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雲生於1677年,死於1933年,也就是說,他活了256歲,是壹個素食者。更具體地說,他在100歲時,因在中醫方面的傑出成就,被政府授予特別獎。200歲了,還經常講課;還說娶了24個老婆,有180個後代。而他的死也同樣傳奇——據說那天早上他還在山上采藥,下午就死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他的壹生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彤九個朝代,直到民國,是壹個極其罕見的超級壽星。但這些數據接近神話傳說。
歷史上最長壽的女性:杜特蒂·尤素波娃,出生於烏茲別克斯坦卡拉卡爾巴克,出生於1880年7月,2015年因過度衰老去世,享年135歲。
歷史上最長壽的人:中國新疆老人薩迪克·薩吾提,生於1887年8月9日,卒於2011年8月底,享年125歲。
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壹位名叫Hameda Musolmani的黎巴嫩婦女的個人文件顯示,她出生於1877年,2015年141歲,這使她有希望成為世界上最長壽的人。
中國最長壽的人:中國新疆的阿裏米汗,生於光緒12,1886年6月25日,2015年6月過了129生日,成為中國最長壽的人,也是世界公認的最長壽的人。
擴展數據:
健康的飲食有助於老年人長壽,那麽老年人如何健康飲食呢?老年人在飲食上應該註意什麽?讓我們來看看吧。
少壹點。
老年人每天的唾液分泌量是年輕人的1/3,胃液分泌量也減少到年輕人的1/5,所以多吃壹點,胃就會脹大,不消化。因此,老年人每餐的消費量要比年輕人減少10%左右,同時要保證少吃多餐。
質量更好。
蛋白質對維持老年人的正常新陳代謝,增強機體抵抗力有重要作用。壹般老年人每公斤體重需要1g蛋白質,應主要來自魚、禽、蛋、奶、大豆等優質蛋白質來源。
更多的蔬菜。
多吃蔬菜對心血管保護和防癌有好處。老年人每天應吃不少於250克的蔬菜。
食物應該清淡。
老年人味覺功能下降,經常吃無味的食物。他們總是喜歡吃油膩的食物來增強食欲,這在不經意間增加了他們的鹽攝入量。吃鹽過多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可能會降低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增加感冒病毒在上呼吸道存活和傳播的機會。因此,老年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左右,同時應少吃鹹肉等含鹽食物。
品種有點雜。
要肉菜兼顧,粗細搭配,品種越多越好。日常主食(不含調料)不得少於10個樣本。
食物聞起來更好。
這裏所說的“香”並不是指多用鹽、味精等調料,而是在菜裏適當多加蔥、姜等調料。人的五官是相通的,嗅覺可以用來彌補味覺的不足。聞到美味的食物,老人肯定會有食欲。
食物更熱。
冷食往往是涼的。吃多了會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甚至造成損傷。因此,老年人應盡量避免生冷食物,尤其是在嚴冬。
米飯要稀壹點。
將大米做成粥,不僅適口易消化,還具有健脾養胃、生津潤燥的功效,有益長壽。但是老人因為這個吃不了粥。畢竟粥主要是水,“幹貨”很少。在胃容量相同的情況下,同樣體積的粥和饅頭、米飯在營養上差別很大。長此以往,可能會營養不良。
慢慢吃。
細嚼慢咽容易產生飽腹感,防止暴飲暴食,使食物更好消化。
早餐更好。
早餐應占全天總熱量的30%-40%,質量和營養價值較高,但不宜吃油膩、油炸、硬硬、刺激性食物。
晚餐提前了。
“胃不和,夜不安”,晚餐吃得太晚,不僅影響睡眠,囤積熱量,還容易引起泌尿系統結石。人體排鈣的高峰是在進食後4-5小時。如果晚飯吃得太晚,或者經常吃宵夜,那麽在排鈣高峰到來的時候,老人可能已經睡覺了。老人吃飯的最佳時間應該是下午六七點,不吃或少吃夜宵。
參考鏈接:長壽-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