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指導思想
幼兒園新《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夥伴。要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積極參與,積極支持和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家庭教育指導的本質是提高家長意識的過程,根本目標是促進幼兒的發展。將家庭教育納入幼兒教育範疇,是為了促進幼兒園辦學水平的提高;增強家長對幼兒園的信任;提高父母對幼兒的關心;強化家長的教育動機;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和質量。
二、形勢分析
上學期,我們班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家長工作,如:家長會、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家長問卷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經過壹個學期的家長工作,原來對孩子冷漠、不關心的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家長們主動向老師詢問孩子在園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對當前的主題活動和活動區的活動有壹定的了解。同時也給了我們很多配合。對於壹些不了解的事情可以電話聯系,請假制度也很發達。但我了解到,班裏的孩子有很大壹部分家長工作忙,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存在依賴性強、自理能力差、節假日不午睡等壹系列不良習慣。這影響了教學活動的開展。各方面的能力還有待培養。鑒於以上情況,加強主場合作非常重要。所以經過分析,我們認為我所在班級在學期中的家長工作中,親子活動並不多。本學期,我們在原有家長工作的基礎上,增加了親子活動的創新開發,使家長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三。目標
1.對不同層次的家長進行不同的聯系和接觸,力爭讓每壹位家長時刻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讓家長滿意,放心。
2、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請家長壹定要關心家園欄目,關心教學主題,做好家園合作,讓教學活動順利進行。
3.請家長們出謀劃策,共同探討教育藥方。
4.根據家長需求提供便捷服務。
四。措施
1.開學前電話聯系每個孩子的家長,了解他們的假期生活和健康狀況。
2、做好家訪工作,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3.利用接送時間和家長簡單反映孩子在園情況,了解孩子在家表現,和家長探討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
4.5月份將舉辦家長開放日,組織家長帶領孩子參觀小學,觀察小學生上課情況,參觀結束後請家長談談感受和體會。
5.每月做好孩子在園評價記錄,請家長配合填寫相關欄目。
6.學期末,給每個在園孩子寫壹份報告單,報給家長。
7.做好期末家訪工作,希望家長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
第二小班第壹學期家長工作計劃
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壹所學校。幼兒園的教學保障工作是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與家長的工作密不可分。這學期小班大壹新生剛入園。班裏的孩子大多忙於工作,平時都是爺爺奶奶照顧。孩子自理能力弱,飲食習慣不太好。大壹在各方面都是壹個適應的過程。家長對老師和幼兒園教育不太了解。針對上述情況,本文提出:
壹.目標:
貫徹“新大綱”精神,采取各種渠道保持家底壹致,使家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吸收家庭教育經驗,使家庭教育符合幼兒園教育要求。通過幼兒園和家庭的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二、實施措施:
1.開學前發放新生問卷:了解家裏孩子的情況:性格品質,行為習慣,興趣愛好,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老師通過家訪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情況,根據不同的特點更好的因材施教。
2.開展家庭教育調查:了解幼兒家長的職業、文化、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環境。調查前向家長說明調查目的。調查的內容可以包括:孩子的家庭成員,家長的教育時間和方式,對孩子智力和健康的投入,道德教育,對孩子的期望,對幼兒園的意見和建議等。總結調查內容,進行分析研究,為做好教育工作提供依據。
3.開班級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幼兒園和兒童節活動。提出本學期幼兒教育的主要內容和要求,然後和家長討論如何完成要求。
4.充分利用首頁專欄:創建內容豐富的首頁專欄。提供科學育兒知識,壹周教育計劃,家庭互動,添加主題目標,讓家長配合老師實施主題。建立壹座家園之橋。
5.充分利用接送時間:家長接送時,詢問家長家中孩子近況,及時匯報孩子在園情況。家庭交流促進兒童發展。
三、月度安排:
九月:
1,家訪:電話聯系或家訪班上未能及時註冊的孩子。
2.家長會:開學壹周內召開家長會,重點討論如何配合家裏,同時虛心聽取家長對老師的寶貴意見。
3.知識講座:如何讓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活動,了解家長的實際困難並幫助解決;調動不同層次家長的積極性。
4.家長花園:新學期給家長的壹封信及家庭合作註意事項。
十月:
1,家訪:對個別情緒不穩定的孩子進行家訪。
2.家長會:本次家長會的重要內容及時反映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尤其是孩子的適應情況。
3.知識講座:10月1日是國慶節,家長可以帶領孩子上街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認識國徽,國旗,國歌。
4.家長園地:為家長提供最新的家庭教育信息,公布本月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
11月:
1,家訪:對班裏身體狀況不太好的孩子進行家訪,聽聽家長的壹些意見,結合家庭的實際情況,托幼工作更加完善。
2.家長會:天氣漸冷,請家長在家培養孩子穿衣吃飯的能力。沒有帶鞋帶的鞋子,沒有緊身衣。
3.知識講座:孩子吃飯慢是什麽原因?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動作協調性不平衡;腸胃不好;牙齒不好;向父母提條件的籌碼;我喜歡邊吃邊聊。
4.家長園:公布本月教學內容和重點。
十二月和壹月
1,家訪:對班裏有攻擊行為的孩子進行家訪,讓他們家共同努力改掉孩子的壞習慣。
2.家長會:天氣漸冷,家裏齊心協力教育孩子每天上幼兒園,註意衣著得體。
3、知識講座:批評孩子的五不:不在客人面前;不要說空話,不要揭露真相,不要以罵代教。
4.家長園:邀請家長在園內觀看孩子半天的活動,重點是表揚孩子的進步,提出對下學期的希望。
三小班第壹學期家長工作計劃
壹.形勢分析
優勢:
1.各種常規的家長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老師對家長工作也足夠重視。
2.教師對幼兒園家園活動的開展持積極態度,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受到家長的好評。
3、能運用多種方式與父母溝通。
存在問題
1.加強“XX家APP”的使用率,讓XX家成為家庭溝通的主要平臺。
2、專家指導,加強對家長科學育兒的指導。
二、指導思想
立足幼兒園實際,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為基礎,以幼兒園五年發展規劃為目標,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積極參與。並積極支持和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能力。積極探索3-6歲幼兒家教的有效方式和形式,促進幼兒園水平的提高;強化服務家長和幼兒的質量,促進幼兒園整體服務水平的提升。增強家長對幼兒園的信任;提高父母對幼兒的關心;強化家長的教育動機;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和質量。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基本素質,真正做到服務社會,服務家長,服務孩子。
三。工作目標
1,結合課程,開展有效的社團活動,進壹步加強和拓展家庭和社團活動的形式和內容。
2.形成家庭網絡互動,拓展家庭交流方式。
四。主要工作和措施
學期項目工作
開展“快樂半小時”家庭親子表演活動和研討會。
日常指導
1.加強“XX家APP”的使用率,讓XX家成為家庭溝通的主要平臺。並通過電話、家信、飛信、QQ群、微信等渠道,做好家裏的日常溝通。
2.舉辦家長會和家長開放日,促進教師和家長的有效溝通。
3.家長沙龍以“快樂表現30分”為主題,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家庭討論,提升家長家庭教育素養。
4.學期中,做好生病兩天不來園的幼兒園家訪工作,做好電話回訪工作,掌握每個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
5.按時完成“XX之家”的更新,正確使用,積極互動,發揮互動平臺在家居交流中的作用。
6、與預防傳染病相結合,使家長在傳染病期間能理解、支持和配合學校。
7.加強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學習和討論,初步讓家長了解指南的相關內容。
8、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園社區活動,共享幼兒園特色成效。
家庭委員會工作
1.定期召開家委會,了解幼師與生活教師“三位壹體”的落實情況,虛心聽取家長建議。
2、聯合幼兒園夥食管理委員會,制定食譜並交流,聽取老師和家長的建議。
3.加強家長安全誌願者校托隊管理,協助幼兒園做好園內外安全工作。
親子實踐教育
1.制作《家快親子小報》,鼓勵家長圍繞“快樂半小時”分享家庭快樂表演的樂趣,踴躍投稿。
2、結合節日、節氣、班級主題、親子旅行等活動,精心設計親子學習、親子互動、親子遊戲等活動,創造居家樂趣的機會。
3、開展不同形式的“家長進課堂”活動,有效挖掘家長資源。
4.鼓勵家長和孩子壹起參與班級主題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