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坦然面對獨立生活
上大學後,大學生最大的變化是生活環境。沒有父母長輩的日常照顧,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壹個人處理,真正的獨立生活已經開始。另壹方面,從單間的“獨立王國”到六人的“集體宿舍”,這種生活環境和習慣的適應和磨合,對於沒有住過學校的學生來說,真的是壹種考驗。
第二,管好自己的“小金庫”
雖然從參加高考到進入大學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但大壹新生的生活費卻成倍增長。據黃山學院旅遊管理專業2004級的邊疆同學介紹,以前有的同學高中每個月只有10到20元的津貼,到了大學,家裏還要給他們幾千元的生活費(壹個學期),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巨款”。剛進高校的時候,同學們對“理財”並沒有太多的經驗。他們中的壹些人在最初的時間裏很奢侈,購物,旅遊,吃飯...兩個月他們幾乎花光了所有的錢,以後還得省吃儉用或者找父母要。
在大學裏,很多同學因為不會理財,日子過得很緊,甚至到了期末還得借錢。所以大壹新生要樹立“理財”的觀念。開學的前兩三個月,有計劃地度過:生活中,哪些開銷是必須的,哪些開銷是完全不必要的,哪些開銷是可有可無的。錢要花在刀刃上,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消費,該花的盡量少花。特別是要根據父母的經濟能力和“勤工儉學”的能力來進行日常消費,切不可盲目攀比。
邊生表示,大壹新生比較有效的理財方式是在每個月初制定壹個可行的“消費計劃”,並盡量按照計劃去執行。多余的錢可以存入銀行以備不時之需。
第三,作息規律。
去年考入Xi交通大學新聞專業的學生王迪說,剛進大學的時候,她覺得大學和高三很不壹樣:高三生活在兩點壹線,沒完沒了的作業和書本就像壹個緊繃的陀螺,而大壹的學習壓力很小,沒有父母和老師的監督。這種期待已久的自由,壹開始讓很多同學感到“無所適從”,生活壹下子變得懶散了很多。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保證大學階段順利成功的重要基礎。為了豐富大學生活,從進入大學的那壹刻起,我們就應該重視這個問題,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防止不良生活習慣的形成。
首先,按時作息,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東北財經大學學生田金傑說,學校公寓每天晚上11熄燈。有的同學精力旺盛,習慣晚上睡覺。半夜兩三點他們還不困。結果第二天上課很累,根本無心聽課。有時候幹脆逃課,在宿舍補覺。如果長時間這樣,不僅影響課業,還容易引起失眠,還會影響同宿舍的其他同學。大部分城市睡懶覺的學生起床晚,壹個直接影響就是飲食不規律。許多人早上起得很晚,早飯前就去上課。有的幹脆取消早餐,有的課間隨便吃點零食。久而久之,他們的健康肯定會受到影響。
第二,堅持體育鍛煉。學習之余參加壹些文體活動,不僅可以緩解死板緊張的生活,還可以放松心情,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聽音樂、跑步、做廣播體操、踢足球等。都有助於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這是壹種積極的休息。大學裏有豐富的體育設施,所以學生們不應該浪費它們。
第三,遠離不良生活方式。沒有監督,壹些學生壹進大學就開始放松要求,染上了抽煙喝酒等不良生活行為。其實大學不是學習的終點,而是壹個新的起點,而這些不良行為會成為大學生學習路上的壹大障礙。
第四,在業余時間發展妳的特長
河北經貿大學人文學院輔導員張博老師認為,大學校園和中學校園的壹個顯著區別是,大學的課外生活豐富多彩。除了日常的教學活動,還有各種講座、研討會、學術報告、文娛活動、社團活動、公關活動等等。這些活動對於大壹新生來說真的是眼花繚亂,所以大壹新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
合理安排自己的業余時間,首先要對自己近期的活動有壹個理性的分析。看自己近期想達到什麽目標,各種活動對自己的發展有多重要。然後制定最佳日程,並在實施計劃中不斷修改和發展。大壹新生要善於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壹些有益的娛樂活動,如唱歌、跳舞、下棋等。盡量培養多種興趣愛好,培養興趣,豐富生活。大學期間最好能有壹個或多個自己感興趣、擅長的愛好,這不僅有利於建立自信,也有利於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此外,最好制定專門的休閑計劃,對壹些重大節假日和休閑項目進行妥善安排,使休閑和學習有序進行,身心得到有效放松和調節。
大學新生常見的四大困難及其解決方法
因為不熟悉大學生活,很多新生在入學之初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時間長了,他們會發現這些都只是小問題。
問題壹:去食堂。
走進大學食堂,很多新生看著同壹種食物,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西紅柿還是黃瓜?面條還是米飯?妳想買幾個饅頭...很多同學會被這些“困難”迷惑,也有同學為了方便,就買自己喜歡的,壹頓晚飯買三四種菜,吃不完就浪費了。
有些同學習慣了在家裏安安靜靜的吃飯,坐在學校食堂,卻不能再吃了,怕別人看到自己的“吃相”。這種問題在女生中比較常見。
問題2:購物
雖然很多大壹新生都是花錢高手,但是壹到學校就遇到問題:手裏有錢,卻不知道去哪裏買。結果新生經常被上門推銷騙,主要是初來乍到,環境不熟悉。同學可以找師兄師姐咨詢,他們會告訴妳哪裏東西便宜,哪個店什麽都有。
問題三:處理人際關系
對於大壹新生來說,同學(尤其是同宿舍的同學)之間的關系是困擾大家的壹個嚴重問題。上海外國語大學的學生杜園園去年剛進大學時就遇到了這個問題。進入大學後的第壹個月,宿舍幾個同學關系比較親密,大家的生活也比較統壹。第二個月,由於學生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家庭,在觀念、價值觀、生活方式、習慣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差異,相互之間也有很多沖突。
人際關系是準大學生的必修課,即將進入高校的學生要有意識地加強這方面的培養。
第壹,學會包容別人。
許多學生沒有住校的經歷。在上大學之前,他們生活自由。突然之間,他們要想和幾個人共用壹個宿舍,就必須包容別人的生活方式。如果別人的生活方式妨礙了妳的生活,妳需要委婉的提出妳的意見,適當的調整自己(比如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
第二,主動溝通
想要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就要寬以待人,嚴以律己。不要以我為中心。在日常生活中,要主動和同學打招呼,和同學說話,幫助別人。此外,我們應該主動做壹些公共工作,增加學生的好感。
第三,講究技巧。
和同學相處時,要坦誠相待,但給同學提建議時,壹定要開動腦筋,講究方法和技巧。有壹點需要註意的是,給別人提建議壹定不能當著所有人的面,以免尷尬和丟面子。
來自經歷過的人的24條建議。
1,也許妳是第二誌願錄取;也許妳是第n個專業,但是不管妳喜不喜歡我們學校或者專業,妳都要埋頭學習,好好學習。如果妳放棄了,就算妳有轉專業的機會,也輪不到妳。
2.不管妳讀的是什麽名校;開學後,總會有壹些新生會很囂張,但請謙虛。有絕技的同學很多,成績決定壹切。
3.我會對大學生活很好奇。我應該利用這段時間收集更多關於學校的信息,認識更多的朋友。
4.前三年的績點是有用的,績點高的學生就業機會更大。大學4年,申請留學(微博)獎學金,免學費免生活費也會看績點(最好保持在3.5以上)。
5.大學考試對作弊不是很嚴格(重點大學也壹樣)。偶爾考試的時候會翻書。出格的時候,老師最多提醒妳壹下。
6.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學習只是其中重要的壹部分。大學考試的目的是測試妳是否知道,而不是掌握。大學學習基本不需要輔導書。
7.堅持上課。每天課後妳平均會學習1-2小時,再加上1小時的運動。如果考前時間翻倍,將獲得學年三等獎學金。
8.開學的時候,早班會出現“霸”的現象。上課認真聽講的請坐在固定的座位上,以便老師了解妳(考試會加分)。如果妳經常缺課,請打打遊擊戰,不讓老師知道妳。
9.開學後,大家都會好好學習。有時候妳會覺得學習壓力很大,課程很多,重要的課程壹定要好好學習!
10,粵北高校;大部分宿舍不裝空調(包括清、北、復、交通、科、浙江、南等名校。),而且很多大壹的宿舍都沒有網線。自習室圖書館有無線上網(筆記本電腦免費),機房也提供座位(要錢按時收費)。
11.晚上學校自習室壹般都爆滿,尤其是熱季(自習室圖書館有空調)。考試的時候復習的人那麽多,要搶座位,但是沒有辦法。不要搶到晚上7點,那就沒座位自習了。
12,各校整體男女比例也不壹樣(理工科男生多,文史女生多)。這裏提醒壹下男生:作為男生,壹定要表現得像男生,要體諒女生。所以,在開學的時候,要努力讓男生背行李和書。
13,集體生活不可能像壹個人生活那麽自由。妳需要調整妳的生活規則。宿舍晚上有熄燈時間。
14,“夜貓子”註意;多為別人著想,不要影響舍友休息,壹定要和舍友搞好關系。畢竟妳們會在壹起度過四年,所以永遠記住妳們是壹家人。註意溝通,有什麽困難就討論什麽。
15,記住:以誠待人!這樣才能找到真正的知音。同時,要善於區分哪些朋友是可以結交的,哪些只是點頭之交。盡量找壹些優秀的人做妳的朋友,妳會受益匪淺。
16,樓管每周都會不定期的檢查宿舍衛生(其實基本都是定期的,所謂的抽查)並註意打掃衛生,因為衛生評比會和很多集體和個人的獎項掛鉤。
17.在食堂用餐使用飯卡時,打卡時壹定要盯著機器,以防4元打到40元。這並非聞所未聞。
18,大壹盡量少打牌,雖然這可能是妳這學期唯壹的休閑方式。下學期,大壹新生要逃到機房和網吧。
19,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雖然在接下來的幾年裏妳變得越來越不規律。
20.現在是大學。最好利用大學假期出去找份工作,或者出去走走。接觸社會是必要的。想找工作,壹定要去勤工儉學辦公室!
21.不要幫室友安裝電腦遊戲軟件。雖然妳的初衷是好的,但最後他還是會壹邊打遊戲壹邊罵妳,教壞他。
22.別指望食堂的服務員數學智商高。他們的正確添加率不會高於50%。對他們來說,乘法比加法容易。
23.不要心情不好去服務員窗口做飯,他會把妳的蒸排骨變成蒸雞蛋。
24.假期不要把課本帶回家。妳必須完整無缺地把它們帶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