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概況
榆社縣榆社縣位於山西省晉中南部中部,太行山西麓,張卓北苑兩側。東鄰左權、和順,北接太谷、榆次,西接祁縣,南接武鄉。面積1.699平方公裏,人口1.4萬。
縣人民政府駐季承鎮。郵政編碼:031800。編碼:140721。區號:0354。拼音:榆社縣。
歷史的發展
榆社在春秋時期屬於晉國。戰國先屬朝鮮,後屬趙。秦屬上黨郡。漢簡縣稱聶縣。晉改名為武鄉縣。魏太和十五年遷居南汀川聶城。隋在北庭川分設榆社縣。唐初,榆社縣改禹州,後縣屬遼州。宋西寧七年,榆社縣並入武鄉縣。袁恢復榆社縣,至今。
行政區劃
榆社縣轄4鎮5鄉:季承鎮、雲群鎮、貝豪鎮、社城鎮、何裕鄉、北寨鄉、洗馬鄉、藍雨鄉、蔣堂鄉。
自然地理
榆社屬多石山區,四面環山,渾濁的漳河貫穿全縣,山川交錯,景色秀麗。是水果、畜禽、蠶、魚、藥材的理想產地。榆社笨雞蛋、榆社阿膠、榆社肉牛、甲魚、銀魚、酥梨、紅星蘋果、蠶繭、藥材都是山西名產,在日本、港澳、東南亞享有盛譽。
該縣四周是高山,中間是許多黃土丘陵,張卓河兩岸是狹長的河谷平原。境內主要山峰;東邊有布拉克山、靜子嶺;西部有五瓦背、五雲山;北面有銅梁山和三仙腦。海拔除黑山為1.442米外,其余均在1.500米以上。其中,五瓦背1901米最高。張卓河自北向南貫穿全縣,雲群河、婺源河、泉水河、東河、南屯河等支流遍布全境。本縣年平均氣溫8.8℃,1月零下7℃,7月23℃,年降雨量650毫米,無霜期約170天。
自然資源
榆社資源豐富。地下埋藏著煤、鐵、錳、石膏、油頁巖和大量古生物化石,是世界聞名的化石之鄉。出土化石的數量、種類和完整性舉世矚目,被譽為“化石之鄉”和“古脊椎動物寶庫”。煤、鐵、錳、石膏、油頁巖和其他礦物。工業主要有化肥、農機、印刷、電表、無線電元件、汽車修理、釀酒、針織、磚瓦、副食品加工、木制品、服裝等行業。
顯著
榆社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姬子在商朝開辟了壹座城市,廉頗和藺相如在戰國時期媾和,他們的名字流傳千古。十六國,石勒蘇益格稱帝,建立後趙。榆社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是太行山區的老根據地。抗日戰爭時期,老壹輩革命家-,-,-,-,陳賡,-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和戰鬥過。榆社人民為民族獨立和民族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被晉冀魯豫邊區譽為出兵、產糧、出幹部、出經驗的模範縣。
榆社基礎設施齊全。交通便利,太焦鐵路、太長高速公路縱貫南北,泰興、玉昌幹線公路與縣鄉公路交錯成網;通信便利,太原至陽泉、太原至昌野、呼和浩特至北海、偏關至晉城兩條國家幹線通信電纜經過榆社,通信狀況達到全國壹流水平;電力充足,太原-榆社11000V高壓輸電線路_社會專用。山西華能_社電力有限公司壹期2臺65438+100 MW火電機組,二期2臺30萬MW機組,三期2臺60萬MW機組。擴建工程正在全面展開。水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充足。
2020年7月,商務部公布了2020年農村電子商務綜合示範縣名單,榆社縣入選。
2065438+2009年3月,榆社縣被列入第壹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縣(晉冀豫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