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中秋節如何祭祖:祭祀宴必不可少。

中秋節如何祭祖:祭祀宴必不可少。

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日的中秋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重大祭祀節日。

中秋節那天,家家戶戶的重頭戲是祭祖。

那我們就來學習壹下中秋節怎麽祭祖吧。

中秋節的祭祖活動通常在當天中午舉行。每個家庭都準備了豐盛的菜肴,酒和米飯,並在各自的大廳裏將八仙的桌子填滿了24個完整的座位,七雙筷子和壹壺酒和七個杯子。中間放壹個水果盒。果盒壹般用六邊形實木雕刻,盤子也雕刻成長方形,上面有六個正方形。

宴席擺好,主人點上三支香,點上兩支紅蠟燭,點上香,跪拜為儀,邀請祖先享用祭祀宴,希望保佑子孫健康、平安、昌盛等。,並在焚燒金銀幣前停下來征求許可。金紙燒光了,酒席才能撤。

當天,人們向供奉在大廳裏的神和佛供奉了三次祭品。所謂三祭,就是壹個主祭配兩種副祭。主祭壹般是五斤蹄子的熟豬蹄,側祭壹般是熟魚、魷魚、烏魚、雞肉。比如大廳裏供奉觀音菩薩,因為觀音菩薩不殘忍,經常用鮮果供奉。因為神佛高於祖先,只能供奉“金紙”,銀衣之類的價值較低,不能體現善男信女的誠意,所以不在供品之列。

除了祭拜祖先和神靈,在中元節,家庭通常會祭拜神靈,如主人,地基主人,竈神,床的母親,甚至牛棚,馬廄,羊圈和豬圈的神。這種祭拜壹般用五味宴碗,銀裝。

結論:7月15日的祖先崇拜有其特殊的季節意義。七月本來就是小秋,有些莊稼熟了。百姓依法祭拜祖先,獻上新米等祭品,向祖先報告秋成,並請他們品嘗新米,以示孝順。《弟子規》這種古老的啟蒙書上說,“吃或坐,長輩在前,晚輩在後”,這就要求人們不僅要在父母死前侍奉父母,更要在身後守住不變的孝心,在父母面前永遠做祖先、父母、子孫,知恩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