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豐田章男“喊”特斯拉是信心滿滿還是不如人?

豐田章男“喊”特斯拉是信心滿滿還是不如人?

特斯拉被豐田“喊冤”?

165438+10月6日,豐田汽車公司總裁豐田章男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特斯拉目前的估值超過了7家日本汽車制造商的總和,公司通過電動汽車銷售和軟件更新持續盈利,這是豐田需要學習的。

後來,豐田章男轉而認為,泰斯拉就像壹家推銷新穎食譜的餐館。他們的“廚師”聲稱他做的食譜將來會成為世界標準,但實際上並沒有創造任何真正的生意。

相比之下,豐田擁有完整的“菜單”和真正的“廚房和廚師”,可以做出真正的“美味”供選擇,並且已經為我們的客戶提供了服務。

《財經汽車》就相關問題聯系了豐田汽車,對方沒有立即回復置評請求。

“信心滿滿”的豐田

豐田章男認為豐田擁有真正的“廚房和廚師”,因為該公司擁有巨大的市場規模。

目前豐田全球汽車保有量已達6543.8+億輛,預計2021財年(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將售出750萬輛汽車。特斯拉2020年的銷量目標只有50萬輛,暫時無法和豐田的產銷規模相比。

由於疫情的影響,豐田今年的經營壹度受到不利影響;但最新數據顯示,該公司9月份全球產銷已恢復並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銷售額同比增長約2%,產量同比增長約12%。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稱,豐田的銷售恢復率比整個汽車行業高出3%。

市場復蘇的跡象促使豐田提高了2021財年的全年業績預期。其中銷售額從24萬億日元增長到26萬億日元,凈利潤從7300億日元增長到6543.8+0.42億日元,合並後的汽車銷售額從720萬輛增長到750萬輛(不包括非關聯公司的銷售額,如中國合資公司)。

豐田章男認為,豐田擁有“完整的菜單”,因為該公司擁有開發和生產燃料、純電動、混合動力和氫燃料電池等不同動力源的轎車、SUV、MPV、跑車、皮卡和輕型客車的經驗。

早在1997,豐田就推出了第壹款可以量產的混合動力普銳斯。截至今年7月,豐田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全球累計銷量超過65,438+06萬輛。豐田只用了8個月就實現了第16期1萬輛的銷量。

在氫動力技術方面,豐田推出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第二代Mirai未來組合,續航裏程達到850公裏,遠超目前的電動汽車水平。在中國,公司還與壹汽、東風、廣汽、BAIC等龍頭企業成立了商用車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公司,加速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普及。

在智能網聯技術方面,豐田汽車公司持續投入,成立了負責人工智能技術早期研發的豐田研究所(TRI)和負責技術開發和試生產的豐田研究所高級開發公司(TRI-AD),以加速先進技術的工程化和商業化。此外,該公司還投資了馬驍之星和Momenta等自動駕駛公司,並深化了各方合作。

豐田龐大的經營規模,以及對新技術的重視和投入,讓豐田章男對公司前景充滿信心。

“技不如人”的差距

但特斯拉作為後起之秀,絕不是無所事事的壹代。

投資機構經緯中國認為,特斯拉目前的估值水平相當於“傳統車企的營收+科技互聯網公司的利潤率”,打破了“車企營收高但利潤率低,科技公司營收低但利潤率高”的傳統特征。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智能電動車,通過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軟硬件商業生態,徹底改變了汽車行業,傳統車企在發動機、變速箱等方面的體驗優勢將不復存在。

據日經新聞報道,業內人士拆解了模型?3發現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計算機(FSD?計算機)最早也要到2025年左右才會在行業內普及。這意味著特斯拉已經領先其他對手6年。有工程師認為,除了技術原因,傳統車企固有的供應鏈體系也會阻礙豐田這樣的傳統車企完成智能化轉型。

在電動車領域,豐田起步相對落後。根據EV?根據銷量統計,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電動汽車銷量共計31.68萬輛,市場份額為1.8%;大眾品牌以11.31萬輛的銷量位居第二。豐田僅售出3.3萬輛電動車,未能進入前15。

這壹差距今後可能會進壹步擴大。

豐田計劃到2025年實現全球銷售5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而大眾的目標是300萬輛。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預測,到2025年,該公司將在全球銷售“數百萬輛汽車”。

汽車行業分析師任萬福認為,豐田章男的話是壹種“酸葡萄”心理。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興起,極大地沖擊了豐田引以為傲的混動路線,而在這兩方面,豐田都沒有優勢。

有業內人士認為,公司市值實際上反映了預期。豐田和特斯拉相當於壹個“老人”和壹個“年輕人”:年輕人的未來已經很確定,但年輕人有無限的可能,這是特斯拉市值飆升的最大原因。特斯拉之所以被稱為“年輕人”,是因為它引領了電氣化,在智能化和網絡化方面顛覆了人們的駕駛體驗。

此外,作為傳統企業,豐田在轉型新能源時壓力較大(如業績虧損、組織調整),而特斯拉沒有負擔。所以前者的市值很穩定,不會有大的漲幅,但特斯拉還是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對於特斯拉的估值,招銀國際研究部白壹洋對《財經汽車》表示,目前市場非常看好新能源汽車以及OTA升級、Robotaxi、車載娛樂、電網儲能等商業模式的前景,所以市場不僅賦予其車企估值,更看重科技屬性。

“隨著傳統車企在新能源和軟件定義汽車方面的努力,未來實力較強的傳統車企的估值會逐漸體現出來。”白奕陽補充道,“從a股和近期的港股來看,廣汽集團和吉利汽車的股價表現已經證明,市場會逐漸認可頭部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競爭實力。”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