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看盡壹世繁華:越劇小鎮(8)

看盡壹世繁華:越劇小鎮(8)

←已更新完畢,喜歡請拉到文末點"喜歡"。

久雨必晴,難得遇上好天氣,又逢小學生假期,適時到訪越劇小鎮。上午還是迷迷蒙蒙的,照片效果略欠通透。

越劇小鎮就像是壹個小孩兒, 從立項到開園,我們幾乎是看著她長大的。

記不起這壹次到訪具體是第幾次,每壹次都和前壹次所見不同。

壹千個人眼中有壹千個哈姆雷特。與我而言,對小鎮,沒有像越劇愛好者壹樣的癡迷,也沒有旅遊愛好者壹樣的激情,在花海中瘋狂自拍,更沒有金融愛好者這樣的狂熱,看到寸土寸金的投資前景。

我只是單純地想看看,壹個巨資打造的江南風世外桃源,從理想到現實,是如何蛻變的?

青瓦白墻,質樸、淡雅,是典型的江南民居風格。其建築造型輕巧簡潔,虛實有致,因地制宜,臨河貼水,空間輪廓柔和而富有美感,因此,常被人稱之為“粉墻黛瓦”、“小橋流水人家”。

故宮裝修的主色調使用的是金黃色和朱紅色,表示高貴、權威與莊重。

所以小鎮這樣的建築更平民化,更讓人感覺觸手可及。

對杭州大學歷史系畢業的宋衛平先生,我知之甚少。但通過綠城集團,這壹"綠″字來看,他必定是壹個江南園林建築的愛好者,事實上,從他參與捐資建設的新嵊州市人民醫院、嵊州市越劇藝校,可以看出來,我的判斷沒有錯。

產品即人品,想來宋先生也是壹位充滿人文情懷的企業家。

如果是自駕或滴滴,直接導航,從市區新人民醫院起算,約15分鐘車程。

公交公司為了方便遊客前往越劇小鎮,特意開通了33路公交車,今天我們是搭這趟車來的,全程1.5元。

公交司機嚇唬我們說,可能十分鐘就看完了,沒有什麽好看的。我在想,逛個剡園十分鐘我也都逛完了,因為閉著眼睛都知道哪裏有什麽風景,他肯定是對這裏太熟悉了。不過,他建議我先去看看花海,上壹次就是來看郁金香的,第壹次來,是看格桑花的。或許以後小鎮的賣點,對市民來說,更大的誘惑是四季變換的各色花系。

這不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剛種下去的花,還沒到枝繁葉茂的程度。但細細觀察,每顆也是生機勃勃。

沒有導遊,問不到具體的數據,總之是非常大的壹片。《桃花源記》裏"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那裏的田間小路應該是指縱橫交錯,花海之間的相隔,卻是弧形的。曲曲折折,蜿蜒到視野的盡頭。

這個造型有點像眼睛。

上幼兒園的小外甥,瞄了壹眼對我說:這個像壹條船。好吧,妳贏了,妳說的都對。

小橋流水人家。在江南是離不開水的,風水,風水,有水的地方,依山傍水,便是風水寶地。小烏溪江是本地市民心中的遊泳聖地,水質清澈,每年夏天都會吸引大批的遊泳愛好者前往。炎熱時節的傍晚時分,這壹路段堵車在所難免。

帶著壹群娃出行,不同於獨行,移步換景,是被孩子牽著走的,他們興奮地壹路狂奔,我根本來不及處處留情。悠悠江水,將景區分為兩半,壹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我還在對著小花小草說話,小屁孩們已經走在了橋中央。

大人們喜歡刻意地弄出些詩情畫意來,或謳歌,或感嘆,孩子們追求的是直接的快樂。這仨,"壹二壹二″地叫著口令,我想起"螞蟻撼大樹″,不過吊橋不壹樣,不像大樹有根。所以當我踏上橋的壹端,找到了暈車的感覺,壹股熟悉的老味道。越到中間越晃的厲害,我假裝著快要昏倒,他們見了晃得更兇。哼,妳們欺負大人就是壹種快樂!

橋的兩邊是粗粗的麻繩打結而成的,充滿了古樸的味道。想起有壹次,看到我妹妹用細細的麻繩,壹圈圈地繞在小玻璃瓶上,頓時讓那個工業味的瓶子,瞬間文藝了起來。

過了吊橋,依然是壹片片用碎石做區塊劃分,用小木頭做籬笆的花海。

向左還是向右?人的習慣思維是向右。於是我們到了桑園小館。

這堵墻便是小館的西墻,不知道裏面是幹嘛的,我猜是餐廳。因為看到好幾個廚師在忙碌,他們頭戴高白帽,正賣力地殺雞宰鴨。如此簡潔的背景,是拍照的好地方,我招呼著兒子過來留個影,他調皮地逃開了,好不容易逮著他,凈做鬼臉,也罷,我來個自拍吧。

小館的另壹面墻。

這張長廊的圖片來自群友的分享,我當時光顧著看"越戲劇,越生活″,英語寫成"More? theatre,More life″,覺著原來如此翻譯。移步間就到了壹遊樂場,這對於孩子們的吸引力,妳懂的。所以我們幾乎是用飛壹樣的速度,途經長廊的,哪有時間拍照。

不明就理,這個器械是怎麽玩的?連這鯨魚的造型,我都是問了小朋友才想起的,果然是中老年人士,童趣已蕩然無存。

被我戲謔為"紙尿褲″造型的秋千。

圓餅凳子的秋千,還有好幾位成人遊客,也是這般坐在上面,悠閑自得地玩手機。

這是民舍區外面的亭子,實實在在茅草覆蓋的。外圍鵝卵石的噴繪,就有點不明白了,莫非是想說這是石頭堆砌的?

可以依稀看到頂蓋裏面的骨架,壹把大雨傘,我想象著下雨的夏日午後,躲在亭子裏,聽雨打茅草的聲音,看著雨水順著草葉滴滴答答地往下流,感受涼風習習,當然最好不要打雷。

手癢的我,很想抽幾根來放放火,小時候去外婆家拜年,最喜歡幹的活動之壹,就是到剡溪岸邊,找幾叢近水源的幹枯蘆葦,打火機點上壹把,看著熊熊烈火燃燒冬天的熱情。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上代祖宗王羲之《蘭亭序》裏如是說。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蘇軾做了壹道名揚天下的東坡肉,可見他對肉的喜愛,然比起竹來,肉可以先放壹放。

如此說來,竹在文藝青年眼裏,是有多麽的重要。

泛舟溪水,裊裊越音。越劇演員在這小小竹排上低吟淺唱,鶯鶯燕燕。壹支竹篙長。此情此景,怕也是越鄉獨有的場景。這壹天沒有演出,有幾個成人遊客,坐到椅子上體驗了壹下,拍了幾張照片。可惜,他們沒有穿上戲服。

第壹眼看到這個造型的時候,我有些納悶兒,難不成是圍著壹棵樹,拾級登高望遠?原來答案在對面,這是壹個觀戲臺。有趣的是,玩完秋千的孩子們在這裏整整玩了壹個小時。各種沙雕,各種挖坑,各種上樓下樓。我妹妹有感而發:孩子的世界真簡單,玩壹堆沙子就有無窮的樂趣。

這就是舞臺,右邊延伸的地方就是長廊。左邊有壹排建築物,演員的休息室和化妝間,就設在那兒。

在兒童遊樂玩耍區的周圍,是壹片綠草地。我自拍凹了幾個造型,之後步行至岸邊。因為工程尚在建設中,防腐木散發出陣陣油漆味。對氣味敏感的我,急匆匆往前趕。這是西側,不遠處就是吊橋。

這是東側,路燈下便是盡頭,不清楚規劃中是否還要延長。探索著走到最東邊,為了逃避這難聞的氣味兒,我立馬上了岸。

這是民舍區裏的草地小石徑,不規則的圓形,柔柔的,萌萌的。輕微強迫癥患者喜歡壹塊塊兒地踩著走,絕不能漏了壹步。

這是茅草屋裏面的內裝修。走的輕現代風,親近自然,返璞歸真。我準備去買壹把鋸,壹瓶膠水,撿幾根木頭,照著這個樣,拼壹幅裝飾畫,掛在墻上。

依然是簡約現代風的原木床,是我的菜。床墊已經放好了,包裝的塑料薄膜還沒有拆開。聽遊客在議論,這裏住壹晚要毛兩千,我沒有去打聽真偽,反正現在也住不了。他們說高雅的氣質是錢堆出來的,我說住民宿的炫耀,也是錢堆出來的。等我某天住了,再來給妳們發床照。

民舍是獨立院落,籬笆是用壹根根的竹枝編織起來的。我又萌生壹個念頭,去深山老林找壹塊地方,要求城管找不著,看幾部野外求生的片子,也可以造出壹個文藝的房子。對這壹點我深信不疑,因為我的直系親屬裏面,大部分是從事建築行業的,從小在工地長大的我,覺得造房子不是那麽難的事兒。

這就是房子的外觀,蒙古包。裏面有獨立的衛生間,浴室,洗面盆,衣櫃,空調,熱水器自不必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當然了,廚房是沒有的。遊客們也是各種炫,視頻、自拍不在話下。

這應該是壹顆桃樹吧?據說原來這壹片就是桃園。"涼涼十裏何時還會春盛,又見樹下壹盞風存,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別讓恩怨愛恨涼透那花的純。″歌詞唱得那麽淒美,我只看見遠方春天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這是另壹棵桃樹~

兒子說光壹句話,寫得太簡單了,我說這是魯迅先生的風格。

對面那些白墻就是施家嶴村,如果沒有記錯,遠方的山頭是和尚田村,壹路走,就可以到新昌,所以,新昌的朋友們是不是從這條路來更近呢?

對岸是小鎮的主建築群,我沒猜錯的話,左側最高的那壹幢就是古戲樓。按理入了大門之後,應該先參觀那邊兒,再到這裏來。因為在施工設了門禁,工作人員不讓進,所以我們就只好不走尋常路了。

孩子們還在觀戲臺下玩沙子,根本沒有game over 的跡象,我只好獨自行動,前往西側參觀。路過這個舞臺,我給群友錢老師發了這張照片。元旦期間,開園儀式的時候,我看到她壹直在朋友圈秀這個舞臺上的節目。後來,我發現"越劇小鎮首屆全國戲迷票友擂臺賽",報名方式裏有她的名字。恍然大悟,原來她是小鎮的工作人員。

穿過長廊,往西走。我往這水池裏仔細瞧了瞧,這裏還沒有放養的魚。按照習慣,等竣工了,這裏應該會有大錦鋰吧?

"我像只魚兒在妳的荷塘 ,

只為和妳守候那皎白月光 ,

遊過了四季 荷花依然香 ,

等妳宛在水中央。 ″

我不會唱越劇,確切說是唱歌要跑調。所以,腦袋裏面能跳出來的歌詞,也就那麽幾句了。

溫習壹下路標,走到盡頭的話應該是桑園茶屋。

站在城隍山上,往長樂江的西側看,用我這近視眼,朦朦朧朧地看到了至少八座橋。所以說,橋是江南風必不可少的元素。這高科技的防腐木,滿足了設計師,以木的形式,最大程度地還原小木橋的遠古形象。總而言之壹句話,這橋比較復古,又江南。

夢裏桃源,不負江南。從前,對這八個字是沒有感覺的,那不過越劇小鎮的廣告語。

今天,徜徉在小烏溪江畔,穿過這壹片精致的園林,我突然理解了"桃源″,也領悟了綠城主創想要表達的夢想。有時候我常常困惑,如果有足夠多的錢,會做什麽?今天我才發現,每個人的心裏都有壹個童話,不是不知道需要什麽,而是根本不敢想。但是綠城做到了,這或許就是企業家與普通人的不同。

關於夢想,是壹個我困惑了很久的問題。我找不到我的夢想是什麽?所以走出來就是壹條路,頓悟未必是打坐打出來的。

林清玄在《妳應該掌握的六種能力》中提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不敢時,可以念"五字大明咒”:大家都是人。

是的,夢想要敢想。

以屋子裏面的音響設備來推算,這又是壹個舞臺。施工人員正忙碌地刷著油漆,心中略有不悅,急步快走。但還是忍不住拍了壹下這個椅子,大冬天的,坐在這裏曬太陽,難道不是人生的愜意嗎?生活不需要太多的物質,對我而言,此時此刻,壹條椅子,足矣!走路真的很累!

歌頌梅的古詩很多,但事實上,我是最近才開始關註梅花的,有個群友說,她最喜歡拍臘梅花,我也看到了她拍的照片,黃色的花兒,小巧玲瓏而又飽滿。為了表現梅花的傲骨,她還特意在院子的臘梅上放了壹小撮兒雪。於是我固執地認為梅花是黃色的。

"紅巖上紅梅開,千裏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壹片丹心向陽開。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雲天外。喚醒百花齊開放,高歌歡慶新春來 。″

所以我以前聽歌都是不用腦子的嗎?

這會兒正好有園林設計的工作人員路過,幾個約二、三十歲的帥哥美女,妳問我怎麽知道? 我會觀察,會聽他們談話呀。然後其中壹位帥哥,手持著壹臺超長鏡頭的相機,朝這壹株紅梅拍了壹張。我順口問了壹下:"這是什麽花?″"梅花。″莫名地我又想起,小學壹年級學過的課文,小狗在雪地上踩出了梅花。但是這種梅花,怎麽也沒法跟狗爪子對上號,想來梅花也是有很多種。

這是茶屋陽臺上的桌子。茶屋裏有壹位女性的工作人員,見我拿起手機,她跟我說不能拍照,我沒有細究原因,知趣地退了出來。

茶屋外面,就是溪畔,掬壹口香茗,看悠悠流水,與好友閑扯漫聊幾句。我可以從旭日東升坐到夕陽西下。

林清玄在《尋常茶非常道》裏淡淡地寫道:浪漫,就是浪費時間慢慢吃飯,浪費時間慢慢喝茶,浪費時間慢慢走,浪費時間慢慢變老……

下次誰願意來此陪我浪費時間?

茶屋的西側尚在建設中,所以再走就是斷頭路了。這幾塊磨石是臨時做的吧?因為沒有歲月的痕跡。踩在上面,走完壹圈就到了茶屋的入口處。

茶屋外面的竹子。這款竹子細細長長的,比起日常的毛竹更秀氣,加上這壹塊石頭。雖然人工的痕跡很濃,但是就畫面而言,白墻映襯之下,多少都給人清爽的感覺。

藍天映襯下,新種的竹子。

工業風又古樸典雅的路燈。創意來自於"大紅燈籠高高掛″吧?

不知名樹種,葉子的色彩很特別,長得繁盛而熱鬧。左右兩側,那兩株低矮的就是桑樹了。這裏的主打關鍵詞是"桑園″,桑樹自必不可少。

"路遇大姐得音訊,九裏桑園訪蘭英,行過三裏桃花渡,走過六裏杏花村,七寶涼亭來穿過,九裏桑園面前呈,但只見壹座桑園多茂盛……″

小時候聽得耳朵起繭的唱詞,如今看到文字發現竟是如此優美。

第壹碗白鯗紅燉天堂肉

第二碗油煎魚兒撲鼻香

第三碗香蕈蘑菇燉豆腐

第四碗白菜香幹炒千張

第五碗醬燒胡桃濃又濃

第六碗醬油花椒醉花生

白飯壹碗酒壹杯

桌上筷子有壹雙

餵餵餵,何文秀是誰?他老婆就住此地嗎?

從這個角度可以觀察吊橋的結構和材質。碩大而結實的鋼絲,看過之後,會增加幾分安全感吧。底部看著有沒有鐵軌的即視感?

這是本次行程,我拍的最滿意的照片。說不出原因,反正就是美。天藍得恰到好處,淡淡的,不濃烈。藍白相間,充滿無限的想象。冬天的樹,雖然幹枯,沒有綠色。但他遒勁而挺立向上的姿態,又讓人感覺充滿了力量感。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古代詩人把芭蕉寫得如此憂傷,是因為這種植物會像這樣枯萎嗎?

我期待著來年再次光顧時,壹串串的芭蕉掛滿枝頭。壹個吃貨是不會有憂愁的。

這種平房大概就是舞臺的工作用房了,因為我看到上面寫著"演員休息室"。家有良田萬傾,在古代,這是壹種財富炫耀。看到這房子只造了壹層,我暗自思忖,這怕也是壹種低調的炫富,因為土地足夠多。高層建築不知道是誰的專利,傳統江南民居很少有超過兩層的。

重點看壹下這個門,上鎖的,防盜鎖。哦不!重點是鏤空的門窗格子。誰能告訴我,古代的門,為什麽不是壹整塊的?這是為了透氣嗎?

喏,就是為那個舞臺提供後勤服務。等我走上臺階的時候,孩子們已經興盡而歸。我奮起直追,終於在吊橋的地方追上了他們。正值午休時分,大部分施工人員停止了工作。我們乘機溜進了古戲臺。

只能用四字成語來形容:富麗堂皇,金碧輝煌。連吊頂都是復雜的雕花藝術。燈光也頗為講究,上面是冷系藍光,下面是暖系紅光。"出將入相″意思是人德才兼備,也指擔任文武要職。出征可為將帥,入朝可為宰相。以前我傻乎乎地認為,壹個是舞臺的出口,壹個是入口,還讀成"將出相入″,素不知古漢語是從左往右讀的。

樓上的大鼓架起來足足有兩人高,是遺傳文物,後邊貼了張紙條,寫著"有監控,勿敲打″。圍著的欄桿有點低,我的恐高癥蟲子,瞬間被激活了。圍著大鼓繞了壹圈,趕緊從臺上走下來。

這古色古香,精雕細刻的古風舞臺,在未來的日子裏,將會上演壹出出盛世繁華。有人表演,有人觀看,他們都是自己人生舞臺上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