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逆回購是指中國人民銀行從壹級交易商買入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證券回售給壹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就是獲得質押債券,向商業銀行貸款。主要目的是向市場釋放流動性,當然同時可以獲得回購的利息收入。操作就是央行貸款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把債券質押給央行。當它們到期時,商業銀行償還資金,債券返回商業銀行賬戶。
在大多數發達國家,公開市場操作是中央銀行控制基礎貨幣和調節市場流動性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中央銀行與市場交易對手進行證券和外匯交易,以實現貨幣政策調控的目標。中國公開市場操作包括人民幣操作和外匯操作。外匯公開市場操作1994於3月啟動,人民幣公開市場操作1998於5月26日恢復交易,規模逐步擴大。自1999以來,公開市場操作發展迅速,現已成為人民銀行貨幣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工具之壹,在調節銀行體系層面流動性、引導貨幣市場利率走勢、促進貨幣供應量合理增長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人民銀行從1998開始建立公開市場業務壹級交易商制度,選擇壹批能夠承辦大額債券交易的商業銀行作為公開市場業務的交易對象。近年來,公開市場業務壹級交易商制度不斷完善,考核調整機制、信息報告制度等相關管理制度相繼建立。壹級交易商的機構類別也從商業銀行擴展到證券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
從交易類型來看,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債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購交易、現券交易和發行央行票據。其中,回購交易分為正回購和逆回購。正回購是指中國人民銀行向壹級交易商出售證券,並同意在未來特定日期回購證券的交易行為。正回購是指央行從市場上回收流動性的操作,到期時是指央行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是指中國人民銀行從壹級交易商處買入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向壹級交易商出售該證券的交易行為。逆回購是指央行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的操作,到期時是指央行從市場回收流動性的操作。現券交易有兩種:現券買斷和現券賣出。前者是央行直接從二級市場購買債券,壹次性投放基礎貨幣;後者是央行直接賣出債券,壹次性回籠基礎貨幣。央行票據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券。通過發行央行票據,央行可以回籠基礎貨幣,當央行票據到期時,再放入基礎貨幣。
根據貨幣調控的需要,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不斷進行公開市場業務工具的創新。2013,1 6月,中國人民銀行在現有貨幣政策操作框架的基礎上,借鑒國際經驗,創建了“短期$ TERM流動性操作(SLO)”,作為公開市場常規操作的必要補充,在銀行體系流動性出現暫時性波動時,可以作為相機操作。這壹工具的適時創設,不僅有助於央行有效調節市場短期資金供給,平滑突發性、臨時性因素導致的市場資金供求劇烈波動,促進金融市場平穩運行,也有助於穩定市場預期,有效防範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