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東北跟不用有關的方言

東北跟不用有關的方言

1.東北跟不用有關的方言如下所示。

2.東北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習俗的活化石,是東北各民族融合的見證。

東北方言的形成及特點:

1、口語中的音譯詞:東北地區居住著漢族、滿族、蒙族、回族、赫哲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錫伯族、朝鮮族等多民族。這些民族間經過幾百年的互相融合,逐漸形成了東北地區獨具的風土人情,並保留下了無數反映少數民族風俗文化的詞語,漢語在吸收這些民族語言的時候又按音近義通的原則,對它們加以改造,再給它們穿上漢字這件外衣,這樣,它們就名正言順地在漢語中安家落戶了。如:滿語“哈喇”——肉和油變質;滿語“喇忽”——遇事疏忽,吉林為滿語“吉林烏拉”的簡稱,“吉林”意為“沿”,“烏拉”意為“江”,因在松花江畔而得名;卡倫——邊防哨卡,錫伯語。

2、正字誤讀:由於發展的不同步和傳輸手段落後造成的差異,有很多正字在傳播中被誤讀,並約定俗成為方言。如“母們”是“我們”的誤讀;“幹哈”是“幹啥”的誤讀;“近們”是“舅媽”的誤讀;等等。

3、壹字多義:壹字多義也是東北方言的壹種形成方式。如“賊”,在普通話裏是小偷,在東北方言裏則有“非常、特別”的意思,“賊好”,不是說小偷好,是“非常好”的意思,“賊漂亮”,不是說小偷漂亮,是“特別漂亮”的意思。“犢子”在東北方言裏是貶義詞,近於“混蛋”的意思,但是在語言環境不同,意思也有不同,如“扯犢子”,不是扯混蛋,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