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幫忙收集6個新聞故事和對這個新聞的看法。。。

幫忙收集6個新聞故事和對這個新聞的看法。。。

妳是北環路的。

沈陽市鐵西區政府心大,打算過年請貧困戶吃頓豪華大餐。奢侈的方法是什麽?用貧困戶辛榮(化名)的話說,“這些菜我們根本沒吃過,連看都沒看過。”菜單上的菜都是只有大酒店才有的名貴菜,比如刀額新對蝦、紅燒甲魚、清蒸鱸魚等。總共有八道菜。包括送新衣和藥品在內,整個送溫暖活動花費300萬元,全部由政府支付。(65438+2月29日都市快報)

當然,貴的菜好吃。我完全能想象到貧困戶過年吃壹頓豪華大餐時的感激表情,當然也能想象到在場領導的洋洋自得的表情。既然叫“請”,就有主客之分。主人是政府的,客人是貧困戶。所以報道不忘強調“所有的賬單都是政府出的”,並且用了這樣壹個標題:政府請豪華年夜飯,沈陽貧困戶熱烈討論。

就因為壹個“請”字,這頓奢華的年夜飯變了味。妳說這豪華晚宴的錢真的是政府出的?錯了,政府是事業單位,不直接創造財富。其正常運轉的物質基礎是稅收,也就是說,正是納稅人(包括貧困戶)繳納的稅收保證了政府正常行使權力。老百姓是衣食父母,政府的職能是通過合法的渠道,把從老百姓那裏收來的錢用於公共建設和公共服務,以另壹種形式回報給老百姓。也就是說,吃著豪華年夜飯的貧困戶們,在陪同的政府官員面前,不必擔驚受怕,也不必受寵若驚。那是妳應得的。如果妳想說謝謝,妳必須得到政府官員的感謝甚至道歉。——妳窮,政府難辭其咎。沒有妳們的努力,政府哪裏來的稅收,官員哪裏來的工資獎金?

要我說的話,接到邀請的鐵西區貧困戶,到時候妳就大搖大擺的進來,得意洋洋的喝酒,好像在家裏吃飯壹樣。就算輪到妳敬酒,官員也會先敬妳,而不是妳。不為別的,就因為妳們是共和國光榮的納稅人。記住李煒光教授的話:“我們,每壹個共和國的公民,不應該忘記妳壹生中最重要的壹件事:坐在政府辦公樓裏的每壹個官員,或勤奮或懶惰,或溫和或冷漠。從根本上說,妳是用妳通過努力和汗水賺來的財富來支持和供養的,而不是相反。

近30平方米的兩面墻上,繪有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中的24個經典故事。所有人物的肖像都栩栩如生,筆觸細膩錯落有致。近日,陜西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秦嶺深山中發現了這幅清代大型壁畫。

天臺寺位於陜西省豐縣紅花鋪鎮紅花溝的壹座山頂上。整個寺廟建築呈四合院形式,中間為正殿,兩側為偏殿。《三國演義》中有24個經典故事,如《桃園三界》、《關聖仁解曹操》。壁畫上人物衣服的褶皺和樹木的明暗形成鮮明的對比,壁畫上還有許多行書和書法。

豐縣文化館工作人員李根成說,經考證,這幅壁畫應該是清代道光年間所繪,從畫風來看是典型的民間工匠所作。目前很少見到清代保存如此完好的巨幅壁畫。這幅畫在研究古代繪畫技巧和風格方面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5年6月65438+10月17日至6月18日,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第九屆年會在浙江杭州召開。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秘書長於永昌主持了開幕式。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陳軍會長致辭。會議主題為“地理空間信息產業化與電子政務建設”。

北京時間25日淩晨,中國第22次南極科考格羅夫山隊采集到5282塊隕石。(壹月)

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深海探測船——日本“地球”號已經全錨泊,向地球更深處探索。美聯社25日報道稱,“地球”號去年完工,裝載了世界上最大的深海鉆機——高科技移動實驗室,耗資573億日元(約合5億美元)。現在它將開始為期壹年的“試用期”。

“地球”的三大目標是在中醫藥治療高血壓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發現氣候變化的秘密、尋找有助於解釋生命起源的微生物和了解地震的成因。

隨著全球變暖,沈睡在北極冰川下的豐富資源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註。6月5438+08日,日本《產經新聞》發表題為《北極資源之爭愈演愈烈》的文章。全文如下:

俄羅斯、加拿大、美國、丹麥和挪威這五個環北冰洋國家對沈睡在北極的豐富資源垂涎已久。由於全球變暖,各國為確保本國航線而采取的行動加速了對北極資源利益的爭奪。北極圈也因此成為沿海國家為資源激烈“碰撞”的最前沿。

在壹個位於加拿大埃爾斯米爾島和丹麥格陵蘭島之間,面積只有1.3平方公裏的無人島的歸屬問題上,加拿大和丹麥因為北冰洋海水下隱藏的礦產和水產資源而僵持不下。

事實上,各國爭奪的“戰場”並不僅限於這個無人島。挪威和俄羅斯爭奪巴倫支海,俄羅斯和加拿大都聲稱對從北冰洋海岸到北極擁有主權。1961年,《南極條約》生效,凍結了各國對南極主權的爭奪。但北極目前還沒有簽署這樣的條約,所以各國只能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處理北極附近的資源開發、大陸架和公海利用等問題和爭端。因此,丹麥、挪威和加拿大已向北冰洋派出調查小組,積極開展調查活動。

此外,全球變暖導致北極冰蓋快速萎縮,也在壹定程度上加速了各國對北極周邊地區的窺視。

北緯60度以北地區是地下資源的寶庫。盡管開發計劃因凍土和海水的阻礙而陷入停滯,但美國研究機構仍在2005年推測阿拉斯加北極圈附近有高達35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除了石油和天然氣,北極的鐵、鋅、鉆石等礦產資源也相當可觀。據說地球上1/4的未發現資源都藏在北極。

由於中東局勢不穩,海盜猖獗,無論是蘇伊士運河還是馬六甲海峽都面臨巨大風險。所以日本也很關註北冰洋的航線。從事這條航線可行性研究的日本海洋政策研究財團特別研究員弘光北川認為:“北冰洋航線比南下可以節省壹周左右的時間。同時,我們可以探索新的方法來確保能源,這在危機管理的層面上具有重要意義。”

來自歐洲和新加坡的科學家稱,他們發現了世界上最小的魚。這種魚生活在東南亞的泥炭沼澤中。即使完全成熟,它和更大的蚊子在大小上也沒有太大區別。科學家們將他們的發現發表在《皇家學會學報B》上,並聲稱這種名叫Paedocypris progenetica的魚是鯉魚的遠親。

生活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和馬來西亞婆羅洲的高酸性泥炭沼澤中的progenetica正受到當地林業和農業的威脅。它是如此之小,以至於科學家可以借助立體顯微鏡來測量它的大小。progenetica的Paedocypris生存環境非常獨特,人們把這些沼澤稱為“黑水”。下面的泥炭土有幾米厚,上面的水呈紅黑色,像濃茶,酸度非常高,PH值為3,和酸蘋果壹樣。

科學家們在蘇門答臘捕獲了最小的擬海鰻。

成年樣本,它是壹條成熟的雌性魚,它從鼻子到尾巴的總長度為7.9毫米,這使得它不僅是世界上最小的魚,也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動物。它打破了之前由壹只西非蝦虎魚保持的記錄,它在完全性成熟後長達8毫米。

科學家還在馬來西亞婆羅洲的沙撈越發現了壹個相關的種類。這種魚長約8.8毫米,是迄今發現的第二小的淡水脊椎動物。

新加坡國立大學洛夫萊斯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的雄性考特拉特和譚·於慧發現了這種魚。他們得到了來自英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Ralph brits和來自杜賓根Max plank遺傳生物學研究所的Kai-Erik Witte的幫助。

考特拉特說,P progenetica“頭骨還沒有完全進化”,所以大腦是暴露的。為了適應它們生活的特殊環境,它們的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雄魚在骨盆帶的前部有壹個堅硬的肉墊,這有助於在交配時附著在雌魚身上。他說:“發現這麽小的怪魚,說明我們對東南亞的生物多樣性還知之甚少。更嚴重的是,由於這種魚的棲息地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消失,這壹物種的命運令人擔憂。”

經過41天的跋涉,中國科學院可可西裏科考隊壹行61人於昨日下午6時抵達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鎮,實現了“人類首次穿越可可西裏核心區”的壯舉。

今天,當地舉行了壹個簡短而隆重的歡迎儀式。記者撥通了科考隊隊長丁琳的手機。“別擔心,”丁琳在電話裏笑著回答。“人員和車輛毫發無損!”

中國科學院可可西裏考察隊9月20日從拉薩出發。這支65人的隊伍經由雙湖、普若崗日、多格錯仁、崗紮日和鯨湖前往茫崖。途中創下了5輛越野車卡在車裏15次,在50公裏的路上堅持8小時的紀錄。12噸通信保障車和30噸油罐車步履艱難,只好在10年6月8日離隊,提前轉向終點,逆向與考察隊會合。隊醫,兩個廚師,1車手也因為身體原因離隊。

丁琳說,“我們對核心區的地質條件、冰川、湖泊、河流、凍土、火山巖、礦產資源、動植物分布、地層古生物等進行了調查,獲得了寶貴的第壹手資料,第壹次收集了該地區氣象條件的數據信息。經過梳理,我發現大致有九大收獲。”科研團隊將於6月4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165438+詳細公布科研成果。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多名英國科學家30日表示,國際社會采取行動阻止氣候變化的努力必須在20年內做出,否則全球變暖問題將不可逆轉。

到2025年,必須要有技術能讓每年的碳排放量減少2.6%,才能避免災難性的氣候變化。科學家告訴皇家學會,稍晚壹點將意味著進入大氣的二氧化碳量無法減少到足夠的標準。

全球變暖的情況比2006年人們擔心的還要糟糕。如果溫度不保持恒定,融化的冰將使海平面上升40英尺。在南極,壹個足以淹沒英國三次的冰區可能會漂移融化。

英國皇家學會30日發表的壹份報告對氣候研究進行了全面分析,稱如果整個國際社會不采取行動,氣體系統將遭到不可逆轉的破壞。

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為這篇報道寫了序言。他說:“現在非常清楚的是,在過去的200年裏,全球人口增加到了6倍。隨著工業化和經濟的增長,溫室氣體排放已經讓全球變暖變得無法承受。”

廷德爾氣候變化研究中心的雷切爾·沃倫博士昨天在皇家學會告訴聽眾中的科學家和政策制定者,政府還有20年的時間來做出努力。該中心的另壹位科學家特裏·巴克(Terry Barker)表示,引入煙塵排放稅是有效控制工業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的好方法。他設計的壹個計算機模型顯示,如果政府同意征收這壹稅種,並鼓勵投資反排放技術,幾十年後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大幅減少。

英國南極調查局的克裏斯·拉普利(Chris Lapley)表示,自2001以來,南極冰蓋壹直在以驚人的速度破裂。他的同事大衛·沃恩(David Vaughan)昨天表示,格陵蘭島和南極的冰融化可能會分別使海平面上升超過16英尺。

受天文、水文、氣象等因素影響,特大鹹潮將再次襲擊珠三角。

據廣東省天文學會預測,受天文、水文、氣象因素綜合影響,今年1月25日至30日,珠三角特大鹹潮將再次卷土重來。

磨刀門水道水閘處將出現持續數日含氯量超過每升6000毫克的嚴重鹹潮。由於今年1月中旬實施珠江引水工程,有關部門儲備了足夠的淡水。這次特大鹹潮雖然具有威脅性,但不會影響廣東珠海、中山、番禺等地水廠的供水和飲水安全。

造成這次特大鹹潮卷土重來的天文因素有:1月25日,月亮移過南回歸線,導致“返潮”;1月29日,太陽、月亮、地球排成壹條直線(新月),從而形成“春潮”;1月30日,距離月球最近的是地球,這導致了“近地大潮”。這三次春潮在短時間內交匯重疊,使得鹹潮溯源至珠江相當顯著。

造成這次特大鹹潮卷土重來的氣象因素是:從去年9月到今年1月,廣州連續5個月降雨量明顯比常年偏少。其中,自去年九月二十八日以來,廣州降雨量只有十幾毫米,不僅比常年同期少,也比去年同期少。

再者,去年我國出現的臺風,大部分在浙江、福建沿海登陸,在廣東沿海登陸嚴重偏少。因此,去年夏秋季節,廣東省沿海降雨偏少,導致本省沿海水體氯含量偏高。所以去年秋冬,珠三角鹹潮出現的比較早,鹹潮含氯量高是很大的原因。

造成這次特大鹹潮卷土重來的水文因素是:珠江上遊來水銳減。今年1月上旬,珠江流域歷史上第二次調水鹹潮,取得良好效果。廣東省珠海、中山、番禺等地搶食淡水3500萬立方米(噸),有效保障了今年春節期間數百萬人的用水和飲水安全。

在調節水壓和鹽度期間,西江梧州水文站水位大幅上漲,最大徑流量超過2200立方米每秒。由於“壹江春水向東流”,珠江下遊的氯含量明顯減少。其中,1月20日、22日連續72小時無鹹潮跡象,是自去年11月30日以來首次出現長時間無鹹潮的可喜現象。截至1月24日,梧州水文站徑流量已降至1500立方米每秒以下。上遊來水減少,意味著鹹潮反彈。

據預測,這次特大鹹潮將在1月31日以後明顯減弱,未來珠三角的鹹潮情況還要看珠江流域的降雨情況。(《中國新聞聯播》郭軍李建基)

廣州度過了55年來最溫暖的春節。

新華網廣州2月1日電(黃忠、肖文峰)廣州正在度過55年來最溫暖的春節。大年初三,廣州最高氣溫達到28.4攝氏度,打破了廣州1951以來的最高氣溫紀錄。

據廣東省氣象臺消息,壹年中初壹至初三,廣東省大部分地區天氣晴朗,最高氣溫壹般在26攝氏度至29攝氏度之間。廣州的溫暖天氣將持續到年初四和年初五。由於壹股小股冷空氣,1開始南下,2月1,粵北氣溫開始下降3到4攝氏度,其他地區天氣偏暖。

廣州的溫暖天氣將於2月2日夜間開始改變。據氣象部門預報,2日夜間到3日,廣州氣溫將迅速下降到14攝氏度到20攝氏度之間。到4日,廣州天氣將徹底“變臉”,天氣轉陰,氣溫將降至12攝氏度至18攝氏度。

惡劣天氣導致波蘭展覽館坍塌事故救援困難。

中新網65438+10月29日電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波蘭南部卡托維茲附近的霍朱夫市壹個展廳28日發生屋頂坍塌事故,造成至少20人死亡,數百人受傷。事故發生後,波蘭當局迅速派出人員展開救援,約88人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但仍有約100人被困在寒冷的屋頂下。

但由於當地氣候非常惡劣,展廳坍塌事故的救援難度很大。目前,救援人員正在使用起重設備和特種犬試圖營救被困人員。近日,霍魯夫普降大雪,部分地區積雪厚度達30厘米。現在救援現場的溫度已經降到零下18攝氏度。救援人員不斷向被困人員喊話,讓他們保持冷靜,並告訴他們救援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在這次事故中,數百平方米的展廳屋頂坍塌。事故發生時,至少有500人正在展覽館觀看信鴿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