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缺鐵性貧血大多說是可以預防的。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黑木耳、海帶、發菜、紫菜、蘑菇、豬肝等。,其次是豆類、肉類、血液、蛋類等。動物性食物不僅含鐵量高,吸收率也高;大豆和豆制品含鐵量高,吸收率高。食物應該含有壹定比例的動物蛋白。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的攝入,用鐵鍋烹飪,可以增加鐵的來源。
2.貧血是指男性血紅蛋白含量低於120g/L,女性低於110g/L..貧血患者多為活動後面色蒼白、虛弱、心慌氣短,抵抗力低下,易受病毒、細菌感染。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貧血患者在日常生活、飲食、起居上要註意以下事項:
1,飲食要高營養,易消化。雞蛋、瘦肉、豆腐、蔬菜要合理烹調,適量食用,不能太油膩、太辛辣。主食要合理搭配來自面粉、大米的粗糧,少吃“死面”主食。提倡吃無公害蔬菜。
2、感染發熱病人,要少吃羊肉、豬肉、雞肉等發菜,少油膩,多清淡。盡量不要使用安乃近、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童眼喜康或含有這些成分的藥物,如蕭肅傷風膠囊、康泰克等。,並且可以使用雙黃連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柴胡註射液、羚羊角註射液等純中藥制劑。抗病毒西藥(利巴韋林等。)也可以加。如果發燒超過38攝氏度,妳應該咨詢醫生進行抗生素治療。
3、心慌、頭暈、頭暈者要少活動,及時輸血,不要硬撐,間歇輸血的患者,註意自己的輸血間隔,不要隨意延長。出血、皮膚瘀斑增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4、日常生活要有規律,適當活動不要勞累。少去公共場所和人多的地方。
5.我們應該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保持樂觀,遇事不急不躁,多看壹些娛樂性的電視節目和書籍,多聽娛樂性的廣播和輕松的音樂。
6.保持室內空氣清新,經常通風,尤其是在冬天。
7.抽煙喝酒有害健康,更不利於疾病康復。煙酒有抑制造血的作用,貧血患者不宜吸煙飲酒。此外,貧血患者不宜喝濃茶或咖啡。不要長時間接觸油漆、膠水等有機溶劑。
8、服用中西藥物的不良反應(如厭食、惡心、腹瀉、皮疹等。),應及時向主管醫生和護士報告。
9、服藥要遵醫囑,不要隨意服用偏方,以防用藥偏差,加重病情。更重要的是,不要搞壹些封建迷信活動,要在正規醫院進行診療,防止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