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普通人壹日三餐吃什麽食物?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普通人壹日三餐吃什麽食物?

我是浙江湖州人。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我在天堂的中央。至於六七十年代吃什麽,各地不壹樣。

吃飯是人最基本的需求。60年代初,恰好是三年困難期。那時我四五歲,我們通常吃米飯。有時候米飯不夠,我就煮粥,放點胡蘿蔔或者紅薯進去。吃飽了,沒有問題。

經過三年的困難,情況有所改善。生產隊兩季種糧,嚴格來說應該是三季。壹是春季花卉作物,如大麥、小麥、油菜;二是早稻,這是壹種米質有點硬的廣秈稻,壹般用於繳納公糧或出售余糧,上交糧管所;三是晚稻,日照時間長,米質好。晚稻收割曬幹後,生產隊按每戶人口分配糧食,每人約六七百斤大米。如果生產隊有余糧,就放在生產隊的糧食儲備庫。所以,那時候我們這裏吃的菜基本沒問題。

當時,有些商品必須憑票供應。比如買食用油需要油票,買布需要布票,甚至需要煙票。但是在我們農村,也有自產的東西。這個食用油,除了這張票,生產隊在油菜收割後提取壹部分,拿到榨油廠加工,再分配到戶。壹般來說,壹年的食用油就夠了。比如吃肉,豬肉絕對是肉票。那時候我們不會天天吃肉,所以肉券可以在會員之間調劑。而且生產隊有畜牧場,社員也會在家裏養豬。會員每賣壹頭豬,都會給妳幾斤肉券,妳就可以吃肉了。除了肉,魚不需要門票。在農村,河流和運河的稻田裏有魚。如果妳想吃,自己去抓。

在六七十年代,我們壹日三餐。雖然不能天天吃雞鴨魚肉,但還是吃了壹些簡單的飯菜,吃的食物也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