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在中秋節用芋頭拜月,據說是為了紀念元末八月十五日晚漢人起義推翻蒙古人在元朝的暴虐統治。直到現在,中秋節吃芋頭的地方還是很多的。在拜月,主要是婦女和兒童。男人們在露天擺放小圓桌,釀造“工夫茶”。當然,茶葉少不了月餅和糕點,還有豆子和沙子。這個節日,家裏有大紅袍等好茶。
中秋節吃芋頭據說有壹個非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元朝。當時,潮人稱袁兵為範元或胡人。相傳元兵入侵潮州城後,為鞏固統治,實行三戶壹保聯戶制度,抵禦元兵,保衛潮州。城破之後,百姓被屠殺。後人為了不忘記胡人統治的苦難,就把芋頭作為與“胡頭”諧音,而且看起來像人頭,以此祭奠祖先,代代相傳,至今猶存。崇拜的東西很多,吃飯不需要加什麽。晚餐可以直接加熱吃。已經8點多了。9點,我去樓頂賞月了!必不可少的茶。燒烤。當然,中秋節必不可少的還有月餅和柚子。
芋頭代表團團圓。潮汕人的傳統節日幾乎都要祭祖,拜各種神。所以中秋節的早上,大大小小的寺廟裏都會人來人往,大媽、小媳婦都會帶著祭品來到廟裏,跪在神靈面前,說著祈禱的話。對於月亮的飲食習慣主要是月餅,各種圓形的水果都會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