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妳對杭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多少?

妳對杭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多少?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以非物質形式存在,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世代傳承的各種形式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杭州歷史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但很多傳統技藝瀕臨失傳。了解杭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助於我們保護傳統文化,傳承杭州文化。

杭州入選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朱良]

作為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壹,朱良在16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從最初的民間愛情傳說逐漸進入各種文學形式,形成了多姿多彩、蔚為壯觀的朱良文化。可以說,世界上哪裏有中國人,哪裏就有朱良的傳說。杭州是朱良傳說的重要發源地之壹。宋萬書院是傳說中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同學壹起讀書的地方,當事人的第十八次見面也見證了壹場永恒的愛情。

【白蛇傳說】

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壹,南宋時期基本形成於杭州,後來流傳於全國各地,遠至日本、朝鮮等許多國家。白蛇傳具有重要的思想價值、歷史價值、民俗價值和藝術價值。白蛇(白娘子)和法海是中國藝術畫廊中重要的典型形象。白蛇傳說與斷橋、雷峰塔、西湖有著密切的聯系,讓杭州有了更豐富的文化內涵。

【杭州有點熱暈】

杭州地方歌曲《小熱嘴》因其創始人杜寶林藝名《小熱嘴》而得名,後改名為《小龍書》,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原本是露天說唱藝術,說唱歌手也賣梨奶糖,所以俗稱“賣梨奶糖”。小澤昏以說唱和笑話為藝術手段,語言幽默。流行於江浙滬壹帶的獨角戲(俗稱滑稽戲)就是從小熱演變而來的。該流派的基本曲調有“龔先鋒”、“三敲賦”、“東鄉調”。現在,“三敲賦”和“東鄉調”已經失去了人氣,只剩下杜寶林第四、第五、第六代的少數藝人,許多傳統曲調瀕臨滅絕。

【西陵印社金石美術金石篆刻】

西陵印社的金石學藝術——篆刻,可以追溯到商代,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典型代表之壹。西陵印社是由浙江篆刻家丁仁、貓王、葉明、吳銀平於光緒三十年(1904)創建的。百年來,西陵印社始終以“保存金石學、研究印刷術”、“書畫”為宗旨,成為中國金石學、篆刻領域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學術社團,被譽為“天下第壹社”。

[張小泉剪刀鍛造技術]

張小泉剪刀品牌創建於清康熙二年(1663)。張小泉剪刀講究選料,鋼鑲均勻薄。剪刀鍛磨傳統精加工工藝有72道。300多年來,張小泉的繼承者們壹直恪守著“精工細作”的祖訓,他們制造的剪刀刃口鋒利,開合流暢,款式精美,經久耐用。

【富陽竹紙制作工藝】

富陽,古稱富春,素有“自制紙之鄉”的美譽,其竹紙制造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富春竹紙以鮮嫩的竹子為原料,有壹套獨特的制作工藝,72道工序。富春竹紙品種多,用途不同。其代表產品元書紙,淺米色,略帶竹香,柔軟,耐折,不腐蝕,不蟲蛀,是毛筆書寫的好紙。富陽仍有竹紙傳人從事傳統竹紙制作,但為數不多。

【胡慶余堂中醫文化】

胡慶余堂由“紅頂商人”胡雪巖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創立。“南有慶余堂,北有同仁堂”。在壹百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胡慶余堂贏得了“江南藥王”的美譽,形成了其獨特的中醫藥文化。胡慶余堂的中醫藥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如其經營理念、制藥技藝等。胡雪巖的親書店訓“不欺”,是胡慶余堂中醫文化的核心。

【余杭軋燈】

余杭卷燈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卷燈由半厘米厚的竹片制成,分大、中、小三種,有“文燈”和“武燈”。傳統卷燈表演包括“霸王舉鼎”、“金絲猴打桃”、“旭日東升”等9套27個動作,集體育與舞蹈於壹體,力與美融為壹體。1999余杭滾花燈代表浙江省參加首都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大會。2000年,余杭被命名為浙江省民間藝術(滾燈籠)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