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二月,當時已經84歲高齡的蔣介石收到了壹封來自香港的信。他的筆跡是他所熟悉的卷繡字體。信的內容很短,卻充滿了辛酸:“三十多年來,我的委屈只有君知,但我壹直忍受著最大的自我犧牲來維護君和其他國家的名譽。
對於蔣介石來說,這位作家的冤屈並不奇怪。因為這壹切都是他造成的。但令他意外的是,那是他壹生中最後壹次收到海峽對岸這個男人的來信,因為在這壹年的2月21日,這個男人永遠離開了蔣介石。從1949分開,真的是死了,再也沒見過面。
作者是蔣介石的第三個女人,陳潔如。信發出後不久,21年2月26日,她獨自壹人在公寓中去世,享年65歲。四年後,她這輩子唯壹愛過,恨過,也不曾忘記的男人也離開了人世。也許他們之間的愛恨情仇會隨著生命的終結而終結。
壹見鐘情
陳潔如出生於1905壹個小商人家庭。祖籍浙江寧波,從小生活在上海。12歲,母親送她去愛國女校學習文化知識。在學校,陳潔如交了壹個叫朱壹民的朋友,比她大六歲,但兩個女人很合得來,無話不談。此時的陳潔如怎麽也沒想到,正是這個好朋友,間接促成了她壹生的戀情。
陳潔如家屬於在滬外國人,根基不是很穩,也沒有深諳其根的朋友。在老鄉的介紹下,我認識了上海的大財閥張靜江。張靜江是壹個勇敢的人,很欣賞陳家,所以在生活和生意上給了很多幫助。
1918年,張靜江的原配妻子去世,20歲的朱壹民成了張靜江的新任妻子。因為這件事,陳潔如壹度很難過,怕朱壹民嫁給別人後沒時間陪自己玩。但朱壹民說,不管她是誰,陳潔如永遠是她的好姐姐。
暑假的壹天,陳潔如去張靜江家做客。家裏有三位客人,即孫中山、蔣介石和戴。張靜江逐壹介紹了家庭中的婦女。寒暄過後,男人們去書房談話。然而,此時的陳潔如卻感覺自己的心怦怦直跳,快要跳出喉嚨了。
原來,此時的陳潔如雖然只有14歲,但看上去卻很成熟,身材高挑,發育良好,童趣十足,像壹朵含苞待放的花。追隨孫中山的蔣介石,第壹眼看到她就呆在原地,像觸電壹樣,目光始終沒有離開。
陳潔如,壹個愛上春天的女孩,怎麽可能感受不到那火熱的眼神?我不禁臉紅了。當男人們上樓時,她仍然有點心不在焉。
過了很久,孫中山等人告別了他們的主人,離開了。陳潔看到他該回家了,所以他起身離開了。剛走出張復的大門,他就看見蔣介石在那裏等著。他滿臉笑容,壹臉愜意地迎了上去,問了問陳潔如的家庭住址。
陳潔如自然知道蔣介石的心思,但心裏覺得不舒服,就隨便給了個假地址,匆匆離開了。
她不知道此時的蔣介石已經認可了壹見鐘情,發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他是壹個如此強壯且占有欲極強的人。年僅14歲的陳潔如怎麽可能完全理解這場愛情攻勢的洶湧狀態?
瘋狂追求
因為陳潔如經常光顧朱壹民的家,蔣介石成了張靜江家的常客。在這裏,他總能偶遇陳潔如。張靜江夫婦看出了蔣介石的意思,於是去開導陳潔如,試圖理解和接受蔣介石。
有壹次陳潔如和蔣介石在張家又見面了,但是朋友幫不上忙,最後同意和蔣介石單獨出去吃飯,也就是第1次約會。
但晚飯後,蔣介石把陳潔如哄到壹家旅館,鎖上門,強行把陳潔如摟進懷裏。陳潔如拼命掙紮,大聲喊叫,試圖引起外人的註意。本來蔣介石是想欺軟怕硬,先把生米做成熟飯。沒想到這個女人反抗的這麽激烈,再繼續逼下去恐怕不會有好下場,於是他放手了。
陳潔如見蔣介石松口,立即開門跑了出去,壹路狂奔回家。再看蔣介石,平時看起來溫文爾雅,但他會來這壹招,新建立的好感瞬間崩塌。
但是,蔣介石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硬的不行,就來軟的。他已經悄悄地跟蹤了陳潔如,知道第1次查詢得到的地址是假的。弄清了陳潔·賈茹的確切位置後,我直接敲開了門,對慕辰說:“我很崇拜妳的小姐,想和她交個朋友。”陳的母親看蔣介石年輕,當面拒絕了他。
但蔣介石仍然不肯放棄。他壹天給陳潔如家裏打了好幾次電話,說的都是道歉,希望得到原諒。如果電話壞了,他寫了壹封信。簡而言之,蔣介石用盡了他所有的伎倆。
也許上帝有意促成這樁婚姻。1921年,陳潔如的父親突發心臟病去世,讓家裏頓時陷入困境。母女倆都失去了精神和物質的支撐,跌入深淵。這時,蔣介石出現了。他先請夫婦做太歲,然後親自來遊說陳的母親。
先生和夫人表達了對陳母親的壹些激動。然後再看蔣介石此時的驚訝。他裝扮成孝子戴孝,向陳潔如的父親表示哀悼。他的表情既悲傷又真誠。陳潔如雖然知道蔣介石在耍花招,但心裏真的松了,情緒也變得復雜起來。就像她說的,“我偷看了他壹眼,忍不住心痛。”
於是,母親陳同意了他們的婚事。19211二月五日,蔣介石和陳潔如在上海永安大廈大東飯店宴會廳舉行了隆重的婚禮。能在這裏舉行儀式的都是當地有地位的人。婚宴持續了幾個小時,終於到了進洞房的時間。蔣介石輕輕抱住陳潔如,在他耳邊低語:“現在妳是我最親愛的妻子,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愛的人。親愛的,有了妳,我再也不會愛上別的女人了。這是我對妳的鄭重承諾。”
這些話讓陳潔如很感動。此時,她已經把自己的整個身心完全交給了蔣介石。他們婚後的生活也很甜蜜幸福。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雖然只比陳潔如小四歲,但他禮貌地稱陳潔如為“上海媽媽”,陳潔如也很喜歡蔣經國。
蔣介石走到哪裏,都帶著陳潔如,他們形影不離。只是蔣介石訪問蘇聯時,陳潔如並未隨行,但在短短三個月內,蔣介石給陳潔如寫了七封信,可見其愛意之深。
1924年,蔣介石出任黃埔軍校校長,帶陳潔如南下廣州。此時,陳潔如已以“蔣總統夫人”、“蔣總司令夫人”的身份出入社交場合,與軍政要員及其夫人交往,壹時名聲大噪。這也是陳潔如壹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對隨風飄蕩的承諾
幸福總是過得很快。轉眼間,這對恩愛夫妻已經在壹起生活了7年。1927年,蔣介石想娶,以獲得宋家的巨額經濟支持。面對嚴峻的政局,野心勃勃的蔣介石絕不會把兒女私情放在1的位置上,更何況宋美齡是個美女,他對對岸也有好感。我相信,即使她長得醜,蔣介石也會選擇她。
於是他向陳潔如表白,讓陳潔如知道自己的難處,並告訴她這只是壹個計劃,需要壹段時間才能完成,但絕不會是壹輩子。他希望陳潔如考慮大局,退讓幾年,給自己壹個完成大業的機會。
聽到溫柔的丈夫說出這樣的話,陳潔如驚呆了。壹怒之下,她離開蔣介石躲到上海。
但蔣介石心意已決。他獨自去上海見了陳潔如的母親,把目前的情況坦率地告訴了婆婆。他希望婆婆能說服陳潔如壹起完成她的政治婚姻計劃,並承諾五年後與潔如恢復夫妻關系。
無奈之下,只能妥協。
同年8月19日,蔣介石安排陳潔如離開美國。出發前給她654.38+萬元生活費,鼓勵她好好學習,讓她將來回國後更好地履行總司令夫人的職責。這顯然是壹個虛無縹緲的承諾,也給了陳潔如壹生都無法解開的枷鎖。
陳潔如的遊船剛剛駛出岸邊,蔣介石就在這裏匆匆宣布了蔣中正家族的通告。到美國後,陳潔如的生活壹度艱難。我給蔣介石寫過幾次信,希望得到經濟援助,但蔣介石視而不見,沒有給她寫回信,也沒有寄錢。陳潔如等待著,但最終,他的希望落空了。
後來,她壹直請朱壹民轉達回家的想法,並說既然和蔣介石離婚的事實已經塵埃落定,回國不會幹擾他的任何生活,“雖然我死了”是她最難過的寫照。盡管如此,蔣介石仍置若罔聞,不予理睬。
1933,五年期限已過,陳潔如終於可以回到祖國了。然而,她的經濟問題成了最大的問題。她多次給蔣介石寫信,從未得到回復。最後,她只盼著蔣介石送來的五萬塊錢,壹聲不吭。夫妻之間的情分結束了。面對蔣介石的冷酷無情,陳潔如只能長嘆壹口氣,卻沒有再給蔣介石寫信的想法。
1941年,為了避免麻煩,陳潔如離開上海去了重慶,在那裏他又見到了蔣介石,有壹段舊情復燃的時期。但是宋美齡是壹個如此堅強的女人,她怎麽能容忍她的丈夫與他的前妻有染呢?最終,陳潔如退出。
自古多情有余恨
1949年,蔣介石退守臺灣省,陳潔如決定留在上海。周總理知道這件事後非常關心,親自安排陳潔如的生活。他明確表示,陳潔如不想留在上海,可以安排她去香港。如果她不習慣在香港生活,她隨時都可以回來。簡而言之,陳潔如自由了。
65438年至0962年,周總理親自批準陳潔如移居香港。得知此事後,蔣經國在香港為陳潔如買了壹套公寓供退休後居住。在香港沒有人認識陳潔如,她也從來沒有向任何人提起過過去。她每天就是打麻將,呆在室內,不鬧,朋友也不多。
蔣介石曾在香港給陳潔如寫過壹封信,信中委婉地表達了他的眷戀和向往。然而,對於年老多病、寡居異鄉、無依無靠的陳潔如來說,她永遠無法喚醒自己內心的熱情。即使蔣介石偶然回憶起陳潔如的悲情,又怎能與陳潔如付出壹生的痛苦相比?
1971 2月21日,陳潔如的壹位牌友上門,邀請他打麻將。他反復敲門,沒有回應。他叫鄰居破門而入,發現陳潔如躺在地上已經奄奄壹息。
陳潔如和蔣介石只在壹起生活了七年,這在壹個人的壹生中並不是很大的比例,但在短短的七年裏,她卻用壹生的時間在哀悼中度過。她把壹生中最美好的時光獻給了蔣介石,最後黯然收場,無人問津,無人問津,甚至沒有人向她告別。
陳潔如的壹生缺少風景,卻因為對這個男人的愛恨情仇,孤獨了大半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