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同裏鎮的美食

同裏鎮的美食

同裏餐飲文化具有典型的江南特色,最著名的有狀元蹄、蝦餅、三絲春卷、香油、鱔糊,以及用新鮮河水烹制的白魚、鱸魚、鱖魚、甲魚等水上名菜。水生植物,如茭白、芹菜、蒓菜、荸薺、蓮藕、竹芋等,都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小吃有襪底酥、百果蜜餅、慈寶餅、綠球、閩餅、豬油年糕、雞米頭、大肉饅頭、發酵年糕、麥芽餅、小熏魚等。

狀元梯

這道菜雖然是同裏獨有的,但是和同裏的制作方法有很大的不同。至於制備方法,那是秘密。同行的客人請吃飯,這道菜壹定要上桌。附近村鎮的居民不遠千裏來到同裏買這個東西,也可見其受歡迎程度。濃油紅醬煮出的豬蹄色澤鮮紅,入口綿軟香甜而不油膩,回味無窮。

青團子

相傳綠粽子是用無芒雀麥汁和糯米混合在壹起,使糯米浸泡在草汁中成泥,變成翠綠色。這是用來包豆沙或者棗泥的,然後把蘆葦葉放進籠子裏蒸。明郎英《七修抄本》曾記載:“古人食寒食,采桐楊樹葉,染稻青色為祭,紫陽亦怒。這就是變成綠白相間的餃子的意思。”還有壹個關於大禹的傳說。當時大禹治水十三年,無人管。他用清淤的方法使三河入海,使太湖水位下降,洪水平息,為種植冬小麥創造了條件,贏得了蘇州人的喜愛。

推思蛋糕

註意太湖三白的東西。這裏有三道菜,包括太湖白魚、太湖白蝦和銀魚炒蛋。都是早上上的,正宗的農家炒菜,營養豐富,清淡可口。銀魚不僅有調理美容的功效,味道也不錯,值得壹試。

同裏的小熏魚到處都有,但是同裏的小熏魚和其他的不壹樣,當地居民特別愛吃這個味道。特別是有小橋流水,特別舒服。

草雞煲

所用原料均為農村同裏當地居民飼養的草雞,以草、嫩蟲、大米為食。扁尖野生菌燉草雞,味道鮮美,雞肉鮮嫩。推薦吃飯地點:同裏滿天星酒店。

九娘蛋糕

是古鎮同裏春天的時令食品。它是壹種用發酵的酒和面粉制成的薄餅,烘烤後裹上甜餡。

麥芽餅塌陷

麥芽餅雖醜,卻是同裏古鎮的傳統蘇式茶,是同裏人都會做的地方小吃。這種蛋糕主要由米粉混合適量的麥芽粉和在村莊之間的山脊上采摘的茴香制成。

橘子蛋糕

橘紅色蛋糕是蘇聯蛋糕中的傳統冬季食品,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以前這種餅是老鄉專門用來招待新來的客人或者上門女婿的。

橙紅色的蛋糕顆粒均勻,口感細膩,吃在嘴裏有壹種甜、軟、糯的感覺。吃完後嘴裏會留下淡淡的玫瑰和橙子的香味。

發酵米酒湯圓

發酵飯團是米文化的代表。它們晶瑩剔透,口感順滑,富有彈性。水餃的制作方法很簡單。把水燒開,放入酒釀的餃子,放入綿軟的白糖,然後等水再燒開,把剛做好的餃子放入水中,等它浮在水面上,表示熟了。最後,在圓子出來之前給它蓋上壹層薄薄的封條。

閔兵

同裏閔家灣“本堂齋”的特產閔糕,是壹種著名的傳統糕點,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其制作僅為閩家,代代相傳,故稱“閩餅”。閔兵由“閔兵草”制成,以米粉為皮,填充豆沙和核桃仁,然後蒸熟。是壹種青團,色澤深藍,結亮細,油而不膩,清香爽滑,有江南農民特有的風味。在清朝,閩西餅曾被列為宮廷貢品,供慈禧太後品嘗。

戶縣名菜

餅中蝦:將蛋清混合,加入米粉和蝦,放入鍋中。色澤鮮艷,松香鮮美。也可以和西紅柿壹起放在小盒子裏,味道更好。

三絲魚卷:選用五六斤重的青魚或草魚,取雌魚子中間部分,去肚為皮,卷成火腿絲、雞絲、香茹絲,放入籠中,用黃酒、香蔥等調料蒸熟。其肉質細嫩,清香可口,風味獨特。

芝麻油鱔糊:由炸鱔魚絲、火腿絲、雞絲、蝦等制成。,用少許姜絲、酥油、蒜泥和水煮肉油。上菜時,辣椒撒得很薄,香氣撲鼻,入口鮮美。

芡實

作為同裏土特產上品的芡實,因產於同裏西北部,被譽為“水中人參”。據《本草綱目》記載,芡實主要用於治療燥濕、腰痛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益氣、強誌、明目聰耳、開胃、益氣、止渴、益腎、治尿失禁等。可作為藥膳,用水浸泡半天,文火煮,配紅棗、蓮子、桂圓可更美味。

支撐蛋糕

農歷二月初二,同裏農村有吃“撐餅”的習俗。據說,農民吃了“供養餅”以後,壹年到頭幹活就不會腰疼了。

托餅是用糯米粉做成扁扁的橢圓形,中間略凹,像腰形塌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