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麽油最好?脂肪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素,但也不宜過多。要保持營養平衡,肥肉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含量高,要盡量少吃。食用植物油雖然含有較少的飽和脂肪酸,但也不宜多吃。壹般每人每天25克就夠了。油好不好,取決於脂肪酸含量。國際營養學要求的標準是:(1)油中飽和脂肪酸含量應在12%以下,否則吃多了還會導致高血脂、高粘血癥、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2)多不飽和脂肪酸分為兩種成分,壹種是亞油酸ω 6,壹種是亞麻酸ω 3。它們不能在體內合成,只能從飲食中攝入,所以營養學家稱之為必需脂肪酸。植物油是脂肪酸的主要來源,富含ω 6,而ω 3多存在於海鮮、核桃、魚和綠葉蔬菜中。ω6和ω3要有壹定的比例,應該是4: 1(最好是1: 1)。正常ω6壹天應該吃3-4克,ω3應該吃1克,可以平衡。但壹般人兩者的比例是25: 1,ω 3只是所需量的1/10,造成不平衡,對身體不好。油脂中ω 6亞油酸含量應低於15%,ω 3亞麻酸含量應高於2.5%-3%。多少鹽最好?鹽中所含的鈉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是鹽也是對健康危害最大的。壹般來說,壹天食物中所含的鈉對身體來說是足夠的,少吃鹽並不妨礙。壹人壹天最多不超過6克。壹家三口壹月不宜超過500克。這個限制還包括醬油和泡菜。壹塊豆腐腦含鹽4克,饅頭裏的堿也是鈉。味精也含鈉,要少吃。什麽食物最好吃?經過三年的研究,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公布了最佳食物名單。最佳水果:木瓜、草莓、橙子、橘子、獼猴桃、芒果、杏、柿子、蘋果和西瓜。最佳蔬菜:紅薯、蘆筍、白菜、菜花、芹菜、茄子、胡蘿蔔、薺菜、金針菇、大白菜。最佳肉類:除魚類外,鵝肝的脂肪含量並不比畜肉(豬、牛、羊)少,但其化學結構接近橄欖油,對心臟有益。
長期以來,油炸食品壹直是中國居民常用食譜中的重要壹章。很多人在家裏做飯特別“舍得”放油,認為這樣又香又營養。據調查,2002年,城市居民每日用油量由1992年的37克增加到44克,脂肪供能比達到35%,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上限30%。其實油是最有活力的東西,特別容易引起高血脂和肥胖。植物油的熱量很高,100克植物油的熱量要達到899大卡。
破解訣竅:烹飪而不是油炸
專家提示: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用壹些植物油炒,但也要盡量少放。教妳壹個控制油脂的好方法,就是做菜。可能妳沒吃過做飯。煮的溫度比煮的溫度低,對營養價值的破壞很小。而且短時間烹飪可以防止菜裏的維生素被氧化,非常有利於人體吸收。所以,我建議妳多吃烹飪,也許妳會愛上那種味道。
合理的飲食
[時間]:2006年6月-16下午04:35:45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要從餐桌開始。油脂要適量。每天攝入的脂肪不要超過45-50克。在飲食中,脂肪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完全用植物油做菜是不科學的。最佳組合是動物脂肪占1/3,植物油占2/3,即多菜少肉。
鹽應該被限制。味道越重,血壓越高。食物還是清淡的。壹個人每天有5克鹽;三口之家,壹個月最好吃500克鹽。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富貴病”也多了。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都與飲食有關。多吃粗糧,或者全麥面粉和糙米,比精米好。因為前者含有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可以預防“富貴病”。
少吃甜食。肥肉、奶油、動物大腦和內臟、魚子醬膽固醇含量高,中老年人不宜食用。每天吃壹個雞蛋沒問題;但是吃多了對身體不好。
降低膽固醇的食物包括燕麥粉或谷類、大蒜、洋蔥、蘑菇、黑木耳和豆制品。
花生、核桃、芝麻等食物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