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壯族十大特色美食

壯族十大特色美食

壯族的十大特產是臘肉、玉米粥、糍粑、生魚、烤乳豬、五色糯米、壯粽子、白切狗肉、壯蘇佳雞和龍泵。

1,培根

臘肉或熏肉是壯瑤等少數民族喜歡的特色食品。在河池和百色的壯族地區,過年前殺豬,然後把肉片掛在壁爐上。豬頭、豬腿、豬內臟等。也掛在上面,每天都有煙。用甘蔗渣把香煙燒成臘肉,味道最好。

2.玉米粥

玉米有機玉米不同於糯玉米。機器玉米被用來做粥,有時被炸成玉米餅。玉米粥是山區壯族人最常吃的。有些地方還有吃南瓜粥的習慣,就是先把瓜煮熟,加入玉米粉煮。

3.蘭姆糕

甜食是壯族飲食習俗的又壹特色。糍粑、五色米飯、水晶包子(壹種用脂肪丁和白糖做餡的包子)都需要糖,就連玉米粥也經常加糖。

4.生魚片

以前是壯族的節日,或者是招待客人的壹道菜。橫縣魚在廣西很有名,制作之精美令人驚嘆。壹條長滿腳的魚準備飛出水面。去鱗、脫皮、骨形成,壹氣呵成。生魚食材五顏六色,美不勝收。姜、蔥、蒜、木瓜絲、蘿蔔絲、檸檬絲都是壹絲不茍。

5、烤乳豬

壯族名菜,用豬烤的。環江香豬特別有名,還有專門烤香豬的草。烤出來的味道絕對獨特,又脆又嫩。

6、五色糯米

又叫花糯米、五彩糯米,是用優質糯米和各種植物色素或食用色素蒸制而成。它是壯族(瑤族)的傳統時令食品,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每逢節日,親朋好友都要互贈五顏六色的糯米飯,以示待客之情和尊重,並祝願吉祥幸福。成品具有清熱解毒、健胃強身的功效。

7.莊宗

壯族人在春節期間專門制作的傳統食物是壹種用糯米和豬肉烹制的大粽子。廣西寧明的宗巴最有特色,故名。居住在廣西西京嶽西圩和胡潤的壯族人,也有在春節吃這種大粽巴的習慣,當地稱之為“豐莫凡”。制作精良的寧明莊粽子是在農歷大年初壹用來祭祖的。

8、白切狗肉

廣西壯族的壹道名菜,用狗肉拌調料烹制而成,有時被稱為“獨腳菜”,因為朋友聚會,有時只是靠這道菜猜拳喝酒。

9.莊佳脆皮雞

桂中壯族傳統名菜,以雞肉為主要原料,經油炸後加工而成。它們是壯族節日的常規菜肴,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10龍泵三重夾

桂西北壯族傳統名菜,用壯族小腸釀制的豬血做成的食品,叫“豬龍泵”。壹道冷鍋菜是用豬肝和豬肉粉條做的,用的是豬龍抽。吃的時候每塊三塊夾在中間壹起吃,故名。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當地喜慶宴席的緊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