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莫懷戚簡歷

莫懷戚簡歷

莫懷戚

著名藝術家介紹

莫懷戚:出生於1951,男,漢族。筆名周平安、張達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人。1982四川大學中文系畢業。現為重慶師範大學新聞學院教授。1994獲全國壯族崇文文學獎,散文集《行走》《故鄉夕陽》入選中學語文教材。

主要經歷

1966初中畢業,1969下鄉,插隊四川內江農村知青,1972參加工作。曾任重慶電影公司職員、重慶川劇院樂隊成員、第三軍醫大學新聞幹事。莫懷戚以1978的“學長”身份被四川大學錄取。重慶師範大學中文系教師、副教授。1995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主要思想

莫懷戚秉承著重慶人關註本地小人物的傳統,壹直註重對城市生活的探索,尤其是對城市男女平凡生活的欲望和騷動的不斷探索和表達,壹直是他創作的興奮點。早期的偵探推理小說,如《大律師實錄》,主要依靠都市男女的恩怨情仇來展現他們非凡的心理分析和邏輯推理的智慧,帶給讀者偵探小說慣有的知性快感。城市生活本身並不是他想要關註的有意義的對象。他以極大的熱情和執著的態度,潛心探索各種社會和心理現象。他著眼於生命的深度,仔細觀察人性。他客觀、準確、深刻地挖掘了各種人的行為心理因素,具有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的人性深度。改革開放帶來的最大變化是什麽?表面上看起來是社會觀,物質生活,其實是表面現象,更大更深的變化,是人的心理世界和精神狀態。在過去的20年裏,人們在社會生活的快速變化中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封閉社會到開放社會的深刻變化。思想更新和精神“涅槃”壹直是永無止境的主題。莫懷戚抓住了這個基本點,在小說中對隱逸進行了探索,寫出了思想的沖突、人格的碰撞和情感的失落。可以說,他的小說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當代社會生活中的精神現象史。(社會心理的探索者——莫懷戚小說解讀,白燁)

經典關系是壹場“重慶盛宴”,很多人都糾結於關系網...他們的關系不僅限於愛情,還包括報恩...莫懷戚因此被稱為“言之鑿鑿,令人毛骨悚然”。

正如他自己所說:“把寫作當作生活的壹部分;寫作壹定要讓它過癮,否則就不要寫。我沒有野心,重視世俗生活中的樂趣。所以,雖然我對受歡迎感興趣,但我無意競爭。我會盡力而為,隨它去吧自然。"

到目前為止,莫懷戚已經出版了四五十部各種體裁的小說,以及近千篇散文和隨筆。作者往往就地取材,在這方面揮灑自如,但仍不失優雅,富有哲理,耐人尋味。

藝術特色

1980莫懷戚大學時期開始文學創作,至今已從事文學創作二十余年。他的創作擅長小說和散文,但不擅長寫詩。他的作品很註重發現生活中的趣味,頗有人情味。我們可以從走路來了解這個特征。

他的作品貼近生活,關註現實,註重細節,描寫感性,可讀性強。語言幽默,甚至有點苦澀,生活氣息濃厚,人物刻畫個性鮮明。“他善於把壹些日常瑣事講得很美”,“註重描寫生活的感性真實”(《論莫懷戚小說的藝術特色》,《現代作家》第9期,1990)。與池莉對世俗人生意義的探索和方方對普通都市人卑微而殘酷的生存狀態的表現不同,莫懷戚更熱衷於探索和表現普通都市男女“積極的”(或傲慢的)生命欲望(尤其是性欲)和騷動——這是莫懷戚小說創作的個性,也是他能立足於當代文壇的“功力”。

比如經典關系就像“重慶飯局”,很多人都糾結在關系網裏...他們的關系不僅限於愛情,還包括報恩...莫懷戚因此被稱為“演講令人臉紅,寫作令人震驚”。

他的系列小說《大律師的現實》(1992年6月)記錄了壹個自稱大律師(原中學教師)的陌生人,憑借豐富的知識和機智,剝離了生活中的壹些社會問題,如汽車司機玩弄路人、匿名恐嚇電話、棄嬰送人、金錢婚姻、婚外情等,揭示了當代社會人們復雜的內心。在他的著作中,涉及了大量的中外學術理論,包括哲學、醫學、心理學、精神病學、刑偵學、法醫學、社會學、遺傳學、倫理學、佛學等。,可見作者學識淵博,實力雄厚。作品描寫合理,人性化,可讀性強,可謂當代推理小說中的上品。

他的文筆從容不迫,輕松自如,跳躍而有節奏,節制而輕盈,能讓讀者輕易放下戒備。讀他的作品,和壹個有趣的朋友,似乎是壹言難盡。當妳聽他嘮叨,漫無邊際的時候,妳突然看到他彈彈煙灰,呷口茶,或者偷偷沖妳擠眉弄眼,壞笑著。這是愉快的,舒適的和令人滿意的。

莫懷戚的散文精妙絕倫,精雕細刻,優美雋永,意蘊豐富,如“行”,在谷與峰中折射出親情與人性的璀璨光芒;在輕描淡寫中,展現了該書含蓄雋永的詩意;展現了余薇薇談吐中質樸典雅的優美語言。

重要作品

他的中篇小說《詩禮他人》獲“四川文學獎”。他的代表作有小說《透支時代》、《陪都》、《花間漫步》、《小說集》、《大律師的現實記錄》和系列小說《夏洛克·福爾摩斯東方奇遇記》。他的作品包括莫懷戚短篇小說選。