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國外真的沒有婆媳矛盾嗎?

國外真的沒有婆媳矛盾嗎?

國外真的沒有婆媳矛盾嗎?

國外真的沒有婆媳矛盾嗎?婆媳不和是這個社會的通病。中國是婆媳關系的通病。對於國外的婆媳關系,能否像中國壹樣,探討壹下國外的婆媳關系是否真的沒有矛盾這個話題?

國外真的沒有婆媳矛盾嗎?1最近生病在家,在First Life看到壹篇短文,叫做《外國人真的沒有婆媳關系》。看到這個標題妳有疑問嗎?

論婆媳關系,其實全世界都差不多。

首先說壹下日本。“媳婦”就是和丈夫進入公婆家,成為家庭的壹員。她應該和丈夫和睦相處,服侍公婆。這種家庭觀念和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相似。日本婆婆是家庭中的長輩,需要維持家庭的規則和秩序。當然,日本丈夫壹直把自己當成家庭正統的繼承者和開拓者,但作為兒子,丈夫要服從母親。所以日本婆婆在家庭中的地位達到了頂峰。等媳婦成了婆婆,那就是她的日子了。很像古代中國。

在歐美,婆媳關系其實是相當敏感的。2001年,德國心理學家歐拉調查了德國大學生,讓他們評價父母與四個祖父母之間的關系。結果婆媳關系在各種關系中得了最後壹名。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有壹項研究,娶媳婦比娶女兒更讓媽媽們擔心。受訪的89位丈母娘和丈母娘表示,如果兒子結婚了,他們非常擔心兒子會不會像以前壹樣不關心自己,會不會和家人壹起過節。媽媽們最擔心的是,寶寶兒子結婚後會不會有“質變”,比如興趣愛好、生活習慣、與家人的關系等。被調查的133媳婦對婆婆也有很多擔心,比如怕婆婆以後幹涉自己的生活,在意婆婆在背後怎麽評價自己。

從這些聲音中可以看出,婆媳之間似乎天生就抱著謹慎友好的態度。除了少數可以傳為佳話的案例,大多數婆媳都走上了漸行漸遠的道路。

國外真的沒有婆媳矛盾嗎?2 1.日本:多年媳婦熬成婆。

日本媳婦嫁給公婆後,壹定要和老公和睦相處,伺候公婆。婆婆需要維護家庭的規則和秩序,兒子和媳婦都得服從母親。等媳婦成了婆婆,就等不及出頭了。這和中國傳統的家庭文化差不多。在育兒問題上,日本的孩子都是父母帶的,所以和老人在壹起的時間不多。老人也盡量尊重父母的教育方式,但有些老人更喜歡溺愛孩子。

2.德國:婆媳關系最差。

德國人對婆媳關系也很敏感。2001德國心理學家尤爾對德國大學生進行了調查,讓他們評價自己的父母與四個祖父母之間的關系。發現他們對婆媳關系的評價最差。但這並不意味著婆媳之間壹直處於“戰爭”狀態。德國人的冷靜和理智讓他們更懂得和諧相處。

3.美國:婆婆擔心兒子“質變”

威斯康星大學曾經做過壹個關於婆媳關系的調查。受訪的丈母娘們說,兒子結婚的時候,她們擔心兒子以前不關心自己,不陪他過節。最讓他們擔心的是,他的愛好、生活習慣和與家人的關系會“發生質變”。被調查的兒媳婦也很擔心婆婆。比如她怕婆婆幹涉她的生活,在乎婆婆在背後怎麽評價自己。

4.韓國:重視孝道,不怪老人。

大約壹半的韓國家庭將由祖父母撫養。但韓國人很重視孝道,兒子兒媳壹般不會責怪老人。年輕父母大多不會和老人住在壹起,而是選擇搬到老人附近居住,這樣可以減少兩代人(尤其是婆媳)之間的矛盾。但是,有時候兩代人在育兒上難免會有不同意見。重視孝道的年輕父母壹般不會過多責備,讓老人難過。

5.澳洲:婆媳之爭很少見。

澳大利亞人的獨立意識很強,年輕父母較少依賴老壹輩照顧第三代。兩代人在照顧孩子的觀念上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婆媳壹代會充分尊重照顧兒子兒媳的觀念,不會把自己的照顧觀念強加給他們。所以兩代人因為觀念不同而產生沖突也是很少見的。

學習各國婆媳的智慧

雖然全世界婆媳關系都是扭曲的,但不難發現,智慧的相處方式有很多:

1,認清自己的角色,婆媳永遠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母女。

中國壹位睿智的婆婆坦承如何與媳婦相處:“向媳婦求助時,把她當朋友,要有禮貌,要考慮她的感受;關心她就當她是女兒,無條件的關心她。"

這就是大智慧,壹眼看出婆婆的本質。就算是夫妻也要互相敬為上賓,何況是婆媳這種衍生關系。

2.和公婆分開住!距離產生和諧。

歐美的婆媳問題之所以沒有那麽血腥,是因為同居的人少。家長去孩子家拜訪前壹定要打電話或發郵件,否則會被視為非法入侵。

3.體貼的社會可以發明壹些體貼的招數來調和婆媳矛盾。

日本:很多社區都成立了婆媳關系學校,教新娘如何稱呼母親,教母親如何擺出壹副慈母的笑臉。作業是婆媳看老公從小到大的照片。

臺灣省:奉化有壹年壹度的婆婆文化節。上午,我去聽壹個關於家庭關系的講座,下午,我和我的婆婆坐遊輪,晚上,我有壹個最佳婆婆的頒獎儀式。

香港:雖然沒有專門的機構調解婆媳矛盾,但是香港的社工很發達,婆媳問題的社工也會協助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