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浙菜的歷史發展是怎樣的?

浙菜的歷史發展是怎樣的?

浙菜,簡稱浙菜,是中國八大傳統菜系之壹,風景秀麗,物產豐富。所以俗語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那麽網友們知道浙菜的歷史發展是怎樣的嗎?讓我們來看看吧。

1,原點。浙菜歷史悠久。《黃帝內經·蘇文·宜導法方論》說:“東方之城,天地之始,鹽之釣,海濱之近水。其人嗜鹽,故安其味。”《楚越之地》中有記載...《史記·貨殖列傳》中的“飯、米、湯、魚”。可見浙菜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此外,中國考古學家於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發掘了壹處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的秈米、谷殼、菱角籽、葫蘆、棗等,還有豬、鹿、虎、麋鹿(四象)、犀牛、鵝、烏鴉、鷹、魚、龜、鱷魚等40多種動物。同時出土的還有古陶爐和壹批壺、罐、壺、盤、碗等日用陶器。據科學家考證,這些文物距今約7000年,是長江下遊及東南沿海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地層之壹。

2.春秋時期。吳越春秋時期,春秋末期,越國都城嶽集(今紹興)利用其優越的地理環境和資源,在中原各國經濟、文化和技術的影響下,經過“十年生活和教訓”,錢塘江流域的農業、商業和手工業生產迅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越王勾踐為了恢復國家,加緊了軍備,在紹興稷山建立了壹個大型養雞場,以前叫“雞山”,為前線準備雞。所以浙菜中最古老的菜是紹興名菜“清湯越雞”。其次,杭州的“宋嫂魚湯”,來源於“宋五嫂魚湯”,至今已有880年歷史。從杭州郊區的良渚,到人類活動的古遺址余姚的河姆渡,從豬、牛、羊、雞鴨的骨頭上證明,四五千年前浙菜的烹飪材料相當豐富。傳統名菜如東坡肉、鹹肉、蜜汁火方、華佗雞等都離不開這些烹飪材料。

3.南北朝以後。南北朝以後,江南數百年免於戰亂,隋唐開通京杭大運河,寧波、溫州海上副業擴大,對外經貿往來頻繁,特別是五代(公元907年)錢柳、吳越定都杭州,經濟文化日益發展,人口劇增,商業繁榮。曾有“墻二十裏,房四十三萬間”之稱。經濟的發展和貿易的交流都極大地推動了烹飪的發展和興起,使得當時的宮廷菜肴和民間飲食的烹飪技藝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4.南宋。杭州是南宋的都城,浙菜在“南菜”中占主要地位。宋代南渡被稱為中華民族的第二次大遷徙,對進壹步推動以杭州為中心的南菜創新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在這次大遷徙中,北方大批名人、達官貴人、勞動人民南遷,定居浙江,把北方京都的烹飪文化帶到了浙江,使得南北烹飪技藝廣泛交流,餐飲業蒸蒸日上,名菜應運而生。吳的之夢,西湖老人的屢戰屢勝,細致入微的武林舊事,無不記錄著杭城美食市場的繁榮和杭城美食的美味。據《孟良崮》卷十六《茶肆》中記載,當時杭州五顏六色的菜肴有280多種,各種烹飪技藝達到15種以上。精致豪華的餐館很多,普通餐館“遍布大街小巷”,烹飪風味南北兼備,壹派繁榮景象。南宋以來的幾百年,雖然政治中心在北方,但浙江必然是物質資源最豐富、文化發達、工商業繁榮的地區之壹。大批北方名廚雲集杭城,使杭幫菜和浙菜從萌芽狀態進入發展狀態,浙菜從此屹立於全國菜系之林。至今,南宋800多年的名菜,如蟹釀橘、甲魚蒸羊、臘味東坡、南炒鱔、群賢湯、雙色腰花等,仍是高檔宴席上的名菜。在紹興,除了清湯和越雞,還有扒雞、凍肉、炸蝦雞和椰糠蝦球。寧波的泡菜湯、黃花魚、小烤苔、冰糖甲魚、鍋燒鱔魚、湖州的老字號蝦仁、五彩鱔魚絲、嘉興的炸蟹粉、炸蝦蟹等。,都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溫州靠近福建,受閩菜影響,烹飪清淡,以海鮮為主,三件魚卷、三件蝦等菜肴歷史悠久。

5.民國以後。杭幫菜首先推出了龍井蝦等新菜式。但以杭幫菜為主的浙菜基本分為三派。壹派是做北方風味的“北京幫”餐廳,也就是烹飪界看重的壹大群菜品,以烹制高檔原料為主,如魚翅、海參、燕窩、熊掌、烤乳豬、烤鴨(北京烤鴨),是杭州最強的。另壹家專門做紅燒的剛輝,主要分布在杭、寧等地。菜品以入味、重油、重醬、重色、經濟實惠為主。另壹組是本地菜,真正的本土菜。杭州在西湖樓外有壹座規模較大的建築,建於清代,以龍井的醋魚蝦聞名。王潤興,擁有城中清河坊,人稱“禦膳飯”。魚頭豆腐,俗稱木郎豆腐,以肉和腌筍見長。紹興有藍翔館、椰糠、蝦球、特制醋魚和其他標準菜肴。浙東寧波有東福園,泡菜湯、黃花魚、冰糖甲魚等名菜都是地道的寧波當地傳統名菜。浙菜有自己獨特的烹飪方法。除了人們的地域口味偏好,豐富的特產也是因素之壹。

6.新中國成立後。浙菜和中國其他主要菜系壹樣,發展迅速。浙江省還成立了專門培養烹飪人才的各類學校和烹飪研究機構,廣泛交流烹飪文化,進壹步改善了餐飲業的設施和條件。

7.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浙菜仍然是傳統菜系中的主角。20世紀80年代末,壹些傳統菜肴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甲魚、河鰻”以及現在的刀額新對蝦、扇貝、青蟹、膏蟹、鮮紅貝、鮑魚、小沙魚等等。最重要的是餐飲服務的網點在逐年增長,尤其是民營經濟的發展,勢頭很猛。到1992年底,杭州的私人個體餐館數量猛增至4000多家。在品種和烹飪的供應上,私人個體的做法基本實行“現殺現煮”,口味是應食用者的要求,這就迫使國營商店紛紛效仿。在“南風”的影響下,老杭州菜的壹些品種被新對蝦和絲帶所取代。壹些傳統菜肴有所創新,邵菜仍然占據主要地位。寧波發揮了海鮮的優勢,溫州菜以海鮮為原料發展出了很多名菜。

以上都是關於浙菜的歷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