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養蜜蜂的管理包括:籠養模式、生產飼養條件、籠具結構、飼料配制、籠養蜂王、籠養蜜蜂生產、籠養裝載、籠養蜜蜂運輸、籠養蜜蜂技術。
籠蜂是蜜蜂和蜂王,但它們是裝在沒有巢和蜂箱的紗籠裏出售(或運輸)的。歐美發達國家的蜜蜂繁殖場出售的籠養蜜蜂是按照蜜蜂的重量(磅)來計算的,所以以前被稱為磅蜂。蜜蜂繁殖場、王場多位於南方有春季蜜源的地方,3-5月主要銷往北方進行繁育。
在中國北方,籠養蜜蜂多為1養蜂季(半年左右),秋季采蜜後殺蜂。這樣既節省了蜂群冬季的飼料蜂蜜,又提高了蜂群的產量,節省了半年的人工管理。我國南方春季有豐富的油菜、紫雲英、蠶豆等蜜粉源,氣候溫暖,有利於蜂群繁殖,是生產籠養蜜蜂的理想場所。北方蜂群越冬時間長,消耗飼料多,蜜蜂死亡率高。但夏季主要蜜源植物豐富,如籠養蜜蜂,有利於搶占蜂產品高產。
(1)籠養蜜蜂的飼養方法
飼養籠養蜜蜂有幾種方法:
1.用於北方養蜂場的生產和飼養。
北方的養蜂場春天從南方購買籠養的蜜蜂,放在蜂箱裏餵養,生產蜂蜜、蜂王漿、蜂花粉等產品,秋天在沒有蜜源的時候把蜜蜂殺死,還可以獲得蜂蛹。蜂箱、巢、養蜂用具清洗消毒後,妥善保管備用。這種飼養方式可節省蜜蜂越冬飼料蜂蜜20公斤左右,提高蜂蜜產量,節省管理蜜蜂半年的工作。
2.用籠蜂強化弱群和無王群。
由於飼料差、管理不善等各種原因,我國北方部分蜜蜂衰弱到無法獨立生存或失去蜂王。籠蜂可以和它們合並,這樣在流蜜期到來的時候就可以投入生產了。
3.推廣良種
賣籠養蜜蜂的蜂場必須保證質量,必須是高產蜂種,有蜂蜜和蜂王漿,以幼蜂為主,蜜蜂健康無病蟲害。南方的蜂場將以籠養蜜蜂的形式推廣高產和改良的蜂蜜和蜂王漿品種或精選的抗蟲害蜂種。
4.輔助強群長途運輸
在炎熱的季節,經過3 ~ 7天的長途運輸,蜜蜂容易窒息而死。如果采用開巢門運蜂的方法,部分蜜蜂會飛走,削弱蜂群,影響車站運營安全。在開始蜂群之前,可以從強蜂群中分出壹部分蜜蜂,放出1個蜂王臺,裝在籠子裏運走。到達目的地後,除去蟻後,與原殖民地合並。這樣既能保證蜜蜂長途運輸的安全,又能防止蜜蜂飛出。
5.花粉作物
利用籠養蜜蜂給植物授粉是壹種有效的增產措施。
6.南北合作
南北方養蜂場相互合作或共同從事籠養蜜蜂是壹種理想的方式。這樣可以減少北方越冬南方越夏蜜蜂的損失和蜂蜜的消耗,節省非生產期的人工成本。
(二)籠養蜜蜂的生產和飼養條件
生產籠養蜜蜂的蜂場除了在蜜源植物豐富的地方建立站點,還需要掌握改良蜜蜂的飼養技術,不斷培育高產抗病的蜜蜂。掌握人工蜂王繁育技術,及時培育大量優質蜂王;掌握蜂群快速繁殖技術,讓蜂群盡快發展壯大,提前供應更多籠蜂。
養籠養蜜蜂的地方,還需要有1以上的主要蜜源植物和豐富的輔助蜜粉源。因為籠養蜜蜂是沒有蜂箱和巢的蜂群,所以需要提前準備好蜂箱、巢、窩和飼料(糖、蜂蜜和花粉或花粉替代品)。購買籠蜂前,要掌握籠蜂的運輸、裝箱和飼養技術。
(3)蜜蜂籠的結構
裝蜜蜂的蜂籠壹般是用木板釘成長方形四格,兩邊釘鉛絲。長度不超過440 mm,高度不超過240 mm,可放入標準蜂箱,方便過箱操作。蜂籠的上、下、左、右四面釘有10 ~ 12 mm厚的木板,頂板中央開有直徑約100 mm的圓孔,用於放置飼料罐或飼料蓋,以及蜜蜂的入口。如果用蜂蜜之類的液體飼料,這裏安裝壹個飼料罐;當使用固體飼料如精制糖時,在此處安裝飼料蓋。饋源罩由8 ~ 10目鉛絲制成,直徑95 mm,高度100 ~ 130 mm,外緣15 ~ 20 mm..
蜂籠的大小取決於蜜蜂的數量。壹個裝1.5公斤蜜蜂的蜂籠,外形尺寸為長440毫米,高240毫米,寬160毫米。蜜蜂每增加或減少0.5公斤,蜂籠的長度和高度保持不變,寬度增加或減少20毫米..然後在四個框架的正面和背面釘上鉛絲。鉛絲要卷起來,用鞋釘牢,蜜蜂出不來。在頂板圓孔的壹側鋸了壹個長10 mm的鋸口,旁邊釘了壹個小釘子。在這裏,蜂王籠是用鉛絲吊著固定的。
圓柱形蜂箱由瓦楞紙或纖維板制成,長350 ~ 400 mm,大頭直徑200 mm,小頭直徑180 mm,管內裝有Z形鉛絲網,管中部系有飼料罐和蜂王籠,讓蜜蜂在鉛絲網上攀爬。蜂管兩端裝有鉛絲網和若幹25 mm寬的通風翅片組成的塑料管塞,防止蜜蜂飛出,防止通風不良。
(4)飼料的準備
籠養蜜蜂通過空運使用固體飼料,通過鐵路或卡車使用液體飼料。
1.糖精制
運輸過程中籠蜂的飼料和郵寄蜂王用的精制糖是壹樣的。制備的糖精制軟硬度和含水量要合適,在65438±05℃下要幹硬,37℃下不流動。用優質白糖和蜂蜜調制而成。普通糖粉含少量明礬,紅色原糖含雜質多,不適合煉糖,更不要說用帶銹或帶菌的蜂蜜。
(1)加熱方式
2份優質白糖加1份水,加熱攪拌使糖完全溶解,用雙層紗布過濾。1份蜂蜜加熱至60℃,過濾。將幹凈的糖汁加熱至112℃,將蜂蜜混合均勻,繼續加熱並保持攪拌至118℃時撤火,冷卻至70℃左右,繼續攪拌至變成乳白色糖塊。將制備好的精制糖放入容器中,密封保存在陰涼幹燥處。
(2)研磨方法
將優質白糖研磨成細粉,過80 ~ 100目細篩,將粗粉再次研磨過篩,直至全部為細粉。先取70%的糖粉,放在案板或厚玻璃板上,加入25%的蜂蜜(蜂蜜加熱過濾),然後來回揉搓,就像揉面壹樣,揉面時逐漸加入剩余的糖粉,直至揉成不軟不硬、粘手、放置不變形的白糖球。糖粉和蜂蜜的比例大約是4比1。
1.5 kg籠養蜜蜂在運輸過程中每天消耗約100克固體飼料,通常每籠加500克精制糖。如果個別蜜蜂在運輸過程中已經餵食完畢,可以隨時添加。
轉化糖可以用來代替蜂蜜制備精制糖。轉化糖的制備方法是:1 kg白糖,800 ml水,3 g酒石酸,煮沸30-45分鐘。
2.液體進料
用火車、卡車、輪船運輸籠養蜜蜂,用液體飼料是有效的。將蜂蜜裝入玻璃瓶或錫罐中,在蓋子上鉆2 ~ 3個孔,將蓋子向下放入蜂籠頂板的圓孔中並固定。空運籠養蜜蜂不能用液體飼料,因為飛機飛行時氣壓變化很大,容易使瓶中的蜂蜜流出。
(5)籠養蜂後。
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籠養蜜蜂使用的蜂王應根據所需數量提前規劃,按計劃培育,以便及時滿足供應。保證蜂王為當年或不超過6個月齡的人工產卵蜂王,符合物種要求,產卵能力強,采蜂能力強,分蜂能力弱,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強。為了提前3月供應籠蜂,需要提前1個月培育蜂王和雄蜂。此時由於氣溫低,蜜源少,蜂群尚未進入旺盛發育期,很難人工飼養蜂王。需要在第壹個秋季培育壹批蜂王,儲存起來用於供應第壹批籠蜂。四月份供應的籠養蜜蜂和當年培育的蜂王。根據提供的籠蜂數量,有計劃地安排擬培育的蜂王數量。在培育蜂王時,遷飛蟲的數量比需要蜂王的數量多1倍左右,因為遷飛蟲的接受率是80% ~ 90%,與蜂王交配的成功率是50% ~ 80%,有些蜂王產卵後會被淘汰。
(6)籠養蜜蜂的生產
籠養蜜蜂的生產應該在前壹年的秋天開始。除了培育壹批蜂王,還要徹底控制蟎蟲,培育健康的越冬蜂,實現強越冬。在氣溫相對較高、有蜜粉源的南方冬季,有效的技術措施可以促進和加速蜂群的發展。
根據當地氣候和蜜源條件,采用適宜的早春蜂群快速繁殖方法,可以使蜂群盡快發展壯大。有壹種方法,具體方式是:
在65438+的2月底或10月初檢查蜂群,詳細了解並記錄蜂群的情況,將3幀以上的蜂群歸類為大蜂群,3幀以下的蜂群歸類為小蜂群。小團體組成雙王團,采用兩個團體同框的管理方式,可以使兩個團體勢均力敵或者壹強壹弱。指出巢內空脾使蜂密,即第壹次“密”。3 ~ 4格的單蜂王群蜜蜂留兩個脾,放在箱子中央,兩邊有隔板和保溫物(保溫框或草卷),蓋上20張草紙,既保暖又吸濕。蜂箱門寬10 ~ 15 mm,朝南或西南,背靠墻壁;蜂箱間距為10 ~ 15cm;箱底墊有10 cm厚的幹草,箱背和箱間空隙填有千草;用草簾和塑料薄膜蓋住盒子。晴天翻保溫。雙王蜂群的中門應該是很嚴密的,兩個蜂群的蜜蜂在箱子裏無法交流;大門兩側每組留兩個脾臟,巢脾靠近大門和外隔板,使蜜蜂集中在兩個脾臟之間的蜂道內,箱內外保溫同上。蜜蜂在脾臟緊張的當天傍晚餵食,3天內餵夠,使每只脾臟有500克以上的飼料儲備。在糖漿中加入磺胺類藥物(每只蜜蜂0.2片)或抗生素(每只蜜蜂5000單位)。每天獎勵和餵牛奶糖漿。將500克白糖和250克水加熱溶解,然後加入250克牛(羊)奶和1克鹽,降溫後餵食。獎勵餵食不中斷。剛開始,小群每次餵50克牛奶糖漿,之後每天增加10%。寒潮期間可分別早晚餵1次。
8 ~ 10日齡,窩內有壹整架脾臟時,補脾。第壹個空脾被添加到蜂巢的中心。4 ~ 5天後第二次加脾,加到最外窩脾的內側,即側2位,後面加脾時也加到側2位。同時把新蓋的脾臟調整到外側,把舊蓋的脾臟調整到中間,這樣新蜂出屋後蜂王就可以在裏面產卵了。幾次加脾後,每個脾上的蜜蜂數量減少到70%左右,但子脾數量增加,這是第壹次“變薄”。當蜂群發展到占據8 ~ 9個脾臟時,暫停添加脾臟。此時采取割去脾上的蜜房蓋,調動巢脾的方法,擴大蜂王的產卵面積。因為大量蜜蜂出屋,蜜蜂數量增加,逐漸達到蜂脾比例(平均每個巢脾2000只),或者蜂多於脾(每個脾2000只以上),達到第二個“密度”。當蜂群情況發展到9格蜂以上時,添加中繼箱,轉移到中繼箱有1個蜜脾和2個子脾,添加2個空脾,巢箱也添加2個空脾。經過這種處理,巢脾上的蜜蜂又瘦了,也就是第二次“瘦”了。但巢內有6-8個亞種群,新蜂陸續出巢,幼蜂多,取食能力強。同時氣溫升高,蜜粉源增加,可以進壹步促進蜂王產卵,為籠養蜜蜂提供大量的蜜蜂。
7)裝箱工作
根據送蜂日期,提前準備器具和飼料,壹步壹步把蜜蜂放進蜂籠。
1.工具
與蜂籠、蜂王郵籠、飼料蓋或飼料罐、臺秤、漏鬥、釘子、鐵網、釘錘、鉗子等配合使用。搖蜂漏鬥的上口直徑為30 cm,下口直徑為10 cm,圓柱形上段長度為55 cm,漏鬥形下段長度為35 cm。由鍍鋅鐵皮或塑料薄膜制成。大量裝籠時,在空的中繼箱下釘壹塊王隔板,在箱下連接壹個與中繼箱上口相同的漏鬥,既能提高搖蜂效率,又能避免將蜂王和雄蜂放入蜂籠。
2.裝箱時間
流蜜期的籠養應在蜜蜂大量離巢采集前進行,避免蜜蜂到達目的地後體重下降過多。蜜源匱乏時,偷蜂容易,籠蜂難。裝籠時間應安排在清晨或傍晚蜜蜂很少飛的時候。壹旦蜜蜂被偷,立即停止,等蜜蜂安靜後再繼續。
假裝是蜂王
打開蜂王郵籠上的鐵網,將精制糖放入飼料間,用塑料薄膜覆蓋,防止精制糖幹燥或潮解,然後將鐵網固定。將蜂王和7 ~ 10只蜜蜂放入蜂王籠側面的圓孔中,用軟木塞或蜂蠟堵住出入孔,稱出重量。用鉛絲將蜂王籠從蜂籠的圓孔放入籠中,鉛絲卡在鋸縫中,固定在頂板上,使飼料室位於下方。
搖晃蜜蜂,將它們關進籠子
將蜂籠放在臺秤上,搖動蜜蜂,將漏鬥插在蜂籠上。打開蜂巢,找到蜂王的巢脾放在壹邊;把其他幼蜂的巢脾提出來,把蜜蜂搖到漏鬥裏,然後把巢脾放回原來的盒子裏。提起脾臟,依次搖動蜜蜂,直到籠子裏的蜜蜂重量略超過要求,立即拉出漏鬥,蓋上圓孔。附在紗蓋、隔板、側脾上的蜜蜂大多年齡較大。不要把它們抖進籠子裏。不要把蜜蜂搖進塑料帶稱重後再放進蜂籠,因為蜜蜂聚集在塑料帶裏,溫度高的時候,短短幾分鐘就會發熱脫水,造成很大傷亡。沒有蜜源的時候,不要把幾群蜜蜂混養在壹個籠子裏,以免互相叮咬。
添加飼料
裝上預定數量的籠蜂後,將附著在蜂籠外側的蜂清理幹凈,移離蜂場,將飼料罩放入圓孔中,每隔3-4厘米在罩上緣釘上圖釘或鞋釘進行固定。然後將壹定重量的精制糖或液體飼料罐放入飼料蓋內,再用薄木板釘在頂板上,封住上部開口。在登記卡上記錄飼料重量。將包裝好的籠養蜜蜂放在樹蔭下或陰涼通風處,保持蜜蜂安靜。
(8)籠養蜜蜂的運輸
籠子裏的蜜蜂可以用卡車、火車或飛機運輸。註意蜂籠的固定和途中的管理。
1.固定蜜蜂籠
為了通風散熱和方便攜帶,每3 ~ 4個籠子之間用4根木條或竹板連接,每個籠子的紗窗與紗窗相對,間距70 ~ 80mm。木條釘在蜂籠側壁的上下兩端,壹邊兩根。木條或竹板的長度取決於蜂籠的數量和寬度,兩端會長出30 mm。
2.管理在路上
卡車或火車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