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綠葉蔬菜有春天生發的形象。中醫有“白入肺,紅入心,青入肝,黑入腎,黃入脾”的說法。綠葉蔬菜入肝,所以清明首選綠葉蔬菜。其中最經典的清明食材是芹菜和能護肝的竹筍。另外,韭菜(韭菜更好)和菠菜也適合這個時候食用。
食肉動物:中醫強調類比。至於養肝,肉類中特別推薦動物肝臟。但動物肝臟的脂肪含量比較高,高血脂人群要註意謹慎食用。清明期間,我們不提倡吃溫性肉類,如羊肉、牛肉等。
除風類:“春季多風,夏季炎熱,雨天潮濕,秋季幹燥,冬季寒冷。”所以清明期間,也要從抵禦外風的角度來挑選壹些食材。肉片、皮凍等帶皮的東西,此時食用可以有效起到美容、固面、防外邪入侵等防風的作用。比如用黃豆燉豬皮,黃豆中含有雌激素,將皮中的膠質煮熟,再加上調料,既符合節氣,又適合愛美女性。
不同體質有不同的進補方法。
以上飲食原則雖然符合春季養生,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中醫認為,肝臟是浮躁的器官,好的時候特別好,幫助消化,理氣活血。但肝臟特別容易出現肝氣郁結、肝氣失調的情況。所以這裏的養肝不是補益,而是調理。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特點來養肝。
1.脾氣暴躁的吃蔬菜
清明期間,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壹樣。有的人身體強壯,脾氣暴躁,脾氣暴躁,平時容易發火。這些人大多肝氣旺盛,容易口幹、目赤、焦慮、睡眠差,屬於肝火旺的人。適合與芹菜、竹筍、韭菜等綠葉蔬菜壹起清肝。
2.性格平淡,吃枸杞
有些人雖然肝氣旺盛,脾氣暴躁,需要吃青菜清肝熱,但有些人卻隨和,甚至平淡。這類人在清明期間要多吃動物肝臟來養肝。這種肝虛的人在生活中並不難找到。他們可能是瘦子,有肝腎陰虛或肝病,高血壓(肝陰虛,肝陽上亢型),也可能是已經到了肝腎陰虛衰敗階段的老年人。
如果動物肝臟脂肪含量過高,或者高血脂人群,可以用枸杞代替動物肝臟,養肝補血。將10g枸杞洗凈後,放入杯中,註入開水,蓋上杯蓋,2-3分鐘後制成枸杞茶。益腎益肝,能清心提神,祛風散熱,開胃助消化。
3.心情不好的時候吃點花
中年女性,上有老下有小,既要兼顧工作,又有沈重的家庭負擔。如果他們心情不好,就容易肝氣郁結。這種體質的人可以用壹些比較柔和的食材。花質地柔軟。中醫認為,輕者勝,如用玫瑰花煮粥泡茶,可以疏肝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