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壹點後,父母開始帶我們出去吃飯。這才知道,所謂的飯,不僅僅是簡單,還有更多我們沒嘗過的新鮮事物。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開始想,有很多好吃的東西叫餐館,是家裏從來沒有見過的,所以我們年輕的時候總是期待結婚之類的喜事,可以去餐館吃很多。
年齡大了,學習開始忙了,吃飯也是在學校食堂慢慢做。高中的時候在學校幾乎壹日三餐都吃,自然口味慢慢開始變了。我家的菜比較鹹,但是學校的菜很正常,習慣了學校的菜自然吃不慣。感覺媽媽炒的菜真的夠重的,每次吃都要準備壹大杯水。時間長了,自然覺得媽媽做的菜比外面做的差。
現在上了大學以後吃的好吃的多了,世界各地的,所以慢慢的重拾了口味,開始挑食了。自然,普通的家常菜變得不那麽受歡迎了。更何況要走半年,寒暑假只能回家壹次,吃不慣家裏的飯。每次吃媽媽做的飯都覺得不習慣,因為學校的飯和家裏的真的不壹樣。學校裏米飯多,家裏饅頭多。而且,隨著媽媽越來越忙,做飯也不那麽馬虎了。如果我吃不完,我會繼續吃下壹頓飯。沒有食物的時候,我就剝兩個洋蔥蘸醬吃。這對於我們在學校每天想吃什麽就吃什麽,不是很能接受。所以自然覺得媽媽做的飯沒有以前的味道了。
其實不是媽媽的廚藝變了,而是我們變了。現在我們吃遍了全國,吃到了很多有特色的食物,自然會覺得家常菜已經不是原來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