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楊過的特產是什麽?

楊過的特產是什麽?

楊過最著名的特產是“易門幹苔”“易門幹苔”,又名貢來,產於渦河沿岸的亳州市渦陽縣易門鎮。幹苔蘚是壹種半幹蔬菜,由類似萵苣的植物加工而成。外觀呈散狀,綠色條狀,吃前用水浸泡,晶瑩如碧玉,吃起來清脆爽口。因其在清乾隆年間作為貢品,故又以貢品命名。周恩來總理曾多次用它招待外賓。因為嚼菜時能發出清脆的聲音,周總理幽默地稱之為“響菜”。據專家鑒定,幹苔蘚含有17種氨基酸和10多種營養物質如糖、粗蛋白、鈣、磷、鉀、鈉、鐵和銅等礦物質。它不僅營養價值高,還具有食療價值。經安徽中醫學院鑒定,幹苔具有清熱、降血壓、益五臟、通經絡、開胸益氣、強筋骨、美白牙齒、明目、通乳、解毒、利腸的作用。真的是天下罕見的菜。幹苔的吃法有多種,拌、炒、滾、煎、煮。常見的菜譜有貢菜拼盤、幹苔涼拌、幹苔炒肉絲、幹苔炒雞丁、幹苔糖醋、幹苔辣、幹苔餃子、幹苔丸等等,吃法有壹百多種。幹苔已成為渦陽縣出口的拳頭產品,年產值約3億元。楊過生產的各種幹苔產品在國內外榮獲7項金獎。苔原是壹種野生植物。據說老子曾經在家鄉太清宮的無憂園種過,不是為了食用,而是煉丹入藥。太清宮距離易門鎮僅15km。明清時期,太清宮戰亂,這種植物的種子流入民間,被易門蒙元的張姓農民獲得。它們在300年前被加工成貢菜,成為宮廷菜肴。但這種植物對土壤、水分、氣候的要求很高,很難在異地擴展。壹年有兩種幹苔,春苔和秋苔。整個生長期只有75天左右,需要井裏浸芽、畦田育苗、起壟、移栽。種植早,只生纖維不生肉;種晚了,天氣變冷了,只剩下壹把枯葉。收割時要剝葉,用刀出菜,把握時間,通風晾曬。早在民國時期,幹苔在湖廣南洋壹帶就很有名。65438+10月的金秋,正是幹苔收獲加工的季節,南陽、湖廣的商人背著行囊來到易門古鎮,收購幹苔。如今,幹苔正在走出國門,銷往世界各地。原網址:老子故裏網/html/html/guoyangtechan/92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