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和常熟是地名。李鴻章是安徽合肥人,翁同龢是江蘇常熟人。
世態炎涼:說到李鴻章,後世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種喪權辱國的條約和沒完沒了的賠款。李鴻章從事洋務運動。盡管他的目標是讓強兵富裕起來,但他壹點也沒有虧待自己。他的頭號軍師、紅頂商人盛宣懷是晚清首富,富得連胡雪巖都比不上。
李鴻章本人也不是壹個清官。據梁啟超先生考證,李鴻章的家產超過1200萬兩白銀,其中大部分是灰色收入。“肥”了自己,卻“瘦”了天下,這是李鴻章的壹大汙點。
天下荒:所謂戶部大臣掌管錢財,職責就是合理支配庫銀,讓天下百姓安居樂業,過上富足的生活。但很明顯,“財政部長”翁同龢是不夠資格的。他“花錢如流水”,不把錢花在刀刃上。甲午戰爭的慘敗,與他克扣北洋水師軍費導致軍艦武器落後有很大關系。
“財政部長”無疑是最肥的工作,所以當時很多人懷疑翁同龢有貪腐問題,他也被彈劾調查。但事實證明,翁同龢不僅不是大貪官,而且很幹凈。他在自家後院耕地,莊家“常熟”是真的。此外,他壹貧如洗。
擴展數據:
?
甲午戰敗後,翁同龢千方百計逃避責任,將失敗歸咎於李鴻章,認為李未能接下戰局,甚至提出要斬首。此外,他還說慈禧太後挪用海軍軍費修建頤和園。事實上,北洋水師多年來沒有增加壹寸船只,完全是翁同龢等人裁撤相關經費的結果,卻把汙水潑到慈禧頭上,因此被“後黨”深惡痛絕。
然而,罷免翁同龢的決定最終是武斷的。第壹,此時光緒與康有為交往密切,翁同龢為了爭寵而詆毀光緒。作為康有為的推薦人,此舉並不高明,給光緒留下了印象。
第二,翁同龢冒充欽差,對光緒無禮。據當時的記載,翁同龢有壹次在與光緒的爭執中,向光緒扔了壹塊硯臺。雖然沒有打中,但是墨水濺到了光緒的衣服上。雖然這是壹個孤例,但翁的囂張應該是公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