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個問題,首先要問“麻醉是什麽?”有壹個概念。所謂“麻木”就是沒有痛感,“醉意”就是沒有意識。簡單來說,“麻醉”就是在手術過程中讓患者的疼痛或知覺暫時消失。根據手術部位的需要,麻醉方法主要有兩種:全身麻醉和區域麻醉。
壹、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主要適用於頭頸部、胸部或上腹部手術。手術過程中,病人沒有疼痛和知覺,幾乎沒有手術記憶。此時,患者的生命狀態完全掌握在麻醉醫生手中。因為麻醉劑作用於大腦,會對呼吸、心血管等系統的生理功能產生壹定程度的影響甚至幹擾。因此,有心肺等既往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全身麻醉時,麻醉風險會高於壹般人。
全身麻醉根據藥物進入體內的途徑可分為靜脈麻醉和吸入麻醉。通常在麻醉開始時,會註射麻醉藥物使患者昏迷,然後通過面罩或氣管內導管給予吸入性麻醉劑,達到麻醉的目的。
二、區域麻醉:
區域麻醉主要針對手術的特定部位,給予局麻藥。在手術過程中,病人仍然有意識,但沒有感覺到疼痛。必要時,麻醉醫師仍可通過靜脈滴註給予鎮靜劑,緩解患者焦慮情緒。
區域麻醉可分為:(1)腰麻——藥物直接註入脊髓液,阻斷神經傳導,達到鎮痛效果;(2)硬膜外麻醉——將藥物註入脊髓外的脊髓液中,其性質與脊髓麻醉相似;(3)上下肢神經阻滯——在手臂和足部神經周圍註射藥物。
腰麻和硬膜外麻醉被大眾稱為“半麻醉”。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區域麻醉,主要適用於下肢、下腹部等手術。
麻醉方法根據手術需要而不同,患者的生理狀況有時也會影響麻醉方法的選擇。以筆者所在醫院發生的案例為例。壹天中午,手術室裏接連來了兩個婦科急診手術。病例A為卵巢扭轉並發急性腹痛,患者生命癥狀尚穩定。根據手術部位的需要,我們選擇了半麻醉和靜脈註射鎮靜劑來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另壹方面,病例B是宮外孕並發內出血。由於患者已出現躁動、氣短、血壓不穩等休克跡象,全麻是更合適的選擇。所以,兩個相同的下腹部手術,基於患者安全第壹的考慮,麻醉方法是不同的。
最後,患者對麻醉的認知和偏好也影響全身麻醉或半麻醉的選擇。在患者生理狀況穩定的情況下,相同手術條件下,偏身麻醉的風險自然相對低於全麻。但是普通大眾對半麻醉的恐懼甚至排斥的心態是普遍存在的。中華民國麻醉學會出版的《麻醉學雜誌》曾刊登過壹篇“剖宮產婦女拒絕半身麻醉”的調查報告。報告中對324名剖腹產女性進行了調查,要求她們給出壹兩個拒絕半身麻醉的理由。結果有200例產婦拒絕半身麻醉,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怕聽怕看(48.42%)和怕腰疼(65438+)。理想的麻醉方法應符合以下原則:(1)手術的需要;(2)安全第壹;(3)患者的認知。也許,很多考慮不能同時兼顧。只要和妳的麻醉醫生或麻醉醫師溝通,根據妳的手術特點、生理狀況和喜好,相信妳壹定能決定最適合妳的麻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