睡、乏力,免疫力下降。很多人連續幾天暴飲暴食,活動量很少,就會不自覺地發胖。
節日病2口煩惱
暴飲暴食除了要註意營養均衡,還可能給妳帶來壹些疾病,讓妳措手不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膽囊炎,患膽結石的人往往會發作。胰腺炎可能是突發的。患有慢性膽囊炎、胰腺炎的人,壹定要抵制壹切美食的誘惑,避免油膩、辛辣、油炸食物,戒酒。對於犯了急性胰腺炎的人,只要半飽,清醒,就應該馬上離桌。腸道對暴飲暴食的容忍度略高。但暴飲暴食會導致腸扭轉、腸梗阻等慢性腸道疾病,如便秘、腹瀉等。最輕的腸道疾病是細菌感染,可以通過多喝新鮮酸奶,服用抗生素制劑來治愈。所以要提倡飲食多樣化,食物均衡,專家特別建議幾點:控制飲酒;飲食中脂肪含量低。因為消化大量脂肪需要大量膽汁,會加重膽囊炎;選擇是輕的。雖然各種香辛料和調味料會為菜肴增色不少,有些甚至能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但也刺激胃腸黏膜。不僅會加重胃炎、胃潰瘍,還會引發包括腸炎、結腸炎在內的所有腸道疾病。少吃脹氣的食物。如人們常吃的蘑菇、豌豆、玉米、豆制品等。它們壹般會在腸道內開始發酵,容易引起消化紊亂。
假期病3忘了減肥
當妳和司機“圍著火爐”的時候,別忘了來之不易的為盤子裏的大餐瘦身。在此提醒女生,青菜之類的蔬菜,烹調時不要切斷長纖維,這樣吞咽前壹定要細細咀嚼,唾液可以自然分泌,幫助消化。同時,富含纖維的食物具有補益腸胃功能的作用,對於預防春節期間因暴飲暴食而引起的消化不良或便秘非常有效。芥末性寒,多吃芥末可以消除內臟發熱。早餐應該是素食。春節早餐吃素食,象征著心靈開始平靜。同時,以富含葉綠素、胡蘿蔔素、維生素、鐵、纖維的蔬菜來應對年末大量的肉、魚、蛋,可以達到營養均衡,具有調節胃腸道的意義。可以說是壹種相當合理的女性減肥方式。吃餃子。這招很管用。因為小麥粉餃子皮富含纖維(100g中8)。1克纖維),餡料含有多種蔬菜,加上蒸、煮等烹飪,完全不用擔心油。同時隨意用四季青菜做餡也是壹大優勢。
節日病4瘋狂外出就餐
說了半天吃的東西,去哪裏吃其實很重要。流行去店裏吃年夜飯。但也要謹慎消費,不要踏入吃年夜飯的誤區,最後會吃膩。據業內人士透露,壹些餐館出售的年夜飯衛生狀況無法讓人放心,尤其是菜肴的新鮮度無法保證。這是因為年夜飯的菜是在過年前10天半月采購的,早幾天就做成了半成品。結果年夜飯的菜品和口味都不盡如人意。
節日病5營養流失
節日期間外出旅遊會消耗體內大量的營養物質,如果不及時補充,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比如劇烈運動讓妳出汗,很多礦物質會隨汗液流失:鈣。身體儲存了大量的鈣,鈉很容易從食物中補充。鉀。鉀的含量較少,運動後需要補充香蕉、橘子等富含鉀的食物。鋅。鋅是另壹種可以從汗水和養鳥業中流失的元素。要保證體內有足夠的鋅。牡蠣、牛奶、羊肉等食物含鋅量較高,也可以服用含鋅復合維生素來補充鋅。鉻。鉻可以促進身體消化脂肪,幫助身體調節血糖。充足的鉻可以提高妳的鍛煉效果,但大多數鉻的攝入量不足。含鉻較多的食物主要有:葡萄、蘑菇、菜花、花生、蘋果等。維生素B2。運動消耗很多能量。維生素B2可以幫助人體從食物中獲取能量。運動越多,就越需要維生素B2。但老年人普遍缺乏維生素B2,所以如果經常鍛煉,應該用牛奶、青菜、牛肉等食物補充維生素B2,當然也可以用復合維生素片補充維生素B2。同時,運動不僅消耗大量能量,還需要大量氧氣。體內大量的氧氣會促進自自由基的產生,對身體造成多種傷害。維生素E可以防止這種損傷,防止運動後肌肉酸痛。但是,人們很難通過日常飲食獲得足夠的維生素E,所以對於喜歡運動的人來說,每天攝入8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E膠囊是非常重要的。
節日病6生物鐘紊亂
春節期間,很多人的生活規律被打破,生物鐘紊亂。有的人以為是“偶爾壹兩次”,無礙大局。妳知道嗎,這種偶爾的壹兩次打亂了生物鐘的正常運轉,使人體產生很大的變化,導致大腦節律紊亂,胃腸功能紊亂,內分泌改變,出現頭暈、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嬌嫩的生物鐘經不起這樣的折騰,會埋下病根和隱患。不妨把醫療保健比作零存整取:零存意味著生活規律,而整存整取意味著健康長壽。只有在時間和數量上節約,才能實現健康長壽。如果因為春節打亂了生物鐘,就相當於違反了由來已久的零存整取,影響了整個取款。據專家介紹,心腦血管疾病、中毒、外傷、消化系統疾病是節日期間的四大疾病。
此外,酒後打架導致的外傷、生吃海鮮導致的皮膚過敏、上吐下瀉、魚刺卡在喉嚨等也急劇增加。在此期間,如果特殊人群飲食娛樂安排不當,或者情緒波動,往往容易導致突發疾病。
所以,有疾病的人要根據自身疾病的特點,多註意壹些禁忌:高血壓不要“鬧”。喜慶歡騰可使大腦處於興奮狀態,心跳加速,血流加快,小動脈痙攣,血壓升高加重病情或誘發中風。冠心病不“累”。節日期間過度勞累會使心跳加快,心臟負荷增加,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中風。感冒時避免“聚集”。春節期間冬季和早春容易感冒,壹起走親訪友更容易交叉感染疾病。消化性潰瘍不宜“水煮”。我國人民有除夕“守歲”的習慣。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如果熬夜或陪家人通宵看電視,會過於勞累或睡眠不足,容易引發疾病或加重病情。糖尿病不“甜”。節日期間,糖尿病人應避免甜食,否則會增加胰腺負擔,甚至可能引起酸中毒。胰腺疾病不宜過飽。節日期間,美食應該是豐富的。如果吃多了,會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液,使胰管壓力增加,引起胰管破裂,誘發急性胰腺炎。肝病忌“油”。節日餐桌上的食物油膩。肝病患者如果大量食用肉類油脂和動物脂肪,會加重膽囊負擔,誘發急性肝滑囊炎。肝病忌“酒”。肝病患者飲酒會直接傷害肝細胞,甚至使肝細胞死亡或變質,導致病情進壹步惡化。脈管炎應該不是吸煙引起的。親友聚會時,脈管炎患者頻繁吸煙招待客人,會使血小板聚集增加,抵抗纖維蛋白的溶解,使血液處於高凝狀態,從而加重病情。慢性呼吸道不宜“感冒”。今年春節恰逢“三月九”。有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的人,要註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防止舊病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