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湯的熱愛幾乎是壹種信仰。喝湯滋補是老祖宗代代相傳的經驗,毋庸置疑。誠然,對於消化道疾病、營養不良、長期饑餓、術後虛弱的患者來說,湯是壹種很好的食物,可以促進消化吸收,補充能量。但是對於消化功能正常的人來說,尤其是腎氣不好的人,每次喝肉湯無疑會對腎臟造成很大的傷害。具體分析如下:
壹、肉湯通常含鹽量高,導致鈉攝入過多,容易誘發高血壓。
我們都知道,為了預防高血壓,建議每天吃鹽不超過6克,肉湯往往含鹽豐富。畢竟中國人營養和美食並重,不可能不加鹽。普通鹽度,100ml湯裏大概有1克鹽,甚至更多。估計妳平時喝多少碗碗湯,還得吃菜。這壹天鹽隨便超標幾倍。如果妳喝的是很淡或者沒有加鹽的湯,可以說是非常少見的,作為特例。
長期喝肉湯無疑會導致鈉攝入過多,誘發高血壓,而高血壓的最終危害必然會到達腎臟,這對腎臟不好的人來說是雙重打擊,並帶來腎臟疾病的進展。
第二,肉湯富含油脂,容易誘發高血脂。
在煲湯的過程中,會溶解大量的脂肪,尤其是骨髓或與膠原蛋白結合的脂肪會溶解在湯中,變得更容易消化吸收。通常在熬湯的時候會加入壹些調料,這樣喝湯的時候就不會覺得油膩,這樣大量的脂肪就會適當的進入妳的胃腸道。對於物質極度匱乏、營養極度匱乏時代的人們來說,喝湯無疑是久旱逢甘霖,但是
高脂血癥在腎友中很常見,後期腎病發病率更高。腎病綜合征、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高脂血癥是大概率事件。這種情況下,如果再喝肉湯,無疑對病情非常不利,即使同時服用降脂藥物,恐怕效果也不會好。
再次,肉湯富含嘌呤,容易誘發痛風,甚至痛風性腎病。
煮湯時,肉細胞釋放脂肪,同時細胞核中的大量嘌呤也進入湯中。我們用普通碗喝壹碗雞湯,至少有500mg的嘌呤進入體內。妳喝的是雞湯,其實同時喝的是濃縮嘌呤精!
嘌呤攝入過多意味著什麽?如果長期攝入過多嘌呤,就會適當高尿酸血癥。如果腎功能不好,血尿酸水平會繼續升高,導致痛風,甚至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腎病!對於腎臟不好的人來說,痛風性腎病無疑是又壹個打擊。從這個角度來說,腎友或者高尿酸的朋友真的有必要把這種長時間高溫加熱的肉湯列入黑名單。
總之,肉湯有風險,喝湯要小心!對於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尤其是腎功能不好的朋友,更需要提高警惕!如果真的要喝湯,要註意肉不要煮太久,要煮的快。肉的量不要太多。最好用蔬菜、豆腐或蘑菇等蔬菜代替肉類煮湯。同時,要控制喝湯的頻率,即使偶爾喝湯,也要同時吃蔬菜和水果,以平衡和稀釋體內油、鹽、嘌呤的含量,最大程度地防止腎臟受損。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要感謝圖片的作者。如果您發現任何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我將刪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