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是位於中國東北和朝鮮邊境的界山。廣義上是指從西南向東北綿延數千公裏的壹系列山脈,橫跨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東部和朝鮮境內兩條河流和道路的交界處。狹義的長白山是指它的主峰。長白山古稱補仙山、太白山。清代滿族人稱之為“白山”或“白頭山”。近代朝鮮半島人和日本人也稱之為“白頭山”。長白山這壹名稱最早由萬使用,後由金女真人命名為“長白山”,流傳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女真人視長白山為“興亡之地”,先後將其命名為“護國之靈,應王”和“開天為大帝”,並設立寺廟祭祀。在長白山天池北側,至今仍有壹處用玄武巖石塊人工修建的“女真人祭壇”遺址,是女真人祭祀長白山用的。在滿族神話中,長白山是滿族的發祥地。相傳古代有仙女因吃了朱果而在山塘中沐浴,生下壹子,即愛新覺羅的祖先布庫裏永順。
黑龍江,又名阿穆爾河,是中國第三大河流。黑龍江流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內陸河,是滿族人的發祥地。黑龍江在漢魏晉時期被稱為弱水。南北朝時,黑龍江上遊在松花江、兩江匯合後稱為硬水。隋唐時黑龍江下遊叫黑水。黑龍江壹直到元朝都是中國的領土,隸屬於嶺北省和遼陽省。元朝的軍隊駐紮在這裏,成為元朝的內河。19世紀中後期,俄國強行占領了中國黑龍江以北、烏蘇裏江以東的大片領土,才成為中俄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