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變得暴躁?吃了這些好油,對大腦不會有任何傷害。

變得暴躁?吃了這些好油,對大腦不會有任何傷害。

妳的孩子變得脾氣暴躁、註意力不集中了嗎?小心,可能是日常飲食依賴便利店,使得歐米伽-3脂肪酸攝入不足,導致大腦脂肪酸失衡。不僅會影響大腦的認知功能,使情緒大起大落,甚至可能具有攻擊性。日本人的生活?環境科學專家提醒,養成吃魚的習慣,可以調節大腦中的脂肪酸平衡。

油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吃錯油會生病。妳知道妳無形中吃了多少壞油嗎?妳有以下飲食習慣嗎:每天壹定要去便利店買菜,午餐壹定要在外面吃,最喜歡甜點和面包,咖啡壹定要加奶精,特別喜歡蛋黃醬,吐司壹定要放很多人造黃油,經常半夜吃泡面。

所以,想要保持健康,就要改變妳吃進肚子裏的油。妳應該經常服用富含ω-3脂肪酸的好油,它可以促進大腦活化,預防生活方式疾病,使皮膚和頭發更有光澤,防止幹眼癥和過敏癥狀。Omega-3對人體的影響主要來自活性較強的DHA和EPA。魚、蝦等海產品是DHA和EPA的主要食物來源,其他如芫荽油、亞麻籽油、橄欖油等也含有Omega-3。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在正常維持的情況下,每天攝入約1000mg(1g)的Omega-3。

日本人的生活?環境科學系教授守口如瓶在他的新書《吃錯油當然容易生病》中,從采購方式到烹飪食譜,權威油博士的全方位指南。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國民健康與營養調查(2013),每個日本人平均每天攝入的魚肉低於任何年齡段。

調查還發現,7?14歲的日本人每天會吃107g左右的肉,但魚貝類只有48g左右,15?19歲時,他們會吃145g左右的肉,只有53g左右的魚。可見這些發育中的孩子幾乎只吃肉。當然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孩子身上,就算是20?50多歲的成年人吃的肉也比魚多。

為什麽吃足夠的魚很重要?魚不僅含有EPA和DHA,還含有蛋白質、鈣、牛磺酸等多種營養成分。日本流行病學調查的學術論文《魚類攝入量與抑郁癥的關系》(1997)中有數據顯示,食用大量魚類和貝類的國家,患抑郁癥的可能性較小。這篇論文發表的時候,日本的魚類消費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患抑郁癥的人比例確實比歐美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