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的飲食習慣是孩子不良飲食習慣的第壹個原因:家庭的飯菜口味和幼兒園的不壹樣,有的孩子習慣了家裏飯菜的口味,幼兒園的飯菜口味就不會對自己的口味,就會有“挑食”的錯覺;
2.不良的教養是孩子養成不良習慣的壹個重要原因:孩子普遍對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有依賴性,壹旦喜歡吃,就不想再去品嘗其他沒吃過的食物。家長在嬰幼兒飲食過程中,往往會擔心孩子吃不飽、營養缺乏,甚至會有錯誤的營養觀念——讓孩子多吃肉,多吃自己喜歡的食物,或者對孩子不喜歡的食物放棄引導,從而造成孩子“挑食偏食”。
3.父母的“榜樣”對孩子有負面作用,影響孩子的飲食習慣。在很多家庭中,孩子愛吃什麽,父母就會多給孩子做什麽,孩子總是吃那些食物,這就導致了孩子的“偏食挑食”。
那麽如何才能改善現狀,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呢?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采取各種措施,讓孩子逐漸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壹、提高孩子食欲的小偏方
1,故事法
吃飯前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引起孩子的食欲。
比如我班很多孩子不愛吃海帶。當他們遇到“骨海帶湯”時,他們吃得很慢。勺子在海帶裏攪來攪去,吵著不要吃海帶。面對這個問題,我壹方面給他們講了“豬的粗脖子和海帶”的故事,讓他們知道海帶對人有很多好處。另壹方面,我故意聞了聞,說:哇,好香!並表現出陶醉和渴望吃東西的樣子,告訴他們老師最愛吃海帶。不知道哪個孩子和老師壹樣喜歡海帶,及時給他們做個榜樣。孩子們的情緒頓時高漲起來,爭先恐後地狼吞虎咽起來。
2、遊戲法
老師可以用遊戲的口吻進行聚餐活動,把聚餐當成壹個小遊戲讓大家參與。增加孩子對飯菜的食欲。
比如有壹天幼兒園做了小朋友不太喜歡吃的胡蘿蔔,我就有了壹個想法,扮演兔媽媽的角色,每個小朋友都變成了小兔子。兔媽媽說:“今天,我們壹起采集了這麽好吃的胡蘿蔔。這些胡蘿蔔很有營養。快來和兔寶寶們分享吧!”“這樣,不愛吃的孩子也會感興趣,想嘗嘗我們壹起摘的胡蘿蔔有多好吃。
3.座椅調節方法
以前為了老師管理方便,我把因為偏食吃飯很慢的孩子集中在壹兩張桌子上,效果不是很理想。後來我改變了方法,把它們安排在吃得又快又香的孩子周圍。就這樣,他們看到身邊的好朋友吃得那麽香,受到感染和鼓勵,漸漸吃得又快又香。
二、糾正不良飲食習慣的小食譜
1,示例方法
班裏有吃得好的孩子,老師可以用自己的榜樣去教育引導吃得不好的孩子。孩子吃飯的時候,老師可以邊巡飯邊找榜樣寶寶。例如,今天我看到楊洋吃了最好的食物,什麽也沒剩下。我真的很喜歡楊洋,壹個聰明的男孩!每個人都應該向他學習,做壹個健康的寶寶。
2.註意飲食順序的方法
孩子吃飯的時候,我經常發現有的孩子會先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然後以“吃飽了”為由,把不喜歡的食物留下。對於這種現象,我采用了“順序食物添加法”。根據孩子不同的喜好,我會先留壹種孩子特別喜歡吃的食物,讓他把不喜歡吃的部分吃完,告訴他吃完盤子裏的菜老師會給妳雞翅。這樣孩子不良的飲食習慣就會大大改善,剩飯剩菜的現象也會大大減少。
3.增量添加法
有些孩子從小就不吃某些食物,讓他們壹下子改變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我對這類孩子用的是“逐漸增加量”的方法。比如我班上的賈加和德德,我壹開始會給她少吃壹點,然後逐漸增加,讓她慢慢適應,慢慢喜歡吃。像這樣,再多壹點,再多壹點,讓孩子喜歡上不喜歡的,喜歡上這種食物。
4.評價和激勵方法
老師要關註偏食剩飯的孩子哪怕壹點點的進步,如果能給予鼓勵,他們也會很開心。這樣,調動孩子吃飯的積極性,會促使他們改正偏食、剩飯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