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應以食補為主。補鈣的飲食以多吃牛奶和大豆類食物為主。其中,牛奶不僅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也是富含鈣的食物。每100毫升牛奶中含鈣120毫克,牛奶中鈣的吸收率可達40%以上。如果每天喝250毫升牛奶,可以獲得300毫克的鈣,相當於人體對鈣需求量的40%,再從其他食物中攝取壹些鈣,基本可以滿足普通人的需要。尤其是添加了“活性鈣因子”的高鈣奶,吸收利用率更高。也可以選擇酸奶、奶酪等其他乳制品。
此外,綠葉蔬菜(菠菜除外)、大豆及豆制品、芝麻醬、小魚小蝦、海帶、紫菜等都含有豐富的鈣。尤其是蝦皮含鈣量最高,100克蝦皮含鈣2000毫克。青少年應該選擇這些食物來補鈣。
維生素D能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提高血漿鈣水平。在補鈣的同時適當補充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充足的紫外線照射可以促進人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提高鈣的吸收率。因此,增加體育鍛煉,鍛煉關節,做肌肉拉伸運動,可以改善骨骼肌的營養狀況,增加骨密度。
在補鈣的同時,壹些含草酸過多的食物也不宜食用,如菠菜、竹筍、生菜、茭白等。,因為草酸比較多,而且草酸容易和鈣結合形成不溶於水的草酸鈣,影響鈣的吸收,讓妳的補鈣工作白費。
由於我國的飲食習慣和食物供應問題,青少年、育齡婦女、更年期婦女和特別需要補鈣的老年人仍然很難通過膳食渠道大幅度增加鈣的攝入量。所以要適當補鈣。在選擇鈣劑時,以含鈣量高、副作用小、對胃腸道無刺激、價格合理、長期使用的鈣劑為好。
目前市場上鈣劑種類繁多。傳統的鈣劑包括碳酸鈣、葡萄糖酸鈣、醋酸鈣、氯化鈣等。其中碳酸鈣的含鈣量最高,達到40%。此外,還有骨粉、牡蠣殼粉等天然生物原料生產的鈣劑,但這些原料往往被金屬汙染,長期使用對身體有害。因此,從元素鈣的含量和價格來看,碳酸鈣是理想的。其他補鈣產品添加了維生素D,更有利於鈣的吸收(抱歉不能說出產品名稱,以防廣告)。每天加壹片,再加上乳制品等飲食中的鈣,基本可以滿足身體生長發育的需要。
當然,需要註意的是,傳統的鈣劑完全可以滿足人體補鈣的需求,而且價格很低。有些所謂的新產品,只是在傳統產品的基礎上稍微加了壹點,價格就漲了幾倍十幾倍。所以在選購補鈣產品的時候,壹定要擦亮眼睛,做壹個分析。比如可以自己添加元素,沒必要多花幾十倍的錢去買這個貴的產品。
推薦食譜-
1,蝦皮豆腐:
準備:豆腐、蝦皮、精鹽、味精。
制作:將豆腐切成三份,用開水焯壹下,撈出瀝幹水分;撒上蝦皮。
將鹽和味精溶於少許開水中,淋在蝦皮豆腐上,拌勻。
3、蝦醬炒雞蛋
材料:蝦醬2勺,雞蛋2個,青椒1個。
制作:雞蛋打散,辣椒切碎,加入蝦醬和蛋液拌勻。
起鍋,用中火,待油熱時,將攪拌好的原料放入鍋中翻炒,直至雞蛋切件。
如果這道菜配上玉米粉、小米粉、米粉、栗子粉混合米粉,就是壹道名菜——“蝦醬窩頭”。
將鹽和味精溶於少許開水中,淋在蝦皮豆腐上,拌勻。
3、蝦醬炒雞蛋
材料:蝦醬2勺,雞蛋2個,青椒1個。
制作:雞蛋打散,辣椒切碎,加入蝦醬和蛋液拌勻。
起鍋,用中火,待油熱時,將攪拌好的原料放入鍋中翻炒,直至雞蛋切件。
如果這道菜配上玉米粉、小米粉、米粉、栗子粉混合米粉,就是壹道名菜——“蝦醬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