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為P6開始,華為逐漸開始精簡其在國內市場的產品線。到現在兩年的產品線主要分為P、Mate、G、麥芒等。其中,主打P系列是最能體現華為硬件、軟件和設計技術實力的系列。從P6 400萬臺的銷量到P7的500萬臺,也證明了華為走精品路線是壹個正確的選擇。但在手機圈,我們看到了太多“經典劇,續集必爛”的案例。在P8上,華為能否再次超越自己,取決於我們的評價。
硬件還是中國芯。
硬件方面,華為這兩年的發展速度可圈可點。將K3V2系列芯片換成麒麟系列芯片後,很明顯華為在SOC上的步伐加快了不少。CAT6、64位、協處理器等等,以前只能出現在高通和蘋果芯片上的詞匯,仿佛壹夜之間被華為收入囊中。在評測文章的開頭,我們照例還是為大家帶來了華為P8的硬件參數表,讓大家對這款產品有壹個初步的量化。
華為P8炭黑高配版硬件參數
操作系統
EMUI 3.1(基於Android 5.0的深度定制)
網絡標準
移動聯通所有4G/3G/2G網絡
機身尺寸
144.9 x 72.1x 6.4毫米
重量
144g
屏幕
5.2英寸1920*1080分辨率in-cell屏幕。
照相機
1300萬像素索尼IMX278堆棧式攝像頭前置800萬像素
處理器
華為麒麟935八核2.2GHz 64位
機身存儲器
RAM:3GB?ROM:64GB(支持擴展)
特征函數
流光快門智能截屏語音喚醒
電池
2600mAh內置鋰離子聚合物電池
機身顏色
黑色/金色
掛牌價格
國內價格尚未公布。
通過硬件參數對比表,我們可以看到華為P8與上壹代華為P7相比,在很多關鍵硬件方面都有了明顯的提升。處理器更換為麒麟935(標準版為麒麟930),這是華為最新的基於28nm工藝的64位8核A53架構處理器。為了解決A53架構在高頻率下運行不好的問題,華為還在ARM公版的基礎上獨家定制了A53X架構。至於攝像頭,華為P8也采用了最新的索尼IMX278模塊,並更換了RGBW感光元件,增加了畫面亮度。不過屏幕還是延續了之前1920*1080的分辨率屏幕。可惜的是尺寸增加到了5.2英寸。妳對華為P8的硬件滿意嗎?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開箱可以稱之為儀式。
其實我壹般不會在測試之初就對產品的某壹部分下結論,但是對於華為P8,我真的想說,華為P8開箱是壹件樂事。其實很多手機包裝都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包括HTC的“飯盒設計”,包括iPhone的開箱減震。但說實話,我見過世面,華為P8的包裝設計很驚艷。
包裝給筆者的第壹印象其實是沒多少感覺。頂多叫整潔沈著。說的通俗點,就是大部分廠商都采用的黑色主視野的方形設計。不過值得壹提的是,除了華為的菊花LOGO,華為P8的包裝上還有很多不同尋常的認證LOGO。包括環保表示、環保印刷油墨表示(SOYINK)、UL白金環保認證標誌和FSC森林認證頒發的環保混合包裝認證。可以說是用環保武裝起來的。
拉開紙質保護套,聚碳酸酯包裝盒主體上的華為設計幾個字瞬間讓作者想起保時捷設計,字體確實很像。華為表示,包裝的靈感來自書櫃。但如果把聚碳酸酯盒子放平,感覺更像博朗的收音機或者音響設備。
棕色包裝的頂蓋上印有華為P8的金色LOGO。打開頂蓋,妳就明白為什麽官方說華為P8采用書櫃設計了。
掏出手機,給鋼琴烤漆裝飾的聚碳酸酯車廂打電話。裏面包裝了說明書和壹系列配件,盒子也采用了金色啞光的主視覺。
華為P8的配件主要有耳機、卡銷、數據線、充電器。如果開箱時還有壹張藏金的貴賓卡,似乎就更和諧了。開玩笑的。但從華為榮耀X2開始,華為高端產品線的新機都在軟件上內置了VIP服務,支持1小時響應、快速維修等服務。
這次華為P8采用了標準的5V/1A充電器,白色聚碳酸酯設計。
耳機方面,這次華為P8終於用上了全新設計的耳機。雖然比不上華為MATE7推出的被動降噪耳機,但類似Earpod的造型也取得了勝利。華為之前繼續用了很多代白色耳機。音質我沒有發言權,但是戴著還是挺舒服的。
包裝設計到此為止。雖然華為P8這幾年也有少數包裝盒能讓筆者體驗到開箱的快感,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包裝盒的壽命是短暫的,開箱後擱置起來是他們最好的歸宿,有的甚至直接扔掉。與包裝設計相比,產品的工業設計要重要得多。在文章的下壹階段,我們將為大家分析華為P8的工業設計。
拆開圖集更像是在欣賞華為P8炭黑圖。
壹體化金屬機身+巧妙的天線設計
近年來,各大廠商開始重視自己產品的工業設計。誠然,現在是壹個“看臉”的時代,但軟硬件差異化程度低也是智能手機再次註重工業設計的重要原因。之前我們也介紹過華為P8的硬件參數。文章現階段,我們先來看看華為P8的工業設計。能否超越前作?
首先,正面來看,華為P8配備了5.2英寸1080P屏幕。因為使用了屏幕虛擬按鍵,屏占比高。邊框配備了窄邊框設計,手裏的炭黑色內置壁紙也是深色,視覺方面不會感覺到邊框的存在。
在機身頂部,它配備了壹個接收揚聲器,壹個8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和壹個光線距離傳感器,頂部右側隱藏了壹個呼吸燈。值得壹提的是,所有部件都是對稱設計,符合審美。
機身底部,沒有任何裝飾。華為P7之前在機身底部配備的華為LOGO在華為P8上也取消了,這樣在黑屏狀態下機身正面非常幹凈。至於邊框,我們可以看到在屏幕和金屬邊框之間,華為P8還布置了壹圈聚碳酸酯隔離帶,有兩個作用:1。加固屏幕,降低碎屏風險。2.通過註塑天線,天線增益可以增加信號,這是壹個巧妙的設計。
在機身背面,我們可以看到華為P8采用了全金屬壹體式機身,采用了整塊金屬進行CNC切割鏤空作為背板。這個過程比之前P6的背面和邊框的分體金屬設計要復雜。從CNC切割到陽極氧化,到噴砂上色,再到NMT納米註塑,大概需要50分鐘。
機身正面頂部,采用了玻璃裝飾條。其實頂部也是壹個重要的天線信號溢出口,所以玻璃裝飾條的存在不僅可以增加背面航空鋁材的靈動性,還可以增加信號強度。關於華為P8在天線信號性能上的獨特之處,我們在文章的性能評測部分有詳細的講解。攝像頭方面,華為P8采用IMX278模塊,1300萬像素攝像頭,前後平,不突出。相機旁邊配備了雙源閃光燈。
機身底部主要配備了NMT納米註塑的天線溢出條,工藝較前兩代(華為P6/P7)的直切註塑有明顯提升。雖然納米註塑首次應用於華為P系列產品,但憑借在華為G7等產品上積累的經驗,華為的納米註塑可以做到沒有任何凸出感。做工還是不錯的。
機身和底部分別配備了3.5mm耳機接口、降噪麥克風和microUSB充電和數據接口。值得壹提的是,為了保證美觀,華為P8接口的絕緣環並不是直接在表面,而是鑲嵌在金屬中。
機身側面主要是電源鍵和壹體式音量鍵,都是金屬件。並且在電源鍵的設計上,依然延續了上壹代P7的表冠設計。表面畫同心圓增加手感,選用壓力適中的彈性片,按鍵手感不錯。
卡槽方面,筆者手中這款工程機版本的卡槽縫隙也相當到位,不會出現凹陷和凸起。這次華為P8采用了雙卡槽設計,第壹個卡槽支持microSD卡擴展。這次華為P8依然支持雙卡槽和雙4G混插功能,用戶可以在系統中切換使用哪張卡上網。
整體外觀方面,筆者認為華為P8采用的壹體化金屬機身做工不錯,天線設計非常巧妙,既保證了正面屏幕的穩定和背面設計的靈動,又保證了天線信號的良好溢出。如果說設計上有什麽遺憾的話,最大的遺憾就是筆者手裏的炭黑版在指紋和防油汙方面不如金色版。關註的用戶可以選擇黃金版。可以說華為P8是目前國產手機中最有設計感的產品之壹。至於好看不好看,或者覺得P8的設計像不像XX手機,歡迎留言討論。
13萬像素RGBW感光攝像頭效果如何?
在華為P8發布之前,華為推出了壹系列以光繪為元素的海報,還推出了壹部以光為主題的宣傳片。其實這些元素在華為P8上都有體現。體現在攝像頭硬件和功能的改進上。功能方面,華為P8支持全新流光快門和延時攝影功能,硬件搭載最新索尼IMX278堆棧式感光元件。文章現階段,先給大家解釋壹下華為P8最重要的拍照功能是什麽。
首先,索尼IMX278索尼堆棧式感光元件與之前我們熟悉的索尼IMX214等旗艦感光元件相比有很大的區別,因為其感光元件采用了RGBW感光策略。眾所周知,人眼的可見光可以通過RGB(紅綠藍)的不同排列組合。而RGBW則是在紅、綠、藍三原色的基礎上,給每個光敏像素增加壹個白色子像素。這項技術目前廣泛應用於高端液晶電視。試想壹下,相比普通感光元件,1300萬像素的IMX278在硬件上擁有1300萬白色子像素,對人眼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畫面亮度的提升。而且這次華為P8還配備了F/2.0超大光圈和OIS光學防抖設計,所以夜景會是華為的壹大優勢。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在分析樣張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作者最喜歡的流光快門功能。通過固定三腳架,華為P8可以輕松捕捉到汽車軌跡的效果,在拍攝過程中可以實時顯示畫面。這得益於華為在相機長曝光下的軟件優化,也得益於華為P8在夜景拍攝上做出的硬件升級。華為P8還可以拍出需要單反相機等專業設備慢慢調試的照片。這也是華為P8比較喜歡的壹個功能。
其他功能,如延時攝影、濾鏡實時顯示拍攝、HDR功能、相機後期處理功能,華為P8都有涵蓋,功能和其他旗艦手機差別不大,這裏就不贅述了。讓我們來看看樣張。
在夜景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在曝光時間更短、ISO更低的情況下,華為P8可以拍出比華為P7畫面更純凈、分辨率更強、亮度更高的壹張照片,這是RGBW傳感器相比普通RGB傳感器的優勢。
▲點擊圖片查看原圖。通過幾張樣張的展示,我們可以看到華為P8的相機使用了更強大的硬件,所以在白天拍攝的圖片細節、色彩、純度等方面都比前作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於追求雙平面設計,聚焦腔電機的體積會被壓縮。但不可否認的是,華為P8選擇IMX278是壹個非常成功的選擇,軟件算法也非常有趣,簡單易用,直觀。華為把拍照作為這款P8的最大賣點之壹,拍照的結果名副其實。
再次升級EMUI3.0體驗。
現在的智能手機定制系統有多重要?看看各個手機廠商對自己定制UI的理解。小米:小米手機x2=816798,MIUIx4=816798。MIUI=1/2小米手機可用。壹加手機:氫+氧系統的炫酷體驗。錘子手機:Smartisan os最有人文情懷。例子等等告訴我們,現在壹部智能手機的好壞,定制化的UI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說到華為,我們可以想到華為的定制UI——EMUI。事實上,EMUI是中國定制UI的鼻祖之壹。誕生至今已經兩年多了。經歷了EMUI 1.0/1.5/1.6/2.0/2.3/3.0等等。近日,華為P8正式發布EMUI 3.1。EMUI 3.1的魅力在哪裏?今天,我們將通過華為P8為大家帶來全新的EMUI3.1體驗。
其實壹個定制化UI的好壞有很多前提條件,比如是否足夠流暢。這次用華為P8體驗EMUI 3.1。作為華為目前最強的手機,運行EMUI 3.1在流暢度上沒有任何問題。並且系統占用的內存與之前的EMUI 3.0基本相同(開機時大約可以使用2.1G內存)。卡頓這個詞在EMUI 3.0上已經沒有關系了,但是在EMUI3.1上更加流暢。除了流暢度,系統風格的統壹性也成為壹個系統優秀與否的重要因素。先說EMUI 3.1的系統界面。
通過截圖我們可以看到界面上的改進還是比較明顯的。圖標采用統壹的大弧度圓角矩形。並且已經適應了市場上常用的應用軟件。其他不適應的軟件圖標采用綠色圓角矩形,使風格卡通化、統壹化。至於下拉界面和系統界面,EMUI 3.1更多使用線條等平面元素作為裝飾。底部的虛擬按鈕使用三角形、圓形和矩形來取代傳統的後退、主頁和多任務圖標。整體風格變得小巧清新很多,不會讓用戶覺得很多余。細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在字體方面,相比上壹代采用了不加粗的字體,在清晰的同時凸顯了系統整體的輕盈感。圖標陰影也做了輕微的調整。陰影變得更亮。並且在系統級圖標的配色方面,采用了全新的暖色圖標,不算鮮艷,對於人眼來說看起來更舒服,沒有炫目感。
在下拉菜單中,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扁平化的設計理念。通知欄出現在屏幕左上方,通知欄加入了時間軸的功能,不用打開就能看到未接來電、短信、郵件等重要信息,相當方便。從屏幕右上方滑動,顯示小開關界面。小開關的圖標用細線勾勒出來。總體來說,感覺很輕。與EMUI3.0相比,3.1改進了下拉菜單的小開合,用戶可以在下拉菜單中上下滑動,看到更多的小開關。
設置界面分為兩部分:頂欄和設置部分。頂欄是透明的,與桌面壹致。設置菜單分為兩部分-常規設置和所有設置。風格和下拉菜單壹樣,內容和上壹代EMUI差別不大。值得壹提的是,相比EMUI3.0,這款EMUI3.1是基於Android 5.0的深度定制,也將美工模式改為了默認模式,並且從Android 5.0開始正式支持64位,這也讓華為P8成為了真正的64位手機(軟硬件均采用64位)。
長按屏幕調出菜單,我們可以看到壁紙。這次華為EMUI 3.1配備了七張制作精良的壁紙。我們改變了之前使用的鮮艷多彩的壁紙和風景壁紙,采用了更為沈穩的色調。配合黑色機身,我們也能直觀感受到屏幕的無邊框效果。不知道金色版的內置壁紙是不是針對顏色進行了優化。小插件方面,華為也更新了時鐘等部分插件。不知道後續正式版會不會增加更多的小插件。在切換效果方面,EMUI 3.1在8頁中給出了不同的切換效果,但筆者還是傾向於默認(無效果)切換。布局方面,華為也給出了4x4、4x5、5x5三種布局方式。
多任務菜單在單個頁面上使用四個最近的任務,並且可以設置為翻頁。用戶可以在幾個打開的軟件之間快速切換。並且用戶可以滑動單個任務來清除,或者從界面底部向上滑動來產生全局感。當然,華為也提供了壹個小插件,壹鍵清空緩存。文件夾方面,當用戶打開EMUI 3.1的文件夾時,後面的桌面會變暗,文件夾的每壹頁可以存儲9個應用,用戶還可以在文件夾中翻頁。
比如華為P8上的語音喚醒功能,是我體驗過最靈敏的壹個,讓華為P8可以通過語音喚醒找到手機。通過視頻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手機放在抽屜裏,也可以通過語音喚醒的方式喚醒。但目前語音喚醒功能支持的命令較少,只有打電話和找手機功能。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新的功能加入。
小月是EMUI3.1上的另壹大定制功能,目前很多廠商都在定制閱讀。在上面的折疊界面中,用戶可以自定義自己的日常閱讀來源、社交平臺等。,讓他們可以在壹個界面中以瀑布的形式瀏覽自己需要的信息,無需在多個新聞和社交app之間切換。其實這也是各大廠商搶占入口的壹種方式。內容更適合小月排版後閱讀。
當然,EMUI3.1還集成了很多全新的功能,比如手機k歌功能、追劇模式、智能截屏等等,這些都是EMUI3.1相比EMUI 3.0在細節上的改進。總的來說,這壹次EMUI 3.1利用線條、扁平的小開關、更細的字體,減少使用非常鮮艷的顏色,以及風格壹致的APP圖標,打造了壹個清新、無冗余、全新的UI,讓用戶感覺更輕盈、更快捷。其中我最喜歡的壹個功能應該是指關節截屏功能。華為P8通過全新的觸控芯片,可以識別手指肚和指關節觸摸屏的區別,從而實現指關節輕敲截屏和指關節滑屏區域截屏的功能,而且這個功能是全局功能,在任何軟件上都可以抓取和分享。
在整體風格上,EMUI 3.1延續了之前EMUI3.0簡潔扁平化的風格,當然EMUI 3.1也有很多變化。雖然不是全新的系統,但是體驗壹直在穩步升級。
麒麟935性能如何?
前面說過,華為麒麟芯片這兩年性能突飛猛進。其實傳統意義上,手機處理器的性能無非就是幾個關鍵詞:架構、制造工藝、技術。舉個例子,如果兩個架構、工藝、技術相同的CPU對比CPU的性能,性能與主頻成正比。為什麽高通驍龍系列芯片受到眾多高端旗艦手機的追捧?是因為高通是為數不多的再次改進ARM公共架構的CPU廠商,而Kriat架構已經成為高通的獨門秘籍。但今年以來,ARM推出全新架構的次數越來越多,使得高通開始完全接受公版架構,暫時放棄Krait架構,這也為華為、三星、聯發科等廠商占領高端市場帶來了機會。文章現階段,我們先來看看這款華為麒麟935處理器在華為P8上的表現。
▲麒麟家族新成員的表現如何?華為P8上的這款華為麒麟935處理器是之前在MWC亮相的麒麟930處理器主頻的升級版。采用八核A53架構,28nm工藝,HPm工藝,主頻可以運行在2.2GHz,我們都知道目前三星,高通等推出了基於A57架構的處理器,性能更加強大。這個過程從28納米開始。華為麒麟為什麽還在用A53+28nm的組合?這個問題在不久前海思麒麟的壹次新品溝通會上得到了解答。
A53架構
A57架構
A72架構
主頻率(GHz)
1.0
1.2
1.2
性能(速度2K/GHz)
500
780
820
功耗(mW/GHz)
150
525
441
華為認為架構和制造工藝是互補的。華為通過實驗發現,A57+A53核心的整體性能更強,在不限制功耗的情況下可以運行在更高的頻率。但實驗數據也表明,如果運行在相同的頻率下,20nm設計的A57+A53大小核比28nm工藝的A53架構性能提升56%,但功耗增加256%。所以華為在最新的麒麟930處理器上還是選擇了28nm工藝的A53架構。
華為針對64位系統的主要軟件優化
1
ART 64位機系統的優化
2
內存優化,如KSM/ZRAM
三
框架64位優化
四
圖像編解碼器的64位優化
五
Android版本安裝過程的優化
六
SKIA 64位優化
七
ART 64位編譯器的優化
八
提高了第三方應用程序和遊戲之間的兼容性。
九
GPU繪圖能力的優化
10
GPU緩存優化
11
Hmp調度優化
12
文件系統驅動的優化
同時,對於未來手機處理器的發展,華為也有自己的布局。第壹,華為已經基本確定不會使用20nm制程HPm制程,而會以16nm制程FinFET制程為主,未來也極有可能跳過A57架構,選擇A72架構用於全新的處理器,但以上都只有後續產品才能體驗到。眾所周知,ARM將A53架構定義為低功耗的小核,用於處理簡單任務,這也導致A53架構無法高頻率運行。對於這個問題,華為也做了改進,自主開發了庫,形成了全新的A53X架構,最終可以讓處理器穩定運行在2.2GHz,換句話說,全新的華為麒麟935是八核64位處理器,四核A53X+四核A53。最後,性能和功耗都有保證。總之,麒麟935處理器的性能雖然和高通驍龍810、三星獵戶座7420不壹樣,但是單位能耗下的性能壹點也不遜色。而且華為還對ART、Framework等300個項目做了64位優化,讓華為P8真正成為64位手機。之前,我們也對搭載在華為榮耀X2上的麒麟930進行了詳細的跑分測試。現階段我們不會在華為P8上測試這款麒麟935的運行軟件。
我們之前說的都是傳統意義上的處理器性能的關鍵詞。但實際上,任何壹家芯片廠商,只要得到ARM的授權,都可以做到性能幾乎相同的處理器。真正體現壹個硬件廠商技術實力的是整體SOC性能,包括網絡信號、電源管理、圖像和音頻ISP等綜合實力。這在華為P8上表現如何?發布會上提到的TAS智能天線調節技術是什麽?
麒麟93X系列
其他硬件制造商的產品
2G回落到4G速度
33.5美元
2800美元
4G回落到2G速度
21.5美國
1600美國
TAS智能天線調節技術之前也出現在華為手機和Moto等其他智能手機上。眾所周知,目前很多智能手機都采用金屬邊框設計,對天線信號的要求更加嚴格。華為P8上的上下註塑條,前屏和邊框之間的塑料隔離帶,都是天線信號的溢出口。但是這些溢出壹旦被手堵住,還是會有短時的信號不佳。這時,TAS智能天線調節技術誕生了。當用戶手持手機擋住壹部分天線時,華為P8會自動切換到接收好的那部分天線繼續工作。這次切換的時差維持在美國水平,而其他廠商的產品在再次切換的過程中速度比華為P8快上百倍。這樣的小細節在華為P8上有很多體現。
高鐵場景下的通信體驗比其他手機要好。
4g在上網時間和速度上都優於其他手機。
4G網遊的延遲比其他手機要好。
網絡4G弱信號成功率比其他手機好。
其實這些小細節都會在不經意間影響我們對壹個品牌的好感。通過文章的這壹部分,我想大家可以理解華為P8為什麽采用麒麟935處理器了。如果定義這款處理器的話,筆者認為這款處理器在CPU性能上和主流旗艦芯片還是有差距的,但是在運行軟件遊戲時不會出現卡頓現象。在信號處理方面,麒麟芯片組可以說是最適合國人的芯片組。
試鏡頭
屏幕方面,華為P8依然配備了1920*1080分辨率屏幕,但未能配備2K分辨率屏幕。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華為很久以前就解釋過,相比2K屏,華為更感興趣的是1080P屏的省電能力。當然,1080P的屏幕輸出也會緩解處理器的壓力,讓系統和軟件運行更加流暢。不過華為P8的屏幕雖然在規格上沒有升級,但是在實際性能上有了明顯的提升。
通過與華為P7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到華為P8在亮度上並沒有明顯的提升,但是在三原色顯示和可視角度上有了明顯的提升。值得壹提的是,華為P8在死亡對角線視角上的表現也優於華為P7。
評估摘要:
在文章的最後,作者要聲明,所有測試都是基於華為P8炭黑高配版工程機,系統版本號為B039。由於起步時間較短,筆者僅從工業設計、EMUI 3.1、相機體驗、屏幕體驗、硬件體驗等方面做簡單評價。未來我們還會根據用戶關心的不同方面對P8進行針對性的測試,歡迎大家留言提問。針對這些方面,筆者為華為P8總結了幾個亮點:
華為P8亮點總結
環保包裝設計很驚艷。
外觀工業設計和做工都達到了目前行業的領先地位。
智能截屏功能是目前最好的截屏分享功能。
智能語音喚醒功能是目前業界識別率最高的。
拍照功能從硬件層面提升了黑暗環境下的拍照實力。
信號算法最適合中國人。
通過MATE7,華為不僅證明了3000元以上的手機市場依然是壹片藍海,也證明了國產手機有實力有信心占領3000元以上的市場,可以和國際壹線品牌正面作戰。Mate7的成功間接帶動了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消費者對華為P8的期待。從產品層面來說,華為P8確實是年度經典產品,但華為現在面臨的問題是,華為P8面對的是海量的5寸屏高性價比手機。在這個範圍內,消費者可以選擇比大屏市場更多的精品。華為能否憑借品牌和產品優勢站穩腳跟,還需要等待市場反饋,但可以肯定的是,華為目前在國產手機廠商中走的是精品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