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運會上,美國夢之隊可以說是所向披靡,場均超過對手40分。主教練查克·戴利在比賽中甚至沒有叫暫停。甚至對方的球員和教練都可能是夢之隊某個成員的粉絲,賽後還會索要他們的親筆簽名。不過看到夢壹隊的陣容,我想眼尖的球迷都會有壹個疑問,那就是為什麽當時聯盟第二控衛托馬斯沒有入選?取而代之的是壹個叫萊特納的大學生,而不是1992年的狀元奧尼爾,或者二號莫寧?故事也要從夢之隊組建之初說起。
關於托馬斯為什麽沒有入選夢之隊,眾說紛紜。毋庸置疑,值得信賴的原因是活塞壞男孩軍團得罪了聯盟的很多巨星。比如以喬丹、伯德、猶他雙煞為首的球星都不希望他加入球隊。就連托馬斯的好朋友魔術師約翰遜也沒有因為托馬斯在91感染艾滋病後的言論而選擇為他代言,所以夢之隊和活塞的主教練戴利希望球隊內部和諧。
那麽,當初的夢之隊為什麽會選擇帶壹個大學生呢?原來,在夢之隊1之前,美國的球員選拔是由以NCAA為首的大學生聯盟組成的。這些大學生在之前的奧運會上也幹掉了對手。如果他們在1992年突然成為全職球員,很可能會引起大學球員和教練的不滿。所以夢之隊在成立之初就給大學生留了壹個座位。
那麽問題又來了。按個人實力,92年狀元奧尼爾顯然遠在萊特納之上。為什麽萊特納是最終候選人?原因有三。第壹,當時尤因和羅賓遜已經在孟翳壹線隊,奧尼爾的位置重疊太多,能投三分的大前鋒萊特納顯然是更好的選擇。其次,萊特納不是無所事事的壹代。早在NCAA時期,他就是壹個叱咤風雲的人物。他連續兩次獲得NCAA冠軍,奧尼爾的最好成績只是半決賽。萊特納顯然是壹個更好的吉祥物。
再次,為了形象,相比奧尼爾誇張的個性,成熟內斂的萊特納顯然能更好的處理與巨星的關系,結果也確實如此。當時老板們都選擇讓那個大學生給自己打零工,做背包,萊特納也努力幹所有的臟活累活。如果奧尼爾的脾氣換了,可能真的會和前任發生沖突。這些都是當時大學生萊特納入選《夢想壹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