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福州結婚習俗與伴娘註意事項

福州結婚習俗與伴娘註意事項

福州結婚習俗如下:

" c3 Z. W' |' c# {- P! l' _1 N( p(1)首先,男方要去女方家提親,男方要給女方父親禮金33000,還要給女方母親3000或者3000以上不等的肚子疼的錢,原因是女方母親生出女方來不容易;5 j5 q% l3 E8 S+ }( U, Z/ O

(2)其次,是男方買給女方買結婚的衣服裏外各三套,(包括內衣、內褲、秋衣、秋褲以及外面的套裝),皮箱、皮包等,因為女方母親生了女方長那麽大了,也要給點費用給女方父母吧;9 u* P2 R9 Q8 h3 c' n. r

(3)第三,就是如果男方是福州人的話,去接新娘至新郎家還要給所有男方家的親戚,行跪拜大禮;

' |; K- o( K6 w* A' A' P(4)第四:男方去女方接親時,需要用紅傘來遮擋陽光,不能讓太陽照到女方臉上;

$ i' @ M) M$ D; n( M(5)第五,男方必須與女方商量後定好酒店,當天結婚時必須在酒店門口迎接賓客; i1 _: O+ v$ G! _. L; q

(6)第六,男方還要買洋娃娃、紅桶、紅臉盆等壹些家庭用具;% H* @4 X0 m. N D; k. x

. K" ]$ Q, P' S3 j新娘入門之後,有個“下竈前”風俗。新娘到廚房,紮掛圍裙,先燒柴火,後煮雞蛋,伴房媽口唱:新人下竈前,家產層層“鹹”(高)……這是壹種示範性的儀式,新娘僅僅做個動作。

# [! t5 b* s3 |5 }' k B

# e8 z! }( Z5 U: C到了第二日,也有在三五日後,新娘要下廚房做飯做菜,叫“試鼎”。所謂“試鼎”,就是對新娘的煮飯、炒菜、煎湯、燉魚……烹調技藝來個“考試”。這時,母婆、嬸婆、姑婆等親戚長輩都來圍觀,可以提議這道菜怎麽煮、怎麽燜、怎麽炊等;可以從持刀切菜,剖魚削肉,到油鹽糟醬等使用,進行考察和出題做菜。壹般都含有輔導性,以期煮得好,炒得香。如果有壹兩位親戚長輩故意出題,新娘就應有自己主見,不能聽憑隨便說的,免出差錯。但作為新娘不便應嘴,采取“說的歸說的”,而試廚技藝要有自己的本色。要是人家查問,便說“先試試口味,下次再按妳的吩咐辦”,或平和謙虛地應聲“先吃吃看,以後再依妳說的做菜”,避免“頂牛”,節外生枝。 試鼎壹般要試煮豆腐,佐以牡蠣、蒜。豆腐湯煮沸後,要調入稀淡的番薯粉,這壹步非常關鍵。入粉太多,會把豆腐湯凝成塊狀的;入粉太少,豆腐湯不能形成羹狀。新娘應沈著試鼎,免得慌張,造成鹹酸苦辣甜五味失調。農家重視豆腐,這諧音“務”(有),好兆頭;牡蠣,俗稱“蠣仔”,諧音“弟仔”(小孩子);蒜,俗稱“蒜仔”,諧音“孫仔”(孫子)等,這是喜家所欲的追求和期望。. E" D# c4 n8 e `

* x* R e0 K/ x# Z

請回門和“撮食”1 K& d# A$ l2 d0 v' v- `9 a

女子出嫁之後,有的翌日,有的第三天,女家派出新娘的弟侄壹輩的人,到男家“請回門”。這時,新娘新郎便在晚輩代表引路下,偕行“回門”。如果雙方家庭相隔較遠,就要坐轎、扛兜、騎車、坐船。現在交通方便,選坐汽車。 / F# n. N! D5 K" _1 N/ H( V0 p4 x

! P% h( Y$ ^* ^3 m6 ^; F# `

請回門,古稱歸寧。只來壹天,當晚便回男家的,叫“請趕燭”,定在燭明夜黑時分返回夫家;要是路遠,或女家場面熱鬧,可逗留三五天,既可會見女家的親戚朋友,又可在熱鬧場面,人們對新郎(俗稱姑爺、姐夫)進行有趣的樂和滑稽的調笑。作為新女婿定要禮貌待人,舉止文明,婉轉答對,避免被圈入合謀計算的“圈套”,弄得既要受罰,又要被人取笑。如端茶盈杯,就要平穩舉喝,不滴不漏。又如食太平面,怎麽用筷夾“太平”(鴨蛋),怎麽挑夾線面等動作都要講究,有的以象牙筷子或銀箸供新女婿使用,必須開動腦筋,沈著應對。再如酒席間怎麽酌酒、怎麽夾食、怎麽對話等都要留心,稍有差錯,都要被“處罰(罰錢)。從單項罰錢,買了禮餅等分給在場親戚朋友,叫做小”撮食“;到幾項罰錢集中起來,辦起酒宴請在場親戚朋友,叫做大”撮食“。新女婿被“撮食”,留下“傻女婿”笑柄,久久作了“話頭”。壹般嶽父母出面幹預過重的“撮食”,只要不屬於新女婿本身智力低下或洋相百出的。

4 Y: z' a; D! D0 m1 j$ Z7 T

1 n2 g4 k1 U j; _% X5 b2 k媒人婆和伴房媽

2 @4 A0 B- b q& C- v8 x/ ?: X

) }! @8 O( j2 t" J$ D! F# K" s) Q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怎麽婚嫁呢?除了雙方父母認識,互相友好,結成姻親,或男女自幼相識,長大成親外,壹般都要通過媒人撮合。充當媒人的,多是老年的婦女,人們以“媒人婆”稱呼,以示敬重。

) N/ K; X7 T' X3 j

) d6 M) Q V* w& _1 u7 W婚姻大事,依靠媒人通過定禮,有雙媒和單媒的區別。所謂雙媒,指男家信賴的男媒和女家信任的女媒協作撮合,較能順利謀成。單媒,指男家咐托到女家說親的,或女家咐托到男家說親的。媒人,也稱“介紹人”。舊時媒人作為壹種社會職業,多是知識淺陋、文化不高的婦女,以說媒謀生,往往不負責任,七講八騙,單純撮成,撈取壹筆“媒人錢”(今稱介紹費),以致“亂點鴛鴦譜”,受人鄙笑,因此’“媒人婆”壹詞也含些貶意,與民諺“媒人嘴,犬放屁”、“媒人要吃十八頓”等等相應。當然,現今“媒人婆”在壹些偏僻地區仍有,而城鄉多是親戚朋友受托充當“介紹人”,起牽線聯系和傳話作用,這種並非職業的媒人,頗受男女雙方的歡迎。因為,男女自由戀愛的,不必依賴“媒人婆”從中了解和說合。不過,許多婚姻介紹所和征婚啟事的中介,也是替代“媒人婆”的舉措。好多互不相識,到戀愛結婚的過程,男女雙方互相了解,互相愛慕,最終還要通過中介式的介紹人傳話和撮成。伴房媽,俗稱“伴娘”,指女子出嫁,家長要找個陪伴新娘的人。因為新娘初進夫家,人地生疏,多不方便,所以女家要請人隨伴。伴房媽多選婦女,以容貌端正,口齒伶俐,熟悉禮規,和氣風趣為佳。舊時,伴房媽有單伴和雙伴兩種,時間上有長伴和短伴區別。短伴幾天,長伴逾月。

# Y m: R$ l/ N9 _( \ z# ^4 k

. `7 r6 k' s, A8 a) \伴房媽,也是壹種社會職業,福州原多由水上人家的婦女承辦。從女子婚期前天請來相伴,準備“出門”,教以禮規,到娶親禮成,陪伴拜見公婆及親戚人等,常代新娘尊稱和致意,言行幹凈利落,大大方方。尤其鬧房時,伴房媽要起臨事應變和巧言解圍的作用,多方力保新娘不受奚落或嘲弄。每當鬧房的親友戲弄起哄,或發生個別親友無所不為時,伴房媽就要善於從中排解,好言相勸,盡力維護,即要鼓勵新娘隨和壹些,答應若幹文娛性的動作表演;又要排解個別親友發怒於人,避免“惡作劇”,也不使其“掏礱臂”(指賀新婚鬧房而笑謔不遂)。伴娘充當這壹特殊環境的協調角色,定要擅長隨機答對,別出心裁。因為伴娘年歲稍大,而鬧房親友多是後生的,便呼之為“伴房媽”。

0 F, s J, M. f: L3 {. Y) f1 t4 T- T. b. Y$ t

伴房媽還負有照顧新娘熟悉環境和人事的使命,同時也要照顧新娘的生活。洞房之夜,還要指點新娘和新郎喝合歡酒,指導有關新婚的起居飲食的規俗禮例。往往合歡酒後,伴房媽要向新郎要紅包。新郎付給壹份之後,還要求添包,“添”含添丁發甲的意思,新郎要滿足這壹“添”的要求。至此,伴房媽工作結束,當夜或翌晨便可離開。

9 u0 V. F8 @+ |8 ]3 y/ d6 k# k0 W2 K* ~. L" W) |8 x

如果女家有請“回門”,即新娘新郎壹齊到女家,就要伴房媽陪同走去。侍到禮成,伴房媽的差事已畢,也就離去了。這時間就稍多壹些,富豪人家可聘逾月。

( t" r! M! A% l* W

" N; I" n# u! x, g Z/ d伴房媽往往有代代相承的“出口成章”,隨著新娘進入男家之後,每個場合都有唱誦傳統的歌謠。如《新娘入門歌》:新娘進門,福壽雙全,花開四季,孩兒坐盆……《新郎揭蓋歌》:揭蓋揭得起,家夥(家財)烘烘起;揭蓋揭得高,起厝買田抱細哥;揭蓋揭正中,四代兩公孫……《拍房門歌》:壹拍房門壹聲請,檐前喜鵲報佳音,鴻雁雙飛長恩愛,鴛鴦成對永相親……《合歡酒歌》:新娘食雞頭,家產做上樓;新娘食雞[骨交],越做越起家;新娘食雞翼,做事有意值(好兆);新娘食雞底,明年做娘奶……每當伴房媽唱歌時,唱了壹句,眾人要喝彩應和:“好呀!”“是啊!”這樣互相唱和,氣氛熱烈,儀式隆重,顯示喜慶的祥瑞和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