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電動車的發展,讓豐田章男不得不站了出來。
前不久因為市值的問題,豐田章男和馬斯克進行了隔空喊話,認為特斯拉高估了自身4000億美元的價值,並且在電動汽車領域還沒有成熟到影響全球汽車趨勢的地步。並說出了“特斯拉只是菜譜,豐田擁有著真正的廚房和廚師”這樣的名句。作為全球汽車領域的巨擘掌門人,豐田章男的這壹番話雖然鏗鏘有力,但在市值上被特斯拉(即便是裏面含有泡沫)壹招幹翻的現實,大家有目***睹。
無獨有偶,近日由於日本新首相為增加自己的國際政治資本,宣布要在2050年實現CO2零排量,為響應這壹號召,東京都知事決定要在2035年前在都內限售燃油車。作為日本汽車行業代表,豐田章男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認為電動汽車有點被過分炒作,大力發展電動車以求立竿見影地減少碳排放,並不現實。
U1S1,結合日本國情來看,豐田章男的話確實有著壹定道理,作為高度資源緊張的國家,多數發電形式在日本都很難行得通。太陽能電力成本較低,但由於日本緯度高的緣故,太陽能發電並不具備優勢,並且島國土地面積也限制了太陽能發電的規模。此外福島事件之後,日本核電的發展之路嚴重受阻,水力發電更是沒譜的事兒。以上種種因素限制,最終讓日本成為高度依賴火力發電的國家,大部分電力來自燃煤和天然氣。
所以生產的電動汽車越多,用電規模就會不斷擴大,發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將隨之增加,要想在2050年實現CO2零排量,需面臨的挑戰並不小。同時電動汽車用電量的遞增,在用電高峰期,如夏季,日本將會出現電能短缺的窘狀,影響到居民的日常生活。
雖然放眼全球,使用電力汽車已是大勢所趨,並且在發電去碳化、電池等部件的制造工藝也在朝著低碳化邁進,但對於資源貧瘠的日本來說,推動電動汽車並非壹朝壹夕的事情。
並且日本的這壹政策,相當於是扼殺了燃油車的未來,這壹行為也讓豐田章男倍感焦慮,“政府如果決議過早終結燃油車,日本汽車當前的商業模式將會崩潰,多年的投資資金也將付之東流。”
當然,豐田章男此番話肯定是站在自身利益出發的。不同於傳統造車的循序漸進、持續性創新的道路,新能源的發展大都是采用顛覆式創新的方式,這對於固守著大量燃油專利的企業而言,不亞於壹場災難。當百年企業不得不屈身和後生們站在同壹起跑線時,自然是心不甘、情不願。
其實豐田在很早的時候就曾推出過純電動汽車,甚至全球首款上市銷售的純電動SUV—RAV4?EV就來自豐田家族。奈何壹頓操作下來,發現以混動為過渡、氫燃料電動車為核心才是最佳方針,於是耗費了大量成本用以研發混動技術,而對於氫燃料電池的開發,更是十幾年如壹日、從未停歇過。
耕耘之下,所取得的成就也十分顯著,豐田在混動領域稱得上是壹家獨大,技術方面探到天花板,呈壟斷態勢。本以為會高枕無憂,繼續扮演著龍頭大佬的身份,怎知回頭壹看,大家都不怎麽玩混動了,電動多香,花那麽大心思研發混動多費勁,混動遭遇的冷淡,讓豐田受到了不小打擊。
市場的這種“返古”行為,讓豐田意識到了行業風向的變化,於是在2017年發布的2050新能源規劃中,將純電動納入其中,並且在2019年豐田章男專門成立研發新能源汽車的部門。然而最終呈現給大夥面前的卻是油改電產品,即便是在國內找了比亞迪蹭熱度,但依舊掩蓋不了敷衍的姿態,誠意乏乏。壹門心思仍是撲在氫燃料電動車上,對於純電動車型,嗤之以鼻。
豐田這麽高傲,必然有著壹定的理由,這壹點,從這次北京車展亮相的豐田氫燃料電動車-二代Mirai中可以看出。來自於格調極高的TNGA?GA-L平臺,氫燃料電池布局進行了優化,讓車內空間更寬敞舒適,此外在動力、氫燃料容量、效率等方面都進行了顯著改善,續航能力相較壹代而言,提升了30%,標準續航可達850km。展現出的綜合實力吊打目前市面上的電動車,當之無愧的電動車終極形態,但同時氫能源普及度和造車成本問題,又成為豐田最頭痛的兩大難題。
目前普遍國家地區不擁有貯備氫燃料的能力,加氫站的搭建也沒有加油站那般方便,對設備的要求極高。這讓氫燃料電動車的普及度成為壹大難題。再者就是成本問題,二代Mirai在日本的售價大概在44.5萬元左右,即便是補貼後的售價也接近了ES300H的入門價格,售價的偏高,讓想嘗鮮的消費者也不得不選擇持幣觀望。
豐田本意想隨著技術的越發完善,將氫燃料電動車的成本壓下來,進而在推向市場的時候讓日本政府提供助力,奈何全球大趨勢的影響下,時間被壓縮,技術陷入瓶頸,政府的壹刀切,讓豐田十幾年的努力岌岌可危。所以豐田章男才會急,但又苦於沒辦法。
這壹切的發展,不會因為豐田章男的三言兩語而有絲毫停頓,大勢所趨之下,唯有適者,方可生存。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