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魚羊壹鍋鮮的營養價值

魚羊壹鍋鮮的營養價值

魚羊壹鍋鮮回味無窮,怎壹個“鮮”字了得?兩種既美味又對身體大有益處的東西搭配在壹起,魚吸收羊的濃香,羊吸收魚的鮮甜,去膻去腥,鮮上加鮮,色香味俱全。

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膽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壹。羊肉性溫味甘,既可食補,又可食療,為優良的強壯祛疾食品,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補腎壯陽,生肌健力,抵禦風寒之功效。

鯽魚具有益氣健脾、消潤胃陰、利尿消腫、清熱解毒之功能,並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用鯽魚可治療口瘡、腹水、水乳等癥,常食鯽魚,可以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非常適合肥胖者食用。

魚羊壹鍋鮮是利用魚頭、羊腿肉等食材來制作的,我們首先要將魚頭處理幹凈,然後在將羊腿肉用生姜去腥,將羊腿肉煮熟之後晾幹備用,最後在將魚頭用清水煮湯,並且加入羊腿肉壹起燉湯,所以魚羊壹鍋鮮制作的時候要加入枸杞、雞精以及蔥花等調料進行制作,

食材:羊腿肉、鯽魚頭

輔料:香菜末、蔥花、幹辣椒面、枸杞、色拉油、精鹽、雞精、白胡椒

魚羊壹鍋鮮做法:

1、將羊腿肉放入清水中大火煮30分鐘治熟,晾涼備用;胖魚頭宰殺治凈,瀝幹水分。

2、將晾涼的羊腿肉去骨,把肉切成6厘米長、4厘米寬、0.3厘米厚的片狀。羊雜洗凈煮熟切成6厘米長、4厘米寬、0.3厘米厚的片備用。

3、鍋入油燒至五成熱,入胖魚頭小火煎2分鐘至色澤金黃,再煎另壹面,入煮羊腿肉的湯,大火煮約30分鐘出濃香味裝入湯碗中。

4、將切好的羊肉片、羊雜放在魚頭上面,把煮好的湯倒入湯碗內即可。

魚羊壹鍋鮮鹹中帶甜,鮮香醇厚,為節日佳肴,若以帶皮羊肉加鉚魚,佐以精鹽、蔥、姜、紹酒、胡椒粉長時間白煨,其味鮮美。

對於魚羊鮮的起源,有壹種說法是:清代,徽州府。有個農民帶著四只羊乘船過練江,船小,壹羊不慎落水,引來魚群,群魚搶食羊肉,吃得腦滿腸肥暈頭轉向,壹位漁民蕩舟經過,撤了壹網,收獲眾多。

回家後,漁夫宰魚,驚奇發現魚肚裝滿碎羊肉,便將魚宰凈,碎羊肉重新填入魚肚中,壹道燒煮。結果燒出來的魚,骨酥肉爛,不腥不膻,魚湯鮮美,羊肉奇香,風味極其獨特。久而久之,便成了徽菜中的名品。

另壹說:孔子周遊列國初期,四處碰壁,舉步維艱,連飯都吃不上,其弟子只能四處乞討,壹天,偶得壹些魚肉和羊肉,由於大家都饑腸轆轆,遂將魚、羊肉混在壹起煮,發現其味竟鮮美無比,自此流傳開來。據說,“鮮”字便是這般得來。

北方人以羊為鮮,南方人以鱉為鮮,鱉、羊同蒸,聚南北兩鮮於壹盤,故稱“魚腹藏羊”。春秋時代,春秋五霸之壹的齊桓公,其禦廚易牙,善調五味,首創食療養生膳,據說“魚腹藏羊”便出自易牙之手,易牙將鱉與羊合蒸,味道鮮美無比,腥、膻味全消,故後人將魚和羊組了個“鮮”字。這道宮廷名菜在南宋又稱“鱉蒸羊”,與“魚咬羊”有口味上的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