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甘肅天水旅遊景點大全關於甘肅天水旅遊景點大全

甘肅天水旅遊景點大全關於甘肅天水旅遊景點大全

1,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麥積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五個子景區之壹,位於秦嶺西端北側,距市區28公裏。開鑿於十六國秦以後時期,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等10多個朝代的不斷發掘和重建,成為僅次於敦煌莫高窟的中國第二大藝術寶庫,洞穴194個,泥塑、壁畫7800余件。被譽為“東方藝術雕塑博物館”,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壹朵奇葩。與敦煌莫高窟、山西雲岡石窟、河南龍門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而麥積山石窟以其獨特的泥塑藝術獨樹壹幟..中國大型洞穴群之壹,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宗教藝術古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著名風景名勝區之壹。位於甘肅省天水縣麥基鄉南部,是西秦嶺北支小隴山山前地區的壹座孤峰,相對高度為142米。峰頂呈圓錐形,紅色礫石地層略呈水平狀。因巖體形似農村麥堆而得名,是龍源上麥堆的丹霞地貌。石窟始建於十六國堯秦時期(約384年),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後興盛。在西魏,重建了戈雅寺,在北周,建造了七佛閣,在隋朝早期,建造了佛塔。此外,妳還在七佛中雕刻了三尊懸崖高度為65,438+05米的大型石佛,這是麥基最大的雕像。

2.天水伏羲廟。伏羲廟是人類始祖伏羲的誕生地,是中國國家4A級祭祖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水市西關府西路,始建於明代成化年間,歷經九次重建,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好的明代伏羲專用寺廟,被譽為“中華第壹寺”,吸引了無數海內外遊客前來尋根祭祖、觀光遊覽。每年農歷正月十六,人們都會在這裏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陽歷七月,甘肅省人民政府舉辦盛大的公祭活動,壹年壹度的伏羲文化旅遊節,已成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十大節慶之壹。公祭儀式已被列為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西北著名古建築之壹,原名太昊宮,俗稱仁宗殿,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西關伏羲路。1963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伏羲廟坐北朝南,臨街,院落眾多,四進院落,寬敞幽深。寺內古建築有10戲樓、牌坊、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鐘樓、鼓樓、來和殿等。有六個新的建築,如法庭,碑廊和展廳。有76棟新老建築。整個建築群包括牌樓、大門、儀門、先天殿、太極殿,沿縱軸依次排列,層層推進,莊嚴雄偉。其中不乏著名景點。當妳進入大門拱門時,妳就進入了正門。

3.天水玉泉觀。玉泉寺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緊靠城墻,依山而立,依山而建,有溝壑、懸崖、梯田。中軸線自下而上,有山門、玉仙橋、通仙橋、青龍殿、白虎、人間天堂、玉泉閣、第壹山牌樓、三清殿。山頂有壹座小廟,據說是明代魏忠賢的出生地。邊上有雷祖廟、三關廟、諸葛廟、托公廟、三清閣、玄聖閣、靜觀閣、蒼廟、玉泉井。井上有壹座六角亭。神仙洞,相傳為元代陸、馬羽化之地。三清殿梁上的書法題字為“明嘉靖三十七年,丁酉冬重建”,第壹座山牌樓的書法題字為“嘉靖三十七年”。玉泉寺內有八景之壹的“玉泉仙洞”,相傳為陸、梁、馬的葬身之地。洞西南有壹碑亭,內有元代書法家趙萌的草書四首,絕句四首。筆觸蒼勁、圓潤、豪放,觀者無不為之驚嘆。2006年5月,玉泉寺作為壹座元代至清代的古建築,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使用

4.巫山水簾洞。它位於甘肅省武山縣東北約25公裏的重樓山峽谷中。山谷裏山峰很多,根本找不到。山谷溪流潺潺,景色幽靜宜人。石窟和亭臺建於秦朝末年的十六國時期,在以前的朝代曾多次修建。有水簾洞、拉哨寺、千佛洞、仙生池等著名景觀,其中拉哨寺、千佛洞的摩崖石刻、雕塑、壁畫最為珍貴。水簾洞是壹個長約50米、高30米、深20米的拱形天然洞穴,位於試驗斧東側的懸崖上,形似斧劈。水簾洞巫山每逢下雨,洞頂、洞壁上的泉水和雨水壹起湧出,洞檐流水如註,宛如珠簾遮門,故名水簾洞。洞內建築眾多,如四聖宮、觀音寺、南殿、菩薩殿等。殿、臺、亭、閣依天然洞天開合,錯落有致,工藝精湛。其中,菩薩殿最高,最宏偉。寺廟有兩層,下層石壁的洞內有壹池清水,清澈見底;上層有壹橫匾,上書“西山夕陽雨”,其中塑有當地民間傳說中的麻線女神;水簾洞的懸崖上保存著北魏、隋、唐、元時期的巨大佛教壁畫。整個洞穴內的梯田、春石、雕塑、人像相映成趣,自然風光極富情趣。拉紹寺始建於北周,又名大佛崖,與水簾洞隔山相望。寺內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藝術作品。佛像陡峭的懸崖上有三個浮雕,中間的大佛高40余米,四周是手持蓮花、挺立的威武菩薩。

5.甘谷大象山。甘谷大象山位於秦嶺西端的文琪上,在甘谷縣城西南2.5公裏處。從山腳的石階到山頂,全長1.5公裏,占地約640畝。是古絲綢之路上甘肅東南部集石窟和古建築為壹體的重要文物之壹。2006年,5438+0,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上長滿了松樹和紫丁香,亭臺樓閣依山而建,雕廊綠樹成蔭。在山中的懸崖之間,有壹個大巖洞,裏面坐著壹尊大佛,有壹個石胎和泥塑。據考證,甘谷的塑料佛像最早可追溯到北魏,歷經四個朝代,距今已有300多年。6.南國寺。南國寺,位於天水市以南2公裏的山區,占地5.7公頃。這裏樹木蔥郁,翠柏參天,景色秀麗,鳥語花香。是天水八景之壹,有南山古柏之稱。“寺廟建了1000多年了,是歷代詩人、詞人的遊覽之地。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於公元759年居於周琴(今屬水),寫了100多首贊美詩,其中有《山南國寺》和《北流泉為水號》。老樹空,清渠通城。秋花在危巖底,晚景在鐘旁。《溪風》是壹首生動的歌曲,講述了悲傷的生活經歷,因此引起了古往今來人們對它的興趣和向往。在山的東側,有壹個觀景亭,遊客可以登高遠眺,天水市全景盡收眼底。此外,在南國寺的山坡上,有壹片天水古城特有的天然楊樹林,郁郁蔥蔥,為寺廟增添了綠色和生機。寺廟歷史南果寺是隴右第壹座寺廟。甘肅省天水市文物保護單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寺歷史悠久,宋代稱“妙生院”,清乾隆為“護國禪林書院”所救。關於修建日期,由於沒有確切的文字史料,或認為是春秋晚期修建,眾說紛紜。或者認為是東漢初年修建的;或者說它建於隋唐初期。這些觀點的依據多為推測,證據不足,難以相信。以董先生為代表的“創建於北朝”之說,振聾發聵,令人信服,為許多人所效仿。據此,南國寺為山約1600年。

7.秦安鳳山風景區。秦安縣鳳山風景區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城東的鳳山上。主要由鳳山森林公園、泰山寺、青蓮佛殿組成。2013年9月25日,秦安縣鳳山景區經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準,評定為國家3A級景區。2015 12 31,經甘肅省風景名勝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現場檢查打分、專家打分和公示,天水市秦安鳳山風景名勝區等10景區達到國家4A級旅遊景區標準,現予批準。主景區鳳山公園主要以秦安縣鳳山森林公園為重點種植綠化區域,按照高標準壹次性綠化的原則,加大綠化力度。目前,鳳山森林公園已栽植柏樹、刺柏等苗木3.43萬株。秦安縣的主要做法是:壹是科學規劃。在規劃過程中,堅持生態優先、綠化、美化、芳構化與人文相結合的原則,選擇塔柏、刺柏、柏樹等常綠樹種和國槐、泡桐等闊葉樹種;雪松、玉蘭等風景樹與柏樹、黃楊木等灌木搭配。用開花樹種紅葉李點綴,將構築壹條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景觀風情線。二是齊心協力。

8.巫山蔬菜科技示範園。武山蔬菜科技示範園是集科研開發、示範推廣、技術培訓、種子培育、旅遊觀光為壹體的綜合性高科技蔬菜產業科技示範園,是天水市十大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之壹,按照“政府主導、統壹規劃、分片建設、企業運作”的思路,被命名為省級科普示範培訓基地和旅遊。

9.木梯寺。木提寺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縣城西南約30公裏的麻栗柏林山山腰。山勢險峻,郁郁蔥蔥,石窟寺廟如珍珠,隱於樹蔭之中。石窟四周都是懸崖峭壁,只有北側的壹個山門可以進入寺內。根據傳說,沒有辦法進入寺廟。在山入口處的懸崖上,放置了壹架木梯,人們順著梯子進入寺廟,因此得名“木梯寺”。據《木梯寺重建序》記載,龍川東北有壹座著名的木梯寺,始建於漢代。自唐代以來,世代經營,“十殿九洞兩磚塔”。沒有第二座塔的痕跡,西邊有壹座天然石佛,比付強大佛略小。有18個洞穴,四個大廳,80多個雕像和234幅壁畫,面積為2100平方米。內容廣泛,飾品多變,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特別是5號、7號和16號洞穴最大,保持了原始風格。造像有魏晉唐遺風,其中宋代作品是全寺精華。然而,就是這樣壹個極具歷史文化研究價值的洞穴群,目前正遭受著來自大自然和鳥類的各種破壞。很多壁畫殘破不全,雕像殘破不堪,沾滿鳥糞。洞壁和許多雕像都有雨水浸泡的痕跡。

10,清水溫泉度假村。清水溫泉度假村清水溫泉度假村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城東8公裏處,海拔1420米。甘肅浩豐集團成立於1957,2008年清水溫泉畫卷之年,歷經兩年多時間,對原省工人療養院進行了成功的改造、重建、擴建和翻新,現已成為天水市以湯浴文化為特色,集療養、健身、休閑娛樂、旅遊、會議接待、垂釣、餐飲為壹體的度假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