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婚禮有壹系列具體的儀式程序和活動,如哈達訂親、戴弓、迎親夫、獻羊祝酒、問名、卸羊頸、配婚、母親祝福、搶帽、受火焰洗禮、向公公婆婆鞠躬、掀開面紗、新娘獻茶、回門等。這些儀式程序和活動不同於其他民族的婚禮,也不同於其他地區的蒙古族婚禮。它們是蒙古族婚禮中最具特色、最具魅力、最隆重的形式,濃縮了蒙古族禮儀習俗的精華,成為迄今為止最完整、最豐富的蒙古族民族風俗畫卷。
這裏的婚期壹般都是喇嘛選的。結婚前幾天,男女通常要宰殺牛羊做準備,準備酒和香煙,制作或購買漂亮的蒙古袍和馬靴。婚禮當天,新郎會在吉祥的氣氛中穿上嶄新的服裝。壹般是紅緞冠,或者是“布裏亞特”風格的圓錐形紅色流蘇帽。穿著長袍、靴子和箭,看起來非常威武帥氣。媒人和伴郎都打扮好了。壹切準備就緒後,新郎和伴郎會舉杯,在歡呼聲中唱起婚禮歌曲。大意是:成吉思汗傳下來的婚禮是我們最幸福的時光。讓我們在遼闊的草原上盡情歌唱,永遠快樂。唱完之後,新郎在眾人的簇擁下,騎上駿馬,向女方家飛奔而去。通常新郎到了新娘家,新娘家的蒙古包會關著,假裝不知道。這時候男方會派壹個擅長辭藻的婚禮贊美師,用歌聲回答伴娘們。只有當人們有壹個好的答案時,他們才能被邀請進屋。新郎進入房間後,主人和客人會愉快地舉杯,為新人的幸福而歌唱。儀式結束後,女方的家人會派人為她送行。當出發時間臨近時,新娘會披上鮮紅的面紗,穿上粉紅色的蒙古袍。在壹片歡送的祝酒聲中,她會騎著馬繞著自己的蒙古包轉三圈,與朝夕相處的父母姐妹告別,互相訴說著愛、感恩和友誼。
鄂爾多斯婚禮是鄂爾多斯蒙古族傳統祭祀文化、宮廷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族歌舞的集合。它表達了人們對幸福、吉祥、喜慶、熱情的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具有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