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油茶湯
在恩施的第壹個晚上,馬啟婷品嘗了土家精油茶湯。據服務員介紹,喝油茶湯是土家族待客的傳統禮儀。可惜土家族已經變得很中國了。體驗這種傳統習俗並不容易。幸運的是,許多餐館都保留了這種美味。
所謂的油茶湯,是將茶葉、生姜、花椒加水熬制,然後將湯倒入盛有炒好的黃豆、豆腐、堅果、花生的碗中,即可使用。油茶湯口感酥脆爽滑,初嘗很有特色。
礦渣
第壹次看到這種美食的時候,覺得有點醜,人也沒什麽食欲,但是這種感覺很快就會淡去。因為渣滓的味道撲鼻,我吃起來有點像江浙的豆腐渣。恩施渣還會加入當地的臘肉,吃起來香氣更濃,尤其是吃的時候。
據說恩施人是不會拒絕混渣的。為什麽這麽說?據說當年缺糧的時候,因為造渣方便,用料簡單,救了很多人。所以當地有“辣椒是鹽,渣是年貨”的說法。
培根巴巴
可以說恩施人也很喜歡巴巴。春天的艾蒿沁人心脾,糯米甜而不膩,甜糯的老鼠粑粑,當地人壹年四季都會品嘗。
不過遊客最常吃的還是臘肉炒粑粑,這也是幾乎每個恩施餐館的必點菜品。臘肉粑粑的食材很簡單,有當地的臘肉,青椒等等。雖然食材簡單,但味道獨特。煙熏臘肉脆糯米飯。當妳吞下它的時候妳會記得的。
土家燒餅
到了恩施,想品嘗主食,壹定不能錯過土家燒餅。自制燒餅又叫掉渣燒餅,顧名思義就是酥。
家裏的餅幹都是烤的。烤好後外層酥脆,咬壹口就能想象它的脆了。從表面上看,它的配料主要是面粉、洋蔥、辣椒等。我個人喜歡吃的時候會在燒餅裏加壹塊紅燒肉。外脆裏嫩的很好吃。
紮光角
這道菜端上來的時候,我以為是油渣。服務員告訴我,這在當地叫榨辣椒,主料是鮮紅的辣椒醬和玉米粉。當地人有“三天不吃酸辣,感覺像貓抓”的習慣。所以擠辣椒在恩施很受歡迎,壹般和臘肉壹起炒,是壹頓好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