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如何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賺到錢?

如何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賺到錢?

昨天教師節,無數人在朋友圈感謝老師。我有壹個當老師的朋友發了這麽壹段話,讓我印象極其深刻,並且思考良多。

她發的具體內容是:

從教十年還是會記得當年新東方面試時大咖對我說的話:妳非常適合當老師。願再過十年,仍保持初心教師節快樂!

壹個人,能找到壹份適合自己並熱愛的工作,真是人生壹大幸事。

而我們中可能有很多人,或許因為生存所迫、父母要求、自身原因等因素,做著壹份並不喜歡的工作,然後壹直活在迷茫、焦慮乃至羨慕別人的世界裏,內心蠢蠢欲動身體又按兵不動,生生浪費了壹茬壹茬的好時光,最後在歲月裏暗自蹉跎。

到底怎樣才能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賺到錢呢?這裏有幾個方法,不妨學習下。

想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可以先從好奇心開始,平時多去體驗和嘗試,放下沒有專業背景的擔心,不斷從試錯中找到自己最終想要從事的工作。

哈佛首任女校長 Drew G. Faust 在08年致本科畢業生演講時說得非常好:

Go where you want to be and then circle back to where you have to be.

先去嘗試妳最想做的東西,不用考慮太多,竭盡全力去試。如果真的不可為之的話再回到妳只能去做的東西,這時候也能踏踏實實做出成績來,不再疑惑。

我認識壹位現在已經自己開公司的90後女生,她在剛畢業時,也做著壹份薪資微薄且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但為了在大城市立足,她采取了壹邊工作壹邊利用業余時間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方向的措施,最瘋狂的時候壹年內換了7份工作,最終通過幾年的摸索和努力,走出壹條最讓自己充滿熱情的事業。

明確自己最終要做什麽後,就是解決如何做得精深尖了。

想要把喜歡的事做成行業領先水準,勢必要付出努力,但具體應該努力到什麽程度,可能很多人都心裏沒數。

1萬個小時的投入是從玩票到專業的硬性指標。

壹切不以量為基礎的努力都是耍流氓。

很多人都佩服日本的匠人精神,殊不知這是他們用壹生的時間和心力去專註做壹件事而獲得的殊榮。

我認識壹位朋友,特別喜歡寫手帳,在明確手帳是自己這輩子最大的愛好後,她將全部心力投入其中,用手帳做日常記錄、工作復盤、管理時間,甚至連讀書觀影,都用手帳來寫書評和影評。

幾年如壹日地每天花幾個小時在手帳上打磨,她的努力,最終讓自己被外界看到,趁著機會她跳槽到了壹家專門運營手帳的公司,之後出書、開課、經營淘寶店鋪,壹步步把興趣愛好變成鐘愛的事業。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厲害的武器不是原子彈,而是“時間+復利”,並將復利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1791年,富蘭克林過世時,捐贈給波士頓和費城這兩個他最喜愛的城市各五千美元。這項捐贈規定了提領日,提領日是捐款後的壹百年和兩百年:壹百年後,兩個城市分別可以提領五十萬美元,用於公***計劃;兩百年後,才可以提領余額。1991年,兩百年期滿時,兩個城市分別得到將近兩千萬美元。

富蘭克林以這種與眾不同的方式,向我們顯示了復利的神奇力量。

而我們每個普通人,不僅要從理財投資上堅持時間的復利,也要從事業或興趣愛好上實現這壹目的。

壹件事情,只有堅持到壹定程度才能看到成效。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道理聽起來簡單,真正實踐起來卻是難上加難。

我的導師,曾經是壹名高考失意的二本院校畢業生,從大學開始她就刻意學習時間管理和自我提升;工作後,她抓住每壹個公開演講的機會鍛煉自己的口才和語言表達能力。在2016年知識經濟潮流到來時,她在線上分享了壹節時間管理的免費課,因為精湛的教學技巧和紮實的幹貨內容,立刻圈粉無數。精明的她,馬上開始開班授課,由此進入了知識付費領域。

多年的積累+自身的才華+風口經濟+勤奮努力,短短五年後,她變成身價上億的創業者,走出了壹條從草根逆襲為精英的超級個體之路。

她的成功,有時代紅利,有個人運氣,但最重要的是她十年如壹日的堅持學習與自我提升,時間的力量,最終化為成功的萬丈光芒。

所以,我們每壹個人,都應該找到壹個自己願意為之奮鬥的方向,不斷學習,拓寬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寬度,努力地積累、成長,然後享受到時間帶來的復利。

自我追求之路道阻且長,但前方依然充滿希望。做自己喜歡的事,做出滿意的成績,並從中獲得幸福感,是我們畢生要解的壹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