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菜單上有哪些菜?
以前有壹個笑話,壹個乞丐在回答當了皇帝以後做什麽的問題時,直言不諱地回答:當了皇帝以後,每天都吃白面饅頭。這是個笑話,但是皇帝吃什麽?美食海鮮?或者說——下面是壹個清朝皇帝的食譜,從中我們或許可以感受到皇帝也不過如此。這是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十月初壹,乾隆皇帝晚宴的菜單。菜單如下:“燕窩雞絲香菇白菜絲火熏平安果,續八仙(燕窩鴨火熏片,雞翅肚菇),肥雞白菜,臘鴨,爛鴨,野雞酸菜絲,烤鹿肉,雞絲鍋崩羊肉幹,省下的壹道菜。壹品蜜,壹品拉拉,壹品小菜,壹品南菜,壹品菠菜,壹品桂花蘿蔔,壹碗糯米,壹品羊蛋粉湯,壹品蘿蔔湯,壹品野雞湯。”(徐啟賢:《清代皇帝用膳》,《紫城》第10期)今天,皇帝吃壹頓很普通的飯,大約要花20兩銀子,而當時的生活水平和物價水平是,壹家五口的人,壹年大約要花30兩。從上面的菜單可以看出,乾隆皇帝的正餐(當時皇帝的正餐是壹天兩餐,即早晚餐,所以這個正餐是正餐),有20多種菜肴和湯。也就是說,目前我們普通人經常(有的甚至上桌)吃的那些東西,比如雞、鴨、白菜、蘿蔔、菠菜、酸菜、蘑菇、粳米等。,而且鹿肉很珍貴,但是這種鹿肉基本都是皇帝自己家裏養的,所以這種普通的飯菜價格也不便宜。裏面的油水自然就到了那些迎合皇帝的人手裏,也就是大大小小的內務部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