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誰能告訴我養蠶的方法和資料?

誰能告訴我養蠶的方法和資料?

栽桑養蠶技術簡介

桑樹栽培技術

壹、桑苗繁育(有性繁殖)

1.在苗地的選擇和安排上,應選擇地塊平坦、土層深厚、質地疏松、土壤肥沃、排灌良好、日照充足的土地作為苗圃地(連作不宜)。深耕,苗地翻耕後,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 ~ 4000斤,過磷酸鈣15 ~ 20斤,呋喃丹2斤,然後充分粉碎耙平,起畦。床寬1 ~ 1.2m,高度15cm,畦寬30cm。苗床周圍應該開排水溝。

2.播種時間和方法播種可在春季或秋季進行。春播是最適宜播種的時間,秋播在9月中上旬進行。目前推廣的桑樹品種有桂桑油12和桂桑油62雜交桑。發芽率在90%左右的種子,每畝要播0.75公斤。方法:用細土和少量氯丹粉(3兩/畝)播種,然後均勻地撒在苗床上,再蓋壹薄層細土,再蓋上稻草淋足水。

3、苗期管理保證播種後10天內苗床有足夠的水分。7 ~ 10天長出兩片子葉時,陰天或傍晚揭草。1.5 ~ 20天後長出4 ~ 5片真葉,需要除草追肥。每畝用2公斤尿素,每7天沖洗壹次。4 ~ 6株苗長到60 cm以上高後,可根據需要從苗圃中取出。

第二,建立桑園

桑園的選擇與布局

桑樹是多年生植物,生產壽命在20年以上。桑樹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低,但土地的肥壟與桑葉的產量和質量有很大關系。所以要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地面平坦,可以排水灌溉的土地。種植桑樹的土地必須充分耕作並清除雜草。按行距80 ~ 90厘米(深40厘米,寬35厘米)挖溝,溝內施足基肥(每畝施5000份全腐熟有機肥)種植應集中連片,與水稻、果樹、甘蔗等作物有壹定距離,以免噴灑農藥時汙染桑葉,引起蠶中毒。

2.苗木的選擇和處理

挖桑苗時,要註意保護苗木的根系。根據苗的大小,根頸直徑應大於0.3厘米,高達40厘米,下部弱苗不宜使用。栽植前,應將過長、幹枯、受傷、有病的苗莖剪掉,過長的根也要在靠近分叉處修剪,根部浸泥後方可栽植。

3、種植時期和方法

冬季種植最好,其次是春季種植。按照株距18 ~ 20cm,行距80 ~ 100cm,采用鏟插法沿線種植,埋綠莖後種植深度為35cm,用腳穩紮每畝5000株左右。種植後噴根水,在距地面10cm處剪去上部莖幹,遇旱時噴水保苗。

4.桑園管理

(1)冬季肥料對桑樹的年生長和桑葉的產量和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應在冬季刈割後施用,即冬季至日前後,結合桑園冬耕。冬肥應以堆肥、糞肥、土雜肥等有機肥為主,每畝用量3000-5000斤,效果也很好。

(2)追肥應在桑芽長到2-3片葉時施,主要施速效氮肥如腐熟大糞或尿素或復合肥。用量:尿素15公斤/畝,復合肥25公斤/畝。

(3)制桑制肥,壹次采葉,壹次施肥。用量:糞肥50擔/畝或尿素25斤/畝,要兼顧水肥。在保證桑樹和肥料產量的情況下,有機肥應在夏割後再施壹次。施肥方法多采用溝施、行間開溝、施後覆土保肥,施肥應與中耕除草相結合。

5、采收桑葉,剪去桑枝。

春秋兩季第壹次采葉時,蠶在收獲前需長出70厘米以上的新梢,並剪去下部剩余的弱枝,每次收獲留3-4個強枝。每次要在枝條上部留5 ~ 6片葉子,下部的葉子可全部采摘。桑枝分冬夏兩季剪,冬季剪在冬季至日周圍,距地面30 ~ 40厘米;7月中旬進行夏伐,在平地上剪去所有樹枝。

6、桑園病蟲害防治

桑園要求高效、低毒、殘留期短。

1,害蟲常用藥物:90%敵百蟲晶2000倍,敵敵畏1000倍,普通樂果1000倍。

2.疾病常用藥物:甲基硫菌靈1000倍,多菌靈1000倍。

蠶業簡明技術規程

第壹,養蠶和蠶藥的基本設備

1,蠶房壹只蠶需要20平米的大蠶房,10平米的小蠶房,專門的貯葉房等。,為了預防疾病。

2.蠶具有溫度計、蠶匾、塑料薄膜、蠶網、格子簇、蠶筷、鵝毛、桑刀、案板、桑剪、黑布等。養壹只蠶需要16 ~ 20個蠶匾,160 ~ 200個方簇,14個小蠶網。

二、養蠶前的準備

蠶房和設備的消毒。養蠶前七天,清理完蠶房和設備後,用消毒液或1%漂白粉或濃氯精液噴灑消毒,每平方米半斤藥液。噴完後關好門窗,密封24小時以上。同時要對蠶房周圍環境進行噴灑消毒。

第三,提倡綠色

第八天左右,在蠶卵的壹端可以看到壹個小黑點,稱為點青。如果壹個蠶卵有20%的點青,用黑布遮擋。從滇慶之日起,第三天早上5點取下黑布,開燈孵化。

第四,收集螞蟻

暴露3 ~ 4小時後,早上8 ~ 9點左右可以采集螞蟻。室溫降至24℃,螞蟻收獲後升溫。螞蟻的采集方法是:將初黃青鮮嫩的葉子切成0.5厘米的小方塊,用塑料薄膜撒在蠶匾上。葉子的用量不宜過多,壹般為螞蟻用量的5倍左右。用拍子法,用手將蠶卵紙拍平,用蠶筷均勻拍打蠶卵紙,使蟻蠶從蠶匾上脫落,再用鵝毛刮蟻蠶,排列成圓形或方形,以食葉。第二次餵葉前要在蠶體上噴壹層薄薄的“小蠶防病1號”進行消毒,10分鐘後才能餵葉。

五、小蠶的飼養

1和1 ~ 3歲稱為小蠶,小蠶需要的環境是高溫高濕。1 ~ 2齡的適宜溫度為27 ~ 28℃,幹濕差為2 ~ 2.5℃。為了保持水分,對1 ~ 2齡蠶采用全防幹養,即覆蓋地膜,對3齡蠶采用半防幹養,即只覆蓋不墊料。

2.小蠶的葉子。

1年齡:頂芽數第三片葉,有黃葉和綠葉,壹片葉為蠶種1kg;2齡:頂芽數第四個,綠葉黃葉,葉重3公斤;3齡:第5 ~ 6葉嫩綠有光澤,葉片11 kg。

3.桑葚餵食次數和時間:每天4次,早上7: 00,下午11: 00,10。4 ~ 5歲的蠶也壹樣。蠶生長發育快,每次餵桑都要結合擴座。

4.蠶在睡眠前、睡眠中、睡眠後都要治療。

(1)睡前除沙:蠶體變白,身體變短,體表緊張有光澤,這是催眠特征,所以睡前要立即加網為桑除沙。

(2)養青:如果有的蠶睡著了,有的沒睡著,要重新在桑葚上加網,把睡不著的蠶拉上來,移到另壹個蠶匾上繼續餵養,直到它們睡著。

③睡眠期間的處理:睡眠初期,蠶床要幹燥,在蠶床上撒石灰粉。後期室內應該是潮濕的。如果濕度不夠,可以在地面上灑水使其濕潤。

(4)睡眠處理:當壹批中95%以上的蠶已蛻皮,頭部由灰白色變為淺褐色,頭部明顯變大,蠶爬行覓食時,此時即可進食。

需要註意的是,各個年齡段的蠶體在餵食前都要進行消毒。方法如下:餵食前將“小蠶防病1號”用紗布袋鋪10分鐘,餵食第二粒桑葚前用網除沙。

六、加強蠶期疾病預防和消毒。

1.“洗手三次,換鞋兩次”,即進蠶房前、采桑給桑前、除沙後洗手,進蠶房、儲桑房換鞋。

2.堅持加藥防病:加氯黴素對細菌引起的蠶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添加食物的方法是在壹粒氯黴素中加入壹公斤水,噴灑10公斤桑葉,在三、四、五齡桑第二口添加食物,五齡中期再次添加食物。患過蠶病者,每日餵壹次,氯黴素和紅黴素交替使用。

3.及時消滅弱病蠶,並挖坑蓋石灰粉。不能用於餵養家禽或倒入魚塘,以避免病毒傳播。

七、大蠶的飼養

4 ~ 5歲的蠶叫大蠶,最適溫度25℃,幹濕差3℃。通常五歲餵完第二片葉子,就把蠶搬到田裏。蠶到田裏之前,把地板擦幹凈,用漂白粉消毒。等幹了,在地上撒壹層石灰粉,然後把蠶搬到田裏。養大蠶時,要保證通風良好,加強消毒。蠶座每天用石灰粉消毒壹次(給桑前),不要摘黃葉、泥葉、煤葉、蟲咬。食量大,壹個蠶卵需要500公斤的葉子才能做出好的桑葚飽腹感。

五齡蠶6 ~ 7天開始成熟。家蠶成熟期的特征是:停食桑葚,排出大量綠色軟便,胸部透明,體略軟而縮短,蠟黃色;頭部左右擺動,是聚類的合適時機。網格簇的成簇方法是:4 ~ 5個網格簇交替重疊,水平放置,然後將成熟的蠶均勻地鋪在簇上,蠶爬上後掛簇鉤。在群集期間保持良好的通風是必要的。壹般春蠶結團後六天,夏秋蠶結團後四至五天,即可摘繭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